首頁>Club>
魏正始年間,嵇康、阮籍、山濤、向秀、劉伶、王戎及阮咸七人,常在當時的山陽縣竹林之下,喝酒、縱歌,肆意酣暢,世謂竹林七賢。那他們是現在轟趴界的鼻祖嗎?
10
回覆列表
  • 1 # 嘟嚕嚕小咕嚕

    中國古代有轟趴嗎?

    相信大多數人都會說:轟趴是近代才流行的,而且是從西方傳入的,所以中國古代社會沒有轟趴。

    確實,轟趴一詞是英文“Home Party”的英譯漢發音,直譯為“家庭聚會”,可是傳入中國後,它的意義已不侷限於“家庭”聚會這一單一的形式,它包含更廣泛的意義。若是溯源,中國古代不僅有轟趴,而且活動的內容較之西方也更文雅。

    在中國古代,經常有文人騷客舉辦私人聚會,其中廣為人知的,莫過於“竹林七賢”竹林喝酒吟詩、談學論道了。以文會友,以棋論人生,這樣的聚會既高雅別緻,又趣味十足;王羲之也曾和謝安、孫綽等四十一位軍政高官在會稽山陰聚會,麴酒流觴、偃仰嘯歌,這必是人生最自在的享受;文學鉅著《紅樓夢》中也寫到,閨閣兒女定期舉辦桃花詩社,吟詩作對,打發無聊的閨中時光……

    由此可見,中國古代的聚會不僅存在,且在上流社會中很流行。當然,古代這種聚會侷限性很大:受生產力低下和封建思想束縛的影響,聚會形式和內容都很單一,且沒有擴充套件到平民大眾,這與當今“大眾娛樂”時代根本不能相提並論。

    到了近代,受西方思潮的影響,聚會中多了一些西方元素,比如吃西餐、跳西式舞蹈一度在上流社會中盛行,不過,這種情況仍沒有普及到大眾生活中。值得一提的是,學院聚會在這一時期開始興起,並開創了一種新風尚。例如,毛主席青年時曾攜好友共遊橘子洲頭,暢論天下大事。此段時期,聚會從上流社會逐漸向底層過渡,但步伐緩慢。

    真正意義上聚會的興起是從現代才出現的,這時聚會的娛樂屬性越來越明顯,範圍也不再侷限於社會精英群體,而是擴充套件到了平民大眾。隨著生產力的極大發展,個性的解放,聚會的形式也更加多樣,KTV、聚餐、踏青結伴遊成為主流。然而這些聚會也存在形式單一,時間性強等弊端,對於好玩的年輕人,顯然不能滿足他們多樣化的娛樂需求。

    拿KTV來說,約幾好友一起K歌,放縱情懷,可是總有幾個“不合群”的哥們對唱歌索然無味,只能尷尬的等待著。幾個會唱的哥們在狂歌亂舞后,又不免飢腸轆轆,大家不得不去外邊找個餐館大搓一頓。這樣一來,不僅費時費力費錢,而且還令聚會的樂趣消失殆盡。

    直到轟趴館的出現才改變了這一狀況。

    轟趴館集K歌、看電影、燒烤、遊戲、休憩於一地,一站式解決了年輕人多樣化娛樂需求的難題。拿武漢的慢姑娘別墅轟趴館舉例,在慢姑娘轟趴館裡,有寬敞明亮的自助廚房供你一展廚藝,有寬廣的大屏供你觀看影視劇,有溫馨舒適的榻榻米供你休息。如果,這都不夠嗨,相信你一定更喜歡:桌面足球、室內miniGolf、體感遊戲房、動感單車、電動麻將、檯球室、三國殺、狼人殺……

    與別的轟趴館不相同的是,慢姑娘是一家別墅轟趴館,設施配套齊全,置身其中好似住進了五星級的酒店。慢姑娘周圍綠樹環繞,遠離城市喧囂,在盡情玩樂之餘,還能體會到世外桃源般的生活:在夕陽下垂釣、伴著蟬鳴入眠、看雨後彩虹……讓我們的靈魂得到解放,讓我們的生活慢下來。

    風雲變幻,日月交替,聚會的形式隨著時代的步伐不斷變化,但從古至今,“吃喝玩樂” 的內涵卻從未改變。時至今日,轟趴館成為了朋友聚會,公司團建的重要場所。那麼在未來,聚會又會有哪些新的形式呢?唯待後來者解答。

  • 2 # 思享無限

    嗯???都叫竹林七賢了,明顯是驢友一幫,哪兒是home party的鼻祖

    建安時期的鄴下風流應該可以算home party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有沒有適合寶媽的工作,可以照顧寶寶還能賺點零花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