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惜取而立時
-
2 # 膠東小鹹肉
小時候我是極度有“心機”的,只要是家裡做農活,我就裝著肚子疼,因為做農活好辛苦,家裡人都說我不愛幹農活也算是好事,長大是能吃“官飯”的。可萬萬沒想到,長大了竟然從事了農業這行。
1、種植我的家在威海,小時候主要種植小麥、玉米。因為家在海邊,海帶養殖多,我們的土地基本不用化肥的,直接用海帶的殘次品-海帶根,經過腐化漚肥,直接上到地裡用作底肥。那時候我爸就開著公司的拖斗拖拉機,拉幾車海帶漚肥拖到地裡,叫上兩三個工人幫忙一起“撒肥”。
上圖就是海帶根。這個肥力十足,但具體怎樣已經不記得了,只模糊記得用了產量都很高。
2、收穫那時候的收穫還沒有聯合收割機,要人工割下來,統一拉到村裡的廣場上,使用大隊的脫粒機進行脫粒。因為只有有限的幾臺,大家都要排隊,有的時候會排到半夜才能輪到你使用,通宵排隊也很正常。
實在抱歉,我找不到我小時的那種脫粒機,這個看起來很像,但我小時候的脫粒機是軍綠色的,而且跟現在的聯合收割機那麼大。
3、曬糧像種植、收穫這些,需要壯勞力,我父親、大爺是必須要在場做的。而曬糧,就只是我爺爺奶奶在做了,因為父母要出去掙錢,不能長時間請假。這時候最怕的就是下雨,天氣說變就變。下雨的時候,幫著爺爺撐袋子,把小麥趕緊收起來,用獨輪車推回家。
4、印象最深的事情印象最深的當然是我爺爺給我搓麥子、烤麥子吃了,這種味道真的難以形容,麥香、清甜。
還有一件事影響我至今,那就是拖拉機!到現在我最喜歡的車仍然是拖拉機,沒有之一!因為小時候,在地裡收麥子,我是開拖拉機“掌舵的”,在家人的指導下,圍著地裡讓家裡人把捆好的麥子扔到拖斗上,開到大隊的廣場上。這是我覺得最威風的事了。
-
3 # 農醫生
對於我們八零後和九零初的人來說,一到六月份收麥子的時節,收麥子的場景一定不陌生,可謂是我們童年記憶的重要組成部分,現在,收麥子不像以前那樣熱鬧了,現在機械化收割為主,機械化用不到太多的勞動力,在我們小時候,二十年前,那時候的農村沒有聯合收割機,全都依靠人力用鐮刀收割。
兒時的打麥場是我們的歡樂場,依稀記得我們幾個孩子在麥場裡打滾的場景,收麥子趕在最熱的幾天,我們小沒有勞動力,給父母送飯送水是我們主要要乾的活,利用人力把小麥運回麥場以後,晾曬幾天後,利用拖拉機給小麥脫粒後,就趁有風的天氣,利用簸箕把小麥粒迎風揚出去,這樣就能把麥粒和麥麩分離,晾曬一段時間後,有的農民直接在麥場裡把麥子賣掉,有的農民會把小麥運回家存貯起來,看到父母拿到收穫後的表情,兒時的美好記憶不過如此了希望年年風調雨順,農民年年有個好收成。
回覆列表
印象最深的不是割麥子,而是割完麥子,要去撿掉地上的那些麥穗,那時候的人多麼懂得珍惜。
收麥大約經歷了三次革命,真的是革命,因為每次革命都極大的解放了農民的雙手。
時間久遠,那時候也沒有留下照片,就不附圖了。
1、鐮刀收割,打場,脫粒。一家人排成一隊,前前後後的向前割,割完了還要捆,拉倒事先打好的場裡,然後幾家一起合作脫粒,我記憶的時候已經有脫粒機了。
2、收割機。不用鐮刀,直接把小麥割倒一排,只要捆就行了,感覺機器真是逆天,原來割麥可以那麼快?
3、聯合收割機。這個就不用說了,只要準備好口袋和錢,直接給你裝好小麥。整個受過過程一天就夠了。
時間過的很快,不得不承認現在生活水平提高了,小時候,割完麥子,地裡總會有掉下的麥穗,於是每個孩子拿著一個口袋去撿麥穗,看誰撿的多,現在的孩子如此鋪張浪費,都是沒經歷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