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貞觀防務
-
2 # 加特林快評
無人水下航行器,或者無人潛艇/艦艇,主要依靠自主演算法來實現水下作業,同時也可以透過與指揮人員的無線、有線通訊手段來傳遞各種資訊。
目前的發展趨勢是,無人水下航行器的基本操作主要依靠自主演算法實現,只有在關鍵時刻才與指揮人員建立雙向聯絡。例如向指揮人員傳送探測到的影片、影象或聲納資訊,接受指揮人員發來的指令等。
除此之外,無人水下航行器的操作非常類似有人駕駛的潛水探測器,一般依賴電池或者電纜供能,配備各種光電和聲納探測裝置,備有機械手等收集現場資訊的手段。
美軍是積極研製無人水下航行器的先行者。
美國海軍太空與海上作戰系統中心太平洋分部正在對其中一個無人水下航行器進行測試。中心指揮官約瑟夫·畢爾上校(Captain Joseph Beel)說,無人水下航行器將在未來作戰中發揮重要作用。
畢爾上校:“在我看來,無人水下航行器的發展空間很大。水下環境的挑戰很大,因為你不一定能看到水下的一切。在水下運作很難,挑戰性很大,但水面下的資訊很多。”
美國國防部負責東亞事務的副助理部長哈爾維表示,美國注意到中國軍方也在研發無人航行器技術,美國會密切觀察這一發展。
防務專家們說,世界正迎來一個自動化武器裝備競賽的新時代,未來的作戰會越來越多地成為各國之間在機器和操作程式領域的較量,各國有必要建立相關的交戰規則,以避免衝突的升級。
美國國家安全副總監龔培德說,未來美軍在西太平洋地區更需要的是不依賴航空母艦的無人機、無人水下航行器自動化作戰平臺。這凸顯了後者的戰略意義與戰術價值。
龔培德說: “我們應該思考和設計不同的、更能經受打擊的作戰平臺,而不是將攻擊能力尤其是將水面攻擊能力集中在一起的大型平臺。我會更多地考慮提高以潛艇為作戰平臺的攻擊力量,並且建立數量很多、費用較低、用來部署無人機的作戰平臺。你不需要從造價120億美元的航空母艦上派出無人機。”
中國、俄羅斯和其他國家也在積極發展無人機、無人水下航行器軍事技術。華盛頓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戰略技術部主任詹姆斯•路易斯說,美國能否保持領先地位現在還很難定論。路易斯:“大家都在跟隨無人航行器的革命性發展。我想,未來的發展方向是從多個昂貴的、需要人員操縱的大型平臺,轉向昂貴的、但能控制多個小型無人作戰平臺的單個大型平臺。這樣做可以減少風險,可能還會增強作戰能力。誰在這個方面做得更好,誰就能佔上風。目前我們領先,但能否一直佔上風還需拭目以待。”
回覆列表
無人水下航行器,透過搭載感測器和不同的任務模組,執行多種任務。又稱水下無人運載器,無人深潛器,和水下無人作戰平臺等等,其用於水下警戒,偵查,監視,跟蹤,掃佈雷,中繼通訊,和隱蔽攻擊等等任務,可以由飛機和艦艇攜帶到作戰海區,可潛入水下長時間遠端航行和作戰,具有小型化,智慧化,機動靈活,活動範圍大和隱蔽性好等特點,可以到達載人平臺難以到達的海區進行活動。
遙控式水下航行器需要載艦進行遙控,隨時控制其航路和速度。而自主式水下航行器完全可依照程式和自身感測器、控制器,進行長時間自主航行。布放船隻往往可短暫進入目標海區布放無人水下航行器,之後撤出,在一段時間(可長達數個月)後再次進入進行回收。其使用非常方便,大大延伸載人平臺的探測和作戰範圍,可以作為海上網路中心戰的一個節點。
20世紀80年代,隨著微電子計算機和人工智慧等高技術的出現,美國國防部國高階研究計劃局制定了無人自主潛航器的技術和樣機研製計劃,至1999年,全世界已經有15個國家研究和發展該類技術,並已出現了不少產品。無人自主潛航器,比較遙控型潛航器,在智慧化和靈活性方面有的巨大優勢,大大拓展了無人潛航器的各方面任務能力,成為與遙控型無人潛航器並列的潛航器種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