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Black029

    中國足協向各俱樂部發出《關於修改中超聯賽規程有關外籍球員報名條款的徵求意見函》,表示,足協準備在2017賽季實施18人名單隻允許“3+1”名外援的政策。對於此次修改,中超各俱樂部可以在“同意修改”或“不同意修改”的選項裡填選一項,12月29日之前,交回到足協!

    足協好心辦壞事?

    足協出臺這項政策也許初衷是好的,想為中國本土球員爭取到更多的出場時間,讓其得多更多的鍛鍊。也是想為俱樂部減少開支,那麼問題就來了,很多球隊已經在轉會市場上用完外援名額,現在政策一出,原本的4+1變成了3+1,這也就意味著有一名外援連18人大名單都不能入選,花著天價轉會費,天價年薪,結果買來的球員只能坐在看臺或是家裡觀看比賽,球迷數+1。大家也許都知道很多外援跟俱樂部簽署的合約都不是一年兩年的短期合約,這無疑給俱樂部帶來很大的財政壓力。還好足協還沒傻到家,據說本賽季只是一個過渡階段,雖然限制了外援比賽報名人數,並沒有限制註冊人數,不然俱樂部光違約金的支出就夠喝一壺的了。

    綜合看中國足球的發展軌跡,以及近幾年的中超走勢,真的需要有人或者更確切地說,那些大俱樂部們聯起手來抵制這項拍腦門決定。

    近些年中國足球發展了嗎?沒有,一直在退步。中超聯賽發展了嗎?這是有目共睹的。而這個發展,就是在金元政策下,大俱樂部大筆投錢引入外援所帶來的。可以說,對中超貢獻最大者,是廣州恆大、江蘇蘇寧、上海上港等大俱樂部,而不是中小俱樂部,更不是足協。

    增加國內球員上場時間,營造“公平”競技環境 這個道理能說通嗎?

    或許有人會說,這是為了中國足球更好地發展,營造一個更加“公平”的競技環境。錯了,這不利於中國足球的發展。這麼多年來,中國足球落後的根本原因,不是國內球員得不到上場時間,而是缺乏高水平的教練特別是青訓教練,以及青訓系統的不完善,國內球員並沒有和外援形成良性競爭,國內足球人才的斷層才是根本原因。倘若,我們的青訓能夠跟國外相比肩,那麼培養出的球員水平能夠低嗎?到時,還怕外援的競爭力嗎?

    目前讓大俱樂部利益受損,說白了是把出眾者拉低到平庸者的行列中。對聯賽貢獻最多的,永遠不是那些混混俱樂部,他們的目標就是保級。年年總想保級,你能寄希望於他們帶來中超的繁榮?好不容易迎來一個金元時代,也好不容易中超聯賽越來越好看了,為什麼要開倒車?歷史證明,開倒車的中超,早已經落寞不堪。這種保護主義,培養的永遠是庸才。這就像歷來保護最重的門將位置上一樣,我們沒有見到一個門將能夠留洋,見到的只是在國家隊中慌亂的表現……

    限制外援 本土球員溢價會更大

    俗話說的好,山中無老虎猴子稱大王,中超聯賽大幅度的投入,對外援引進的金額是越來越大,各種大牌外援降臨中超聯賽,俱樂部恨不得全用外援,但苦於中超有外援限制,為增加球隊整體實力,在中國本土轉會市場上也開始了一場爭奪戰,比較中國球員不如外援那麼多,好的球員就這麼多,這也導致了本土球員開始逐年溢價。現在你想買個國腳,沒有一兩個億你好意思報價?在外援名額進一步縮減之後,不知道未來中國本土球員會再炒出什麼高價來。

    限制外援不如強制使用年輕球員

    與其限制外援登場不如強制俱樂部建設青訓強制比賽中使用年輕球員。既然足協可以用規定限制外援數量,為什麼不強制俱樂部使用年輕球員呢?可以要求中超俱樂部參加中超必須有完善的青訓體制,包括各級梯隊建設,訓練基地規格,規定每年按照轉會金額的一定比例投入到青訓中。可以學習南韓和葡萄牙,限制每隊每場比賽報名18人中必須含2名U23球員且每場必須有1人出場”的規定。讓年輕球員獲得更好的出場時間,俱樂部也會更重視青訓,而中國的年輕球員也能從外援身上汲取經驗更大幅度成長。

  • 2 # 謊言叢中說說實話

    中國足球本來就差,還搞這些沒意思的規律,還有一大堆不合實際的理論(如果理論行的話會是現在這樣?)。誰行誰上才是硬道理!

  • 3 # 國足老球迷

    因為總有些人想開倒車啊

    都2018年了還要玩全華班還要國足打聯賽。不知道所有的行業都是全球化的合作結果。

    大英一些強隊首發全是非英英華人。但在是英超聯賽還是誕生了世界盃金靴,雖然這個金靴有點水。

    想辦法鍛鍊已經不算小將的U23,拉低了聯賽水平。教練換人權利都受到了影響。這聯賽水下去只會離世界盃越來越遠。

    看同是亞洲的沙特外援注8上7!人家也是世界盃常客。

    隔壁日本目前是3+1+1,簡單來說就是採用三名無限制條件外援+一名亞洲外援+一名20歲以下學徒(國籍不限,為鼓勵J聯賽俱樂 部發掘培養年輕外援而設定)。

    而我們的少外援政策,就造成了外援價格和國內球員虛高。假如放開了買11個30萬歐的小摩托,絕對比有些國腳多的隊效果還要好。到時候老闆也不用花一千多萬養這些人了。

    外援少還有影響就是,萬一看走眼了調整的代價太大。

  • 4 # 英超那些事

    中超之所以不放開外援名額,最直接的原因就是這將壓縮本土球員的上場機會,並讓中超球隊的開支不斷增大,容易陷入投資過熱的浪潮。

    在中國足協眼中,每支球隊每場比賽只有11個首發3個替補名額,如果過多的給外援,那麼本土球員將受到限制,一是比賽機會和出場時間將受到限制,二是本土球員對比賽的主導性將進一步下降。

    其實這也是一個誤區,有球迷曾經算過一筆賬,如果每支球隊每場能夠上場8名高水平的外援,那麼上場的3名本土球員將相當於是在歐洲五大聯賽的環境中踢球,這對於本土球員的鍛鍊價值將非常大,而且激烈的競爭將促使本土球員更加努力,不斷提高,才能在有限的上場名額競爭中脫穎而出。

    目前沙特聯賽已經出臺了新政,每支俱樂部可以註冊8名外援,上場7名外援,可以想見,沙特聯賽將成為下一個歐美球員淘金的熱土。上賽季沙特足協花錢派出球員加盟西甲西乙的球隊,但是由於實力不足很難獲得出場機會,因此這次沙特足協這次乾脆把外援請進來,讓自家的球員在本國聯賽中和外援交手。

    就連近鄰日本的J聯賽,也因為伊涅斯塔和託雷斯等大牌球員的加盟,而考慮在下賽季放寬外援名額,這對於中超的衝擊作用可想而知。

    當然中國足協限制外援也有自己的考慮,有一部分原因是想限制中超引進外援投資過熱的問題,但是由於中超俱樂部的重複投資,現在有些俱樂部都養了七八名外援,是一個嚴重的浪費,看來這種限制外援名額的辦法,起到的作用並不是很大。

  • 5 # 有事沒事聊體育

    足協和總局現在認為上場三個外援都多,更別說五個外援了,他們認為讓更多的本土球員上場就能提高水平,所以新政一個接一個的出臺,甚至沒有緩衝期,導致本土球員身價虛高,甚至U23身價都過億了,本土球員工資更是高的離譜,導致本土球員誰也不願意出國踢球,因為國外工資低,由於轉會費低(實際身價低)中超俱樂部還不會賣給國外俱樂部,比如日本國腳乾Quest轉會西甲埃爾瓦俱樂部,當時轉會費只有40萬歐元。你想這麼便宜換成中超俱樂部會賣給外國嗎?我還有兩個疑問就是如果不用外援,全是本土球員踢聯賽,中國足球水平會提高嗎?

    另一個疑問西甲和英超的外援很多,甚至像皇馬、巴薩、馬競、切爾西、曼城等等俱樂部前鋒線位置基本都是外援佔據,但為什麼西班牙和英格蘭在歐洲都是強隊那?

    其實我覺得中超開放外援名額越多越好,但中甲可以禁止外援。讓中超聯賽更精彩,更商業化這才能讓本土球員和外援競爭位置,競爭不上的主動去中甲或出國去小聯賽踢球,比如新加坡、越南、泰國、南韓這樣才能恢復他們的真實身價和年薪,有壓力才有動力,最主要的是讓中超形成生物鏈,小俱樂部想生存就必須加強青訓自己造血。然後高價賣出。想有好的青訓就必須得讓搞青訓的人受益,要不然沒人真正的搞青訓。

  • 6 # 頑佟

    中超控制外援多少要看足協和某些俱樂部的需要而定。為了觀賞目的出發高水平外援愈多愈精彩愈好。為了鍛鍊國內球員,培養新人,鍛鍊隊員。:不要外援最好。足協政策在不斷的變化中。某俱樂部開始的金元足球,聘請高薪外援,高薪收集國內國腳。為了亞冠足協同意某俱樂部七名外援,開了先河。連續稱霸中超七年,兩年亞冠冠軍。後來足協某領導覺得外援太多,改5名,改3名。某俱樂部為了2020年實現“全華班”設想,足協為了配合,出臺了限制高價外援,限制高價內員的調節費政策。U23政策等等。所以,中超外援多少還要看某俱樂部的動向,足協出的各項政策而定。萬一2020年“全華班”出現或國足打中超,弄不好還真取消外援了呢?走走看吧?

  • 7 # 胡嘉福

    足協限制外援引進人數,是為了讓國內球員能有更多機會出場比賽,並還規定U23球員上場與外援出場的規定,應該說初衷是好的,是為了增加國內球員踢球機會,提高國內球員水平,但效果如何,至今還很難說。中國俱樂部引進外援,完全是為了球隊多進球,出成績,爭冠軍,不會考慮國家隊提高成績,如果不限制外援人數,那麼那些土豪球隊,更為瘋狂砸錢,讓外援包打天下。我倒是認為:限制外援人數,不如同時限制引進外援的資金額度規定。目前,各俱樂部引進外援,相互攀比,不惜遠遠高於國際轉會市場的價格,到處挖人,在國外造成不良影響,國內老百姓反響也極大。如果能總量控制轉會費和工資總額,那麼各俱樂部就會根據各自需要和財力,引進不冋層次的合適外援,人數自然得到調節和控制。在這種情況下,高價高水平外援人數必會減少,總體外援出場人數必然會減少,國內球員上場機會定能增加,國內市場轉會費和球員高薪也應該會下調,國內有條件出國踢球的球員,也不會一味留戀在俱樂部,願意到歐洲球場去磨練。這樣的思路,不知可否,足協不妨考慮一試。

  • 8 # 痞子侃球

    中超實行U23政策,上賽季,中超施行U23政策,硬性要求每隊必須首發一名年齡在23歲以下的球員。今年又出臺了新的U23政策——在確保一名U23首發的情況下,U23使用人數還不得低於外援使用人數。被稱為U23新政。

    在外籍人員上,中超外援同時報名不得超過4名,全面累積不得超過6名,中超一場比賽外援上場不得累計超過3人,中甲不超過2人。還實行高額調差價,限制天價外援。因此一般俱樂部都是3名外援和U23小將首發,然後兩名2小將替補出場。這樣有利也有弊。

    這樣對外援出場機會的限制,一方面給本土球員更多的出場機會,特別是保證了U23有球可踢。可以促進各俱樂部對青訓的重視,培養新人。另一方面,限制外援可以在一定的程度上遏制投資過熱問題,有的俱樂部為了吸引眼球,不惜巨資引進大牌球星,出現天價外援費,擾亂市場秩序。

    但是也有壞處,限制外援,實行u23政策,年輕隊員和世青賽是有了更多的關注,比如高準翼,韋世豪,何超,讓u23身價巨漲,但是一些有突出表現的小將都要過億,比如上個賽季表現出色的何超,亞泰開出1億的轉會費讓恆大望而止步。楊立喻和鄧涵文接近打包的形式加盟恆大。天價u23的加盟對一些經濟實力弱的俱樂部是不小的開支。

  • 9 # 足球江湖人

    為什麼足協不可能允許5個外援?這個道理很簡單。如果真的可以五個外援同時上場,那麼國內球員真正上去的踢的能有幾個人?

    1,跟外援相比,國內球員無論從能力還是比賽經驗都沒法比。中超聯賽最多的時候就是3+1個外援同時上場,其中還有一個亞洲外援。即便這樣,中國球員還抱怨自己獲得的上場時間少呢,您弄一個5外援集體登場,那麼中國球員的空間去哪裡了?

    2,有人說,增多外援增加競爭,讓中國球員受益。這種說法還是算了吧,沒有比賽機會你怎麼受益?而且你看哪個中國球員跟外援一起踢提升水平了?就那麼回事吧,別說什麼高水平外援帶動中國球員水平提升,這都是騙小孩的。中國球員比賽的時候遇到困難就是把球交給外援去處理和解決,水平沒提升,反倒是產生了依賴症,這就是問題。

    3,如果可以上五個外援,那麼俱樂部至少要引進6個外援,這樣開銷和成本就進一步增大了。現在聯賽的大方向是限制花錢,你要是開放五個外援政策,顯然跟聯賽大方向不符合,誰也不敢做這個決定啊。

    4,而且,目前中超聯賽的政策是削減外援數量,已從原來的3+1變成了現在的純粹3個外援,未來如果有可能的話,還會給國內球員創造更多比賽機會。既然能力沒法跟外援競爭,就只能透過政策獲得比賽機會了,這也是沒辦法的辦法。

    5,其實限制外援數量在各個國家聯賽都存在,所以就別說中國怎麼樣了,一切都是正常的,該限制就限制。現在的三外援政策已經是極限了,就別再弄什麼五外援了,根本就不顯示。

    6,當然了,要是七八個外援一起登場,那聯賽肯定精彩好看,但那個時候你會覺得自己看的是中超嗎?或者說你的歸屬感有多少呢?這些都是問題。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明太祖朱元璋為什麼將屢屢不敬的日本列為“不徵之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