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唐師講點事

    獼猴桃也叫做奇異果,因口感酸甜、營養豐富而被人們稱為“水果之王”,所以非常受人們的喜愛,栽培較簡易,也容易管理,特別是科學技術的興起,為獼猴桃品種提供了更多的品質保障,經濟價值也越來越高,為此很多農戶投入到種植獼猴桃的隊伍中,但也遇到了諸多關於獼猴桃的銷售問題。

    我做營銷策劃的時間有5年左右,多與房地產、旅遊及企業培訓有關,根據這幾年的經驗,個人認為自己有產品,就需要對產品進行前期定位,定位可從銷售渠道、消費物件及自身能力進行綜合制定目標計劃,結合實際有條不亂開展,哪怕結果會有所差別,但總比“閒時不燒香,急時抱佛腳”要好。

    說到獼猴桃的銷售,只要是管理良好,果樹的座果率就很高。但不提前策劃銷售方案,就有可能導致獼猴桃銷售出現積壓,對收成帶來嚴重的影響,比如像我一個朋友去年的獼猴桃就出現這種情況,經濟損失近20多萬,這在我們農村承包種植戶來說,可說是致命的打擊。

    對於我們貴州的獼猴桃來說,在全國也算是比較出名,但我這個朋友就是太過於保守,不擅長與人打交道,自己也是屬於果農新手,自認為只要水果果實優質、成熟之後就會大獲豐收,但他沒有考慮到宣傳及渠道定位,而是希望別人“找上門”,並沒有考慮到銷售是需要“走出去”。

    根據策劃經驗,建議你從以下幾個角度去開展銷售:

    先走“小渠道”,增加宣傳效果

    所謂“小渠道”就是與當地鄉鎮的水果攤、超市、水果批發市場進行洽談合作,這種方法只需要人力去洽談,即可達成合作意向,不但對自己的獼猴桃基地起宣傳作用,還降低了宣傳成本,效果會比坐等消費者上門購買要實際。

    實操建議:花費3-7天左右專門去鄉鎮門店進行洽談合作商,要以結果為導向,比如按照獼猴桃數量計算,每天至少要談多少家合作商,與這些合作商達成的結果(每家需要的數量、能夠接受的價格、果實的成熟程度、是否含運費等等)全部記錄下來,他們考慮的是水果品質還是價格問題等等,用一個小本子記錄下來,後期可隨機應變。

    打通“大渠道”,擴大宣傳圈

    所謂“大渠道”就是需要人工成本及金錢成本進行大力宣傳,只是前期較辛苦,但這種方法會讓你事半功倍,可根據自己的種植產量進行目標渠道進行宣傳,比如可與鄉鎮合作,把自己的獼猴桃產品定位為家鄉特產,以助力鄉村發展為目標,把自己的農產品推上價值與經濟效益相結合,即可達到最佳的銷售。

    實操建議:可與直播行業、電商、鄉鎮產業等等相結合,比如每個月要洽談與多少家電商合作(合作單價、合作週期、人工成本核算等等),合作過程中自己也可以學習,學懂之後,後期可直接自己操作運營,不但減少成本,自己也也能推售出自己的特色產品。

    走“真誠”路線,增加產品“價值”

    如今合作商的真誠就是另一種“產品”,部分合作商可能會為了眼前的利益,對自己的產品說謊,以低質產品代替高質產品,雖然一時可獲得更多收益,但是後期會讓自己難以走出大圈子,因而就會出現銷售滯留。

    實操建議:一個好的產品,不是產品本身,而是為產品賦予不一樣的價值,比如獼猴桃的營養特別豐富,這是它本身的價值,早已被人們認可,它只是產品本身的一種屬性,而更多的是如何給產品之外增加價值,比如堅持真誠對待每一個合作商,就是附加的“價值”,這個“價值”就會讓自己的產品備受關注。當然除了真誠,還有“服務”也是很多種植戶很難做到位,這些都是產品的附加值,只要從“好”轉變為“點”,即可不缺銷售渠道。

  • 2 # 一個不正經的養蜂人

    砍掉吧!不但現在賣不出,將來都不會好賣,獼猴桃已經供大於求了,未來產量還會增加,這就是一窩蜂上的後果。

    或者做深加工,罐頭或者果脯,但是一樣要先做市場考察,別盲目搞,而且投資不小。

    砍掉雖然很殘酷,但該止損時止損。該掉頭時就掉頭。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二四是風雨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