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不是必然
司馬氏父子三人幾十年的奪權之路分明是一波三折如履薄冰狀況百出
其一司馬懿作為文皇帝的託孤大臣竟意外熬死了尚在壯年的明皇帝,而這個倒黴的明皇帝曹叡意外地諸多子嗣全部早夭,自己病重之際又選擇年幼而非年長的藩王入繼大統,導致必須再次安排託孤大臣。
其二這託孤大臣本來落不到司馬懿頭上,但明帝在身邊近侍的勸阻下,突然改變了原來全部託孤給宗室的方案,尚遠在遼東的司馬懿意外地被納入新皇的輔政班子。
其三作為輔政集團首領的大將軍曹爽狠狠打壓司馬氏,其人被明升暗降解除關隴兵權做了吉祥物太傅,其長子在禁衛軍內也遭此待遇,但曹爽意外地未下死手,導致司馬家勢力僵而不死,以至於高平陵之前竟能在曹爽眼皮底下組織數千敢死隊。
其四高平陵政變輕易成功非常意外,主要依賴於曹爽的極度愚蠢,先是祭祖之時竟將擔任禁軍實權領導的兄弟全部帶出,導致司馬家憑藉幾千死侍和太后的詔書就暫時控制了洛陽禁軍,後是在司馬家發難控制洛陽後,明明皇帝在手、智囊大司農桓範在旁、四方都督裡自己人更多、滿手好牌之際僅因對方“溫和”的勸降就主動gg,身死族滅。
其五司馬懿在高平陵後直至身死也遠未能像魏武帝那樣封土建國為權力世代傳承和篡權奪位奠定製度化基礎,甚至連丞相之位也推辭掉了,要不是王凌擁立楚王叛亂,他甚至連進一步打擊曹魏宗室也做不到,畢竟他的公眾形象仍是消滅權臣曹爽再造大魏的忠臣
其六司馬懿彆扭的曹魏忠臣身份導致子嗣權力也不穩定,司馬師官至大將軍,按照後漢慣例這的確是可以架空皇帝、總覽朝政的第一權臣,但仍遠未到封土建國的程度,而成年後的魏帝曹芳也像後漢諸帝一樣想用套路的宮廷陰謀幹掉這位異姓大將軍,結果意外事洩自己被廢,司馬師躲過一劫;此後病重在身的司馬師硬挺著親自討伐毋丘儉的淮南二叛,雖然因為東吳援軍遲緩、叛軍內部不合、以及豫州諸葛誕選擇站隊司馬家等一系列原因,司馬師取勝,但他還是死在了遠離京師的戰場上。
其七有些拿衣服的司馬昭,在其兄死後差點一上來就被曹髦軟刀子卸掉軍權,可惜受命從淮南前線領回六軍的尚書傅瑕不敢得罪司馬家,此計未成。受了刺激的司馬昭之後全面黑化,終於開始加速禪代程序,以至於激起親家諸葛誕領導的超大規模叛亂,司馬昭起全國之兵伐之,但仍對朝廷非常不放心,以至於出征時還把皇帝與太后帶走身邊,而這場平叛絕不是一帆風順,畢竟按歷史經驗拖到雨季司馬昭的大軍就要泡在城外的爛泥裡斷糧甚至直接被洪水沖走了,但意外地晴朗天氣徹底打亂了諸葛誕的全盤計劃,司馬家再次有驚無險的平定淮南第三叛。設想如果老天爺按時下大雨,而未隨行的魏皇又在前線敗績時於洛陽搗鬼,等待司馬家的將會是什麼?
其八本來在淮南的巨大軍事勝利已經讓司馬昭站在了稱王的邊邊上,哪知道被贊為有魏武之風的曹髦竟玩起了自殺性攻擊,雖然高貴鄉公的軍事政變成功率不足百分之一,但卻百分百地遲緩了司馬昭的禪代程序,以至於他不得不在數年後選擇傾全力伐蜀來重新獲得稱王的威望,但伐蜀也充滿意外,本來由於姜維與季漢朝廷的不合導致漢中防區一片空虛,魏軍開開心心地長驅直入,不料遠在沓中的姜維神速回防劍閣天險,差一點就又耗得魏軍主力糧盡而回----誰他孃的知道不聽指揮的鄧艾居然走陰平小道繞進蜀中了呢?誰他孃的又知道堵口子的諸葛瞻輕易被全殲了呢?
誰他孃的知道劉禪撲通一聲就GG了呢?司馬昭的第二次軍事大冒險再次成功,之後的鐘會叛亂已不過是一絲噪音罷了,此時司馬昭與封土建國之間再無阻礙,他順利地進封晉王---然後老天爺開了最後一個玩笑,晉王司馬昭在還沒想好是否來年直接行禪代之時,突然就嗝屁了---司馬父子驚心動魄地忙活了幾十年,最後讓大孫子司馬炎白撿了大便宜。
當然不是必然
司馬氏父子三人幾十年的奪權之路分明是一波三折如履薄冰狀況百出
其一司馬懿作為文皇帝的託孤大臣竟意外熬死了尚在壯年的明皇帝,而這個倒黴的明皇帝曹叡意外地諸多子嗣全部早夭,自己病重之際又選擇年幼而非年長的藩王入繼大統,導致必須再次安排託孤大臣。
其二這託孤大臣本來落不到司馬懿頭上,但明帝在身邊近侍的勸阻下,突然改變了原來全部託孤給宗室的方案,尚遠在遼東的司馬懿意外地被納入新皇的輔政班子。
其三作為輔政集團首領的大將軍曹爽狠狠打壓司馬氏,其人被明升暗降解除關隴兵權做了吉祥物太傅,其長子在禁衛軍內也遭此待遇,但曹爽意外地未下死手,導致司馬家勢力僵而不死,以至於高平陵之前竟能在曹爽眼皮底下組織數千敢死隊。
其四高平陵政變輕易成功非常意外,主要依賴於曹爽的極度愚蠢,先是祭祖之時竟將擔任禁軍實權領導的兄弟全部帶出,導致司馬家憑藉幾千死侍和太后的詔書就暫時控制了洛陽禁軍,後是在司馬家發難控制洛陽後,明明皇帝在手、智囊大司農桓範在旁、四方都督裡自己人更多、滿手好牌之際僅因對方“溫和”的勸降就主動gg,身死族滅。
其五司馬懿在高平陵後直至身死也遠未能像魏武帝那樣封土建國為權力世代傳承和篡權奪位奠定製度化基礎,甚至連丞相之位也推辭掉了,要不是王凌擁立楚王叛亂,他甚至連進一步打擊曹魏宗室也做不到,畢竟他的公眾形象仍是消滅權臣曹爽再造大魏的忠臣
其六司馬懿彆扭的曹魏忠臣身份導致子嗣權力也不穩定,司馬師官至大將軍,按照後漢慣例這的確是可以架空皇帝、總覽朝政的第一權臣,但仍遠未到封土建國的程度,而成年後的魏帝曹芳也像後漢諸帝一樣想用套路的宮廷陰謀幹掉這位異姓大將軍,結果意外事洩自己被廢,司馬師躲過一劫;此後病重在身的司馬師硬挺著親自討伐毋丘儉的淮南二叛,雖然因為東吳援軍遲緩、叛軍內部不合、以及豫州諸葛誕選擇站隊司馬家等一系列原因,司馬師取勝,但他還是死在了遠離京師的戰場上。
其七有些拿衣服的司馬昭,在其兄死後差點一上來就被曹髦軟刀子卸掉軍權,可惜受命從淮南前線領回六軍的尚書傅瑕不敢得罪司馬家,此計未成。受了刺激的司馬昭之後全面黑化,終於開始加速禪代程序,以至於激起親家諸葛誕領導的超大規模叛亂,司馬昭起全國之兵伐之,但仍對朝廷非常不放心,以至於出征時還把皇帝與太后帶走身邊,而這場平叛絕不是一帆風順,畢竟按歷史經驗拖到雨季司馬昭的大軍就要泡在城外的爛泥裡斷糧甚至直接被洪水沖走了,但意外地晴朗天氣徹底打亂了諸葛誕的全盤計劃,司馬家再次有驚無險的平定淮南第三叛。設想如果老天爺按時下大雨,而未隨行的魏皇又在前線敗績時於洛陽搗鬼,等待司馬家的將會是什麼?
其八本來在淮南的巨大軍事勝利已經讓司馬昭站在了稱王的邊邊上,哪知道被贊為有魏武之風的曹髦竟玩起了自殺性攻擊,雖然高貴鄉公的軍事政變成功率不足百分之一,但卻百分百地遲緩了司馬昭的禪代程序,以至於他不得不在數年後選擇傾全力伐蜀來重新獲得稱王的威望,但伐蜀也充滿意外,本來由於姜維與季漢朝廷的不合導致漢中防區一片空虛,魏軍開開心心地長驅直入,不料遠在沓中的姜維神速回防劍閣天險,差一點就又耗得魏軍主力糧盡而回----誰他孃的知道不聽指揮的鄧艾居然走陰平小道繞進蜀中了呢?誰他孃的又知道堵口子的諸葛瞻輕易被全殲了呢?
誰他孃的知道劉禪撲通一聲就GG了呢?司馬昭的第二次軍事大冒險再次成功,之後的鐘會叛亂已不過是一絲噪音罷了,此時司馬昭與封土建國之間再無阻礙,他順利地進封晉王---然後老天爺開了最後一個玩笑,晉王司馬昭在還沒想好是否來年直接行禪代之時,突然就嗝屁了---司馬父子驚心動魄地忙活了幾十年,最後讓大孫子司馬炎白撿了大便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