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走在大街上聽到過無數次有沒有?
3
回覆列表
  • 1 # 情感白玉湯

    沒人能陪你到最後,總要一個人走進墳墓。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生活慢慢變得粘稠了,越來越在意他人的目光。希望自己能活成父母中的樣子,能活成別人希望的樣子。

    從小就會有人告訴你,要努力讀書,將來上個好大學。可所有人都告訴你如何成功,卻無人告訴你:你要快樂。

    其實我們現在每個人,都是相當於活在一個巨大的牢籠當中,一言一行都會受到身邊人的影響。變得畏手畏腳,變得思前顧後。 雖然現在通訊變得非常發達,但是每個人似乎都是越來越孤僻了,放假了也是經常待在家中,床上一躺就是一整天,似乎思想都已經凝固了,明明是如花一般的年紀,卻過著百歲老人沒有盼頭的日子。

    我認識一個叫小茵的姑娘,2013年,我們見面的時候,她不怎麼說話,鬱鬱寡歡的樣子,一問才知,她在參加公務員考試,她父親是體制內的,堅持讓她考公務員,已經考了三年,這一次她依舊覺得自己考上的機率不大,她的志向並不在此,後來得到的訊息是,她的確又沒有考上,她的父親覺得臉上無光,乾脆不再過問她的事,隨她去。 她反而鬆了一口氣,她說,終於可以走自己的路了,她所說的走自己的路,是想做烘焙,她把所有的積蓄都用來學習烘焙,這是她熱愛的事情也是她認定了的方向,四年時間過去了,成果很喜人,她擁有了一家很大的烘焙店,是她所在的那個城市最大最高階的店,她每天都與麵粉奶油雞蛋等各種天然的食材為伴,雖然累但很開心,她依舊不斷學習不斷研發新品,還收了幾個同樣愛好烘焙的徒弟,她說她要把走自己的路堅持到底,她要走得更寬更遠。

    一個只能被身邊人左右的人是悲哀的,但是礙於傳統文化,我們從小就被告訴,要聽家長的話。在學校要聽老師的話,以後要聽丈夫或者妻子的話,卻從沒人告訴你:你可以試試自己的想法。 “我都是為你好”,這句話背後的潛臺詞就是你得聽我的。

    肖驍曾經在《奇葩說》中這樣說過: 也許在父母和老師的眼中是活的壞一點了,但是我也正因為做了自己,而變得快樂起來。人生本來就是無用功,軀體死了以後,能量繼續迴圈,變成下一個生命的輪迴。誰都很難衡量別人價值觀的好壞,本來價值觀,人生觀,世界觀,就是基於人類社會形成的,當人類社會的意義改變了,那麼原來的價值觀勢必會被重建。而且很多非主流,非正常的現象不也正是這個時代特有的產物,後現代的藝術風格不也反映了這個時代的人們勇於展現自我內心的力量,大多數的善惡美醜只是個人的觀點不同。

    說的真對,但是有多少人肯“離經叛道”,活成真正的自己的,這樣的人不是瘋子,就是天才。 李白在中國歷史上,是一個色彩極為厚重的一位詩人,在如今每個人都歌頌他。

    殊不知,在當時李白也說得上是“離經叛道”了。 李白在《與韓荊州書》中就有一段自我介紹:“自幼好任俠,有四方之志,年十五而修劍術,二十而懷縱橫之策,欲遍幹諸侯。仗劍去國,辭親遠遊,雖身長不滿七尺,而心雄萬夫,所至尚意氣,重然諾,輕財好施,常為人急而不敢自為。嘗遊揚州時,不逾一年,散金三十餘萬,落魄公子悉皆濟之。”

    李白小時候的夢想就是當一位遊俠,放在今天就是古惑仔了,可在封建王朝,讀書才是第一等事。就比如王陽明所說的:讀書做聖賢。 而李白不僅喜歡當古惑仔,而且為人也非常仗義,在遊歷揚州的時候,僅僅一年,就散盡了三十餘萬。 如果李白不“離經叛道”,還有後來的詩仙嗎? 在生活中,沒有必要太在意他人的目光,只要認準自己所想即可。就算一個人走,也要笑的瀟灑。

    “費盡心力便無法接受稍有偏頗的結果, 敷衍勉強的事情也會想要善終, 可是世事哪有那般溫柔, 常自觀常自寬, 問心無愧。”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明朝李如松和洪承壽哪個軍事能力更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