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利刃號
-
2 # 霹靂火觀察
LCA(光輝)戰機,想必大家都耳熟能詳,這款戰機是印度斯坦航空公司的又一傑作,這款戰機於1983年正式開始研發,許多人從小看軍事雜誌都能看到這款飛機的介紹,知道了當時印度在研發一款非常先進的中國產戰鬥機,這款飛機的各項效能在當時都是世界巔峰的,如今過去了35年了,許多人都成家立業了,回頭一看,這款戰鬥機竟然還沒有服役,並且效能指標還更高了,但是做出來的實機卻效能極差,但是這款戰機的價格,卻出乎意料的貴,這款戰機開價1億美元,價格不但超過了眾4代機,連5代機F-35都比不過,這款戰機雖然其他效能指標沒達到預期的各種世界第一,但是價格卻是實實在在的世界第一,而印度搞的這個LCA也使很多國家意識到了一個完整的工業體系的重要性。
LCA是一個極其失敗的專案,這是毫無疑問的,印度技術薄弱,效率低下,國內工業體系基本為0,卻把指標放上了天,最終搞出來了這麼個奇葩,LCA立項於20世紀80年代,到了21世紀的今天仍然未服役,這中間有印度國內政治鬥爭以及官僚主義對專案的干擾,還有印度軍工的薄弱,印度人還發揚了辦事拖拉的個性,在很多時候一款裝備不管先不先進,趕緊服役獲取經驗才是關鍵,不然研發時間過長,環境就越差,裝備就越容易落伍,LCA剛立項的一段時間裡,我們還在用J-7 J-8,現在都是各種J-10 J-16了,為了符合新的作戰需求,設計又要重新搞,裝置又要重新搞,如此一來,價格難免會直線抬升。而這點也符合印度其他的一些神級裝備,比如阿瓊坦克,也是跟LCA一樣的遭遇。
一款戰機的研發需要高科學技術水平以及高階航空工業,戰鬥機不是想搞就能搞出來的,沒有技術儲備跟積累是不行的,印度就與這種狀態相反,武器全靠買,所謂自研全是靠各種外國技術拼湊,工業體系殘缺不全,而LCA的教訓也使得很多國家意識到了有一個完整工業體系的重要性。
-
3 # 不想游泳就上岸
光輝設計基本靠達索,雷達,航電,飛控清一色的西方提供。其實把光輝配件單個擰出來,大部分都是三代機的指標,可是印度的製造業整合能力簡直不能直視。比如機身大面積的符合材料到頭來卻嚴重超重。
航空領域不可能一口氣吃成大胖子,我們當年殲十出來之前自己做過多少型號,5.6.7.8.9當然這裡面蘇聯提供很多幫助,即使這樣才有宋老的殲十,透過殲十帶出一批的人才才有殲20的團隊。
然而阿三在幹嘛,有著全世界最好的資源不停買買買,想透過買買買讓對方技術轉讓跟生產線設在印度來提高印度高階製造業,最後也還是出來光輝半吊子戰機。
恕我直言,我兔要是能有印度一半的購買資源,現在能甩印度一光年的距離。
-
4 # 神話喵喵
(光輝戰機)
先說印度光輝戰機效能問題。印度的光輝戰機前身就是法國的Phantom2000。而法國的Phantom2000本身就是三代機。印度選取參考機型時嫌棄米格-21的效能不夠好。而印度自身設計飛機的經驗實在有限。所以像法國方面夠買了Phantom2000的設計圖紙。而其實當時達索在給印度Phantom2000的圖紙時故意改了很多部件的零件。其目的就是防止印方的光輝戰機技術成熟後和Phantom2000搶奪市場。而由於印度的技術和經驗有限,加之他們盲目相信外國的東西就是好的。使他們幾乎沒有在意這些圖紙上的改動。這也是光輝戰機價格高昂的原因之一。
(Phantom2000)
再來說說設計階段。印方還是有一些方面做的不錯的。他們改進了Phantom2000尾翼的一些氣動缺陷。但軍方太過急於求成。要求光輝戰機高航程,高速度,大載重還要求成本低。還要求搭載Phantom2000的全套電子裝置。而光輝戰機的設計重量只有5.5噸。Phantom2000的重量達到了7.5噸。所以光輝戰機的小身板根本沒法子達到 軍方的要求。於是設計方又將原本的發動機改變成了功率更大的F414發動機。這些亂七八糟的設計格局就導致了其只有三代機的效能,價格卻高的不得了。
(光輝戰機)
回覆列表
印度近些年經濟發展比較樂觀,得益於全球化的經濟需要,印度正逐漸成為全世界的代工廠,所謂是是手裡有錢、心中不慌。尤其在印度的軍工方面,“光輝”戰機慢慢悠悠研製了30年,時至今日才出來一個三代機的半成品,但價格卻堪比四代機。
“光輝”戰機耗了多少錢?從1983年研製專案上馬到2001年第一架原型機首飛,“光輝”已經用了印度6.75億美元,這不算是小數目了,要知道英國聯合土耳其研發五代機也才投資了1億歐元而已。光輝戰機最終標價8500萬美元一架,這個價格確實有點高了,要知道8500萬美元可以買上十架“梟龍”戰機。
不僅有人要問“光輝”戰機為什麼那麼貴?
這就要從“光輝”是一款什麼樣的戰機說起。說是印度中國產,但其實包括髮動機在內的很多關鍵部件都是國外買來的,就連外殼也懷疑就是Phantom2000小改而來。“光輝”基本上就是我們常說的“組裝機”,只不過印度很用心地組裝了30年。既然傢伙大部分是進口的,價格肯定不會便宜,從印度“收航母”這事也不難看出,印度確實也喜歡在這方面花錢。另外,或許是“光輝”戰機的研製時間太長,印度怕等它拉出來服役時效能已經落後了,百分之四十的機身都採用了先進的複合材料,企圖要使“光輝”具備隱身效能,以追趕上四代戰機。這就又增加了“光輝”戰機的成本。
這樣不成熟的“光輝”戰鬥機,恰似一個印度軍工業的縮影。不努力生產出核心科技,總是依靠購買他國裝備,只會使自己的軍工體系止步不前,甚至因為“萬國牌”而越來越混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