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北國清雪

    凡是上班的,打工的,賣貨的,做生意的人,沒有一個會說,哎呦,我這個月工資給的太多了,領導大人啊,求求你們,以後千萬千萬要少給我開工資啊!否則,我要上法院控告你們去,為什麼要給我這麼多的工資?太多啦,太多啦。而賣貨的,做生意的也是放著錢不掙,天天倒貼著往外賣貨,十元錢的貨,還要倒貼一百元給購物者。你說有這樣的行為人,是有病啊,還是有病呢?人不為己,真的要天誅地滅啊!社會的秩序,社會的經濟,社會與人的性質,都有一個基本共性,就是一榮俱榮,一損俱損。愚蠢的人會打壓,而有智慧的人卻會利用人的逐利心態,進行繁榮發展!一碗米吃肚子裡,當時飽了,過後沒東西吃了。如果當做種子種到大地裡去呢?那秋天會收穫許多的資產啊!

  • 2 # 收藏小齊哥

    逐利無可厚非,君子愛財,取之有道。

    逐利絕對是人的本能,正常人誰不想過上好日子?誰不想自己的日子比別人的日子強?但造物弄人,同樣的一件事,兩個人做起來,結果卻是各不相同的。家庭出身,成長環境,都可能影響人的時氣。

    商道其實就是人道,就是為人處事之道。

    逐利也要講究道,在現代人際交往中,始終保持一種積極的心態,也是非常重要的。

  • 3 # 好內容TV

    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追求富貴是人的本性

    子曰:“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論語·里仁》)孔子云,君子重義,小人重利。孔子的弟子記載,孔子平日較少提及的便是利、命與仁。

    孔子認為追求富貴是人的本性,“富與貴,人之所欲也”,認為君主在主持國政時應把解決人民的物質生活放在首位,他說:“邦有道,貧且賤焉,恥也”。

    子貢問政時,他回答:“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可見孔子比較看重人民的物質生活,不過他存著“死生有命,富貴在天”的思想,並對義給予了更多的關注,而對利則持謹慎保守的態度,所以在《論語》中很少找到孔子談論利的內容。

    儒家主張將利與義結合起來的義利觀。所以他在《論語·里仁》又說:“君子之於天下也,無適也,無莫也,義之於比。”又說:“放於利而行,多怨。”

    君子對於天下的事情,不會堅持一定要怎麼做,也不會堅持一定不怎麼做;只看怎麼合理,便怎麼做。適莫,厚薄也;比,親也。君子與人無有偏頗厚薄,唯仁義是親。如果事事以利作為行為準則,那麼定會招致怨憤。

    在儒家看來,義與利是密切統一的,義中含利,而利中顯義,如果簡單地將義與利作為君子與小人的劃分標準,實際上是把義與利二者分割開來,對立起來,慫恿人們去追求一種虛幻的道德滿足感。

    古人有“務義”之說,何謂義?何謂利?義者,“事之所宜也”,是某種特定的倫理規範和道德原則,是儒者們心中至高無上的道義。

    “立人之道曰義,生人之用曰利。出義入利,人道不立;出利入害,人用不生……利義之際,其為別也大;利害之際,其相因也微。夫孰知義之必利,而利之非可以利者乎……‘智莫有大焉’也,務義以遠?害而已矣。”義與利是對立的統一,有一定的界限。

    利與害也是對立的統一,經常相互轉化。專意求利,卻常常得害;唯有專意遵義而行,才能免除禍害。“出利入害,人用不生。”儒家還認為人離開物質利益就要陷入危險境地,不能充分發揮人的作用,因此,君子也不可不食人間煙火,有時也要“喻於利”。在這點上,義烏商人的精神就很值得我們學習。

    義烏古稱烏傷,此名的由來緣於一個美麗動人的故事。相傳,有一個叫顏烏的孝子,雖然出身貧寒,卻深知禮義,孝敬長輩。

    有一年,與顏烏相依為命的父親病故了,他無錢辦喪事,只得獨自築墳安葬父親。他日裡負土堆壘,晚上通宵守墳,一群烏鴉看見這般情景,深為感動,紛紛銜土相助。

    墳終於築好了,可是烏鴉的嘴巴也全都啄傷了。

    從此,這個故事就四處傳揚開去,秦始皇時定名為烏傷縣,唐時改稱義烏。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作為旅遊工作者,你覺得什麼問題最讓你無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