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包括金文、甲骨文等等。
22
回覆列表
  • 1 # 小漢字見大歷史

    甲骨文「小」與「少」構形相同:

    「小」是「三點」,

    「少」是「四點」,底下「一點」在金文中變成「一撇」。

    「小、少」的「甲、金、篆」三體:

    「小」的構形初義有兩種看法:

    古文字學家商承祚、於省吾等認為是純粹的「指事字」,就是以「三小點」表示「物之微小」;跟漢字「一、二、三」一樣。

    古文字學家馬敘倫認為「小」是「沙」的初文,以「細小的沙粒」表示「微小」。也就是說「小」與「少」乃一字之分化。

    我比較傾向於馬敘倫的說法,取像於「沙粒」。論證推理如下:

    雖然「小、少」的甲骨文有區別,但是他們都是表達同樣的意思——微、小。

    也就是說甲骨文中「小、少」是一個字。

    比如甲骨文中表示「小雨」的「小」,有時候用「三點」,有時候「四點」:

    《甲骨文合集30133》「小雨」的「小」寫成「三點」:《甲骨文合集29012》中的「小雨」之「小」用「四點」表示:

    商代的小官職「小臣」,「小臣」的「小」有時候寫成三點,有時候寫成「四點」

    《合集5588、5584》「小臣」之「小」寫成三點:

    《合集5595、5596》寫成「小臣」之「小」寫成「四點」:

    漢字「沙」的甲骨文、金文中「小點」很多,很明顯表示「沙子」:

    這個邏輯來推理:

    「沙」是一個會意字,從「水、少」,會意「水中沙子」。

    「少」表示「沙粒」,「小、少」本一字。那麼,「小」取像於「沙子」。

    ---------------------------

    綜上所述:1、殷商甲骨文中「小、少」本一字,或者三點,或者四點,像「沙粒」之形,表示「微、小」之意。2、「小、少」分化大概在春秋時代,「四點」字形的末筆變為「一撇」,起到分化區別的作用。引自:李學勤,《字源》(天津古籍出版社,2012)頁64

  • 2 # 文開石

    【小】字的歷代發展【小】字發展。寫法的一些問題

    小篆的“少”下面的“撇”拐來拐去,漢以後傳世的古文也有少數向右反向“丿”寫法的,段注對“丿"給出了兩個讀音pie/ao,還說“近是”,包括少、小的通用、音似,這一切都指向“少”很可能就是當初的”小“,實際上是一個字。現在“小”的寫法結構上象商甲骨文,但是中間的筆畫還是有所差異、同古文。以甲骨文為宗,這個字就對不上六書了。還有一種可能,甲骨文中間的鍥形短豎點就唸ao,他也是一脈相承六書,但是基本字的部件與古文有異,在書同文選擇中被選擇、沉澱下來了。

    【小】字字音的一些闡述

    每個漢字都表音,除了最簡單的獨體字的發音需要死記硬背外。那按照說文,小(xiao團音/siao尖音)是會意字:八(ba)+丨(guen),小的聲母、韻母從何來?查三體石經古文,有很多小,寫法一致,很像“少”但下面的“丿"是從左向右反向撇的,音“拗”(ao),小的韻母ao即來自於“拗”。整個“小”字:八+丨+反丿(拗ao),其中丨的筆勢就像一個尖朝下的鍥形,字義為自上而下的拗斷、分開。古文(蝌蚪文)才是初始字形,最接近漢字造字原理:象形、會意而且表音。“少”、“小”當初很可能就是一個字,直到近代依然通用而且讀音非常接近:少(shao)、小(siao)。跟“小”對立的是“大”,看古文(蝌蚪文)字形,重點在“頂天立地”而不是“人”上,也就是造字者是站在觀察宇宙結構的角度來造這兩個字的:天地之間的廣闊空間為“大”,向更微觀去為“小”(類似粒子無限可分)。已經跳出了一般意義物體相對比大小的範疇。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雪和冰雹的形成有什麼不一樣的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