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麻雀一般體長為13-15釐米
2、棲息地海拔高度300-2500米。無論山地、平原、丘陵、草原、沼澤和農田,低山丘陵和山腳平原地帶的各類森林和灌叢中,多活動於林緣疏林、灌叢和草叢中,不喜歡茂密的大森林。
3、麻雀是非常喜歡群居的鳥類。秋季時易形成數百隻乃至數千只的大群,稱為雀泛,而在冬季它們則多結成十幾只或幾十只一起活動的小群。
4、麻雀為雜食性鳥類,夏、秋主要以禾本科植物種子為食,育雛則主要以為害禾本科植物的昆蟲為主,其中多為鱗翅目害蟲。
5、在很多農民眼裡,麻雀就類似於蝗蟲一類的災害品種,因為它們很喜歡吃人類的莊稼。
麻雀(Passer):是雀科麻雀屬27種小型鳥類的統稱。它們的大小、體色甚相近。一般上體呈棕、黑色的斑雜狀,因而俗稱麻雀。初級飛羽9枚,外側飛羽的淡色羽緣(第一枚除外)在羽基和近端處,形稍擴大,互相駢綴,略成兩道橫斑狀,在飛翔時尤見明顯。嘴短粗而強壯,呈圓錐狀,嘴峰稍曲。除樹麻雀外,雌雄均異色。
麻雀的分類
樹麻雀體長13-15釐米。雄鳥從額至後頸純肝褐色;上體砂棕褐色,具黑色條紋;翅上有兩道顯著的近白色橫斑紋;頦和喉黑;雌鳥似雄體,但色彩較淡或暗,額和頰羽具暗色先端,嘴基帶黃色。相似種家麻雀以及其他麻雀頰部均無黑斑,
黑頂麻雀體長15釐米。繁殖期雄鳥頭頂有黑色的冠頂紋至頸背,眼紋及頦黑,眉紋及枕側棕褐,臉頰淺灰。上體褐色而密佈黑色縱紋。雌鳥色暗但上背的偏黑色縱紋以及中覆羽和大覆羽的淺色羽端明顯。
家麻雀體長15釐米。雄鳥與樹麻雀的區別在頂冠及尾上覆羽灰色,耳無黑色斑塊,且喉及上胸的黑色較多。雌鳥色淡,具淺色眉紋。較山麻雀雌鳥色彩淡,翼斑不如黑頂麻雀的雌鳥明顯,且尾無叉,胸色較淡。上背兩側具皮黃色縱紋,胸側具近黑色縱紋。
山麻雀體長14釐米。雄雌異色。雄鳥頂冠及上體為鮮豔的黃褐色或栗色,上背具純黑色縱紋,喉黑,臉頰汙白。雌鳥色較暗,具深色的寬眼紋及奶油色的長眉紋。
分佈範圍
分佈於全世界(除南北極)。麻雀原產於歐洲、非洲和亞洲。在美洲,澳洲和世界其他地區,人類定居者引進了一些物種,特別是在城市和人類居住區,迅速歸化。例如,家麻雀,在北美和澳洲,非洲南部和東部的部分地區及國家,並在很多南美地區,數量分佈密集廣泛。
1、麻雀一般體長為13-15釐米
2、棲息地海拔高度300-2500米。無論山地、平原、丘陵、草原、沼澤和農田,低山丘陵和山腳平原地帶的各類森林和灌叢中,多活動於林緣疏林、灌叢和草叢中,不喜歡茂密的大森林。
3、麻雀是非常喜歡群居的鳥類。秋季時易形成數百隻乃至數千只的大群,稱為雀泛,而在冬季它們則多結成十幾只或幾十只一起活動的小群。
4、麻雀為雜食性鳥類,夏、秋主要以禾本科植物種子為食,育雛則主要以為害禾本科植物的昆蟲為主,其中多為鱗翅目害蟲。
5、在很多農民眼裡,麻雀就類似於蝗蟲一類的災害品種,因為它們很喜歡吃人類的莊稼。
麻雀(Passer):是雀科麻雀屬27種小型鳥類的統稱。它們的大小、體色甚相近。一般上體呈棕、黑色的斑雜狀,因而俗稱麻雀。初級飛羽9枚,外側飛羽的淡色羽緣(第一枚除外)在羽基和近端處,形稍擴大,互相駢綴,略成兩道橫斑狀,在飛翔時尤見明顯。嘴短粗而強壯,呈圓錐狀,嘴峰稍曲。除樹麻雀外,雌雄均異色。
麻雀的分類
樹麻雀體長13-15釐米。雄鳥從額至後頸純肝褐色;上體砂棕褐色,具黑色條紋;翅上有兩道顯著的近白色橫斑紋;頦和喉黑;雌鳥似雄體,但色彩較淡或暗,額和頰羽具暗色先端,嘴基帶黃色。相似種家麻雀以及其他麻雀頰部均無黑斑,
黑頂麻雀體長15釐米。繁殖期雄鳥頭頂有黑色的冠頂紋至頸背,眼紋及頦黑,眉紋及枕側棕褐,臉頰淺灰。上體褐色而密佈黑色縱紋。雌鳥色暗但上背的偏黑色縱紋以及中覆羽和大覆羽的淺色羽端明顯。
家麻雀體長15釐米。雄鳥與樹麻雀的區別在頂冠及尾上覆羽灰色,耳無黑色斑塊,且喉及上胸的黑色較多。雌鳥色淡,具淺色眉紋。較山麻雀雌鳥色彩淡,翼斑不如黑頂麻雀的雌鳥明顯,且尾無叉,胸色較淡。上背兩側具皮黃色縱紋,胸側具近黑色縱紋。
山麻雀體長14釐米。雄雌異色。雄鳥頂冠及上體為鮮豔的黃褐色或栗色,上背具純黑色縱紋,喉黑,臉頰汙白。雌鳥色較暗,具深色的寬眼紋及奶油色的長眉紋。
分佈範圍
分佈於全世界(除南北極)。麻雀原產於歐洲、非洲和亞洲。在美洲,澳洲和世界其他地區,人類定居者引進了一些物種,特別是在城市和人類居住區,迅速歸化。例如,家麻雀,在北美和澳洲,非洲南部和東部的部分地區及國家,並在很多南美地區,數量分佈密集廣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