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強武堂
-
2 # 兵器
至1969年,“豹”1坦克已經服役4年,此時德國開始考慮其後繼型號(畢竟當時蘇聯的T-64坦克還是很恐怖的存在),打算到了20世紀80年代中期開始替換手裡的“豹”1坦克,但是大家都知道到了90年代德軍依然裝備了不少“豹”1A5。同時,英國也在考慮“奇伏坦”坦克的更新換代問題。因此,從20世紀70年代開始,兩國就開始磋商共同研製MBT80/Kpz3(即3號主戰坦克),1972年提出了有關戰術需求,計劃到1985年開始裝備,總共將採購2180輛。不過,英德合作的結果並未比法德合作好哪兒去。兩國都提出了自己的坦克概念,德方的各種方案中又有一些極其前衛的設計,包括火炮裝在車體上的無炮塔方案以及一種外接式火炮的設計。
1973年所有方案的驗證車開始實驗,其中就包括兩種裝有兩門120毫米滑膛炮的無炮塔坦克的試驗車—VT1-1和VT1-2(其中VT1-2就珍藏於科布倫茨軍事科技博物館)。可惜的是到了1974年,這些車型都未能滿足防護、重量、後勤供應、價格等方面的要求,英德合作也一樣是沒有結果。
這次合作中英華人當然再次體現了傳統的保守風格,此後繼續堅持有炮塔的傳統坦克設計,並由此誕生了今天英軍的主力裝備“挑戰者”系列主戰坦克。而德華人雖然很想大膽創新,無奈創新車型技術不夠成熟,而傳統有炮塔方案比在研的“豹”2又沒有明顯進步,就弄了個高不成、低不就的結局。
你說的專案叫做Anglo-German Future Main Battle Tank programme 英德下一代主戰坦克專案,簡稱FMBT或AGTP.該專案從1971年提出,1972年正式開始,1974年對外公佈,1977年3月英國國防部長弗雷德裡克.馬利突然表示在該專案上英德已經不具備合作的可能,確認英國將獨立研發替代酋長的下一代主戰坦克。1978年9月英國開始研製MBT-80專案。
FMBT的背景,是中歐地區北約和華約裝甲力量天平完全失衡。1970年至1973年,蘇聯方面一方面“緩和”與北約的關係,一邊在中歐增加了2000輛坦克,至1973年,北約計算中歐主戰坦克或者說重型戰鬥車輛對比是北約7750輛對華約21700輛。1974年英國和德國對中歐裝甲對比是6755VS13800和7000對20000,無論怎麼算下來,蘇聯的力量都要超過北約兩倍以上。因此對北約裝甲兵而言,只能以質量換數量。於是這一時期,在北約內部出現了多個合作研發裝甲車輛的計劃。最著名的是美德MBT-70計劃,但英德FMBT計劃也許影響更深遠一些。
在FMBT計劃前,英華人搞了基於120毫米線膛炮和喬巴姆裝甲(早期成為伯靈頓盒子)的FV4211型實驗坦克(綽號是鋁製酋長)。實際上早在1965年,北約國家已經開始獲得有關新型裝甲的情報,但透過FMBT專案德國在1972年獲得了詳細的喬巴姆裝甲資料,而英國是在1976年公佈喬巴姆裝甲的存在。
但是在FMBT專案中,德華人的表現卻不怎麼樣。現在德華人的記述認為英華人退出專案的計劃就是因為需要一種帶有炮塔的坦克。而保留下來的FMBT原型車Jagdchieftain,簡直就是放大的追獵者。德華人自己在FMBT前後搞得最著名的試驗車是VT試驗坦克平臺,就是採用液氣懸掛的無炮塔坦克,雖然採用兩門火炮,但炮管俯仰與旋轉完全依靠行走系統,這樣的東西在德國打一打防禦戰還可以,但如果讓英國靠這樣的玩意去面對兩萬輛蘇聯主戰坦克,估計就是英華人傻了也不會幹的。至少英華人後來的MBT-80專案有120毫米線膛炮和喬巴姆裝甲,55噸的全重在1500馬力的AGT-1500燃氣輪機(XM1主機)或渦輪增壓版羅羅CV12柴油機驅動下,能夠擁有比較強的機動性。而德華人在VT1-1和VT1-2之後很快正常了,接著去玩豹-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