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榮耀歷史
-
2 # 百家悅讀者
你想說的是秦朝吧……
首先秦始皇稱帝之後,秦國已經是過去了,這裡應該被稱作朝代。
其次按照當時的世界觀,秦始皇看到地球儀一定會破口大罵,順便將那個獻上這個寶物的人直接砍頭了。當然如果要假設秦始皇真的看到了並且認可了這個地球儀的真假,你指望他去開疆拓土嗎?人呢?生產力呢?都跟不上好不好……哪有那麼多人可以去那些地方,哪有那麼多糧食去養活那些人。
如果我們送給秦始皇一個地球儀,那麼漢字將成為亞洲通用文字,漢語將成為亞洲通用語言,秦始皇將成為亞洲的秦始皇。
1、同時代的強權公元前221年,秦始皇掃平六國,建立了中國第一個封建王朝——秦朝。
那麼秦朝的國力與周邊國家的對比有哪些優勢呢?
第一:制度優勢。秦國透過商鞅變法率先進入封建社會,社會生產力得到了極大的發展,在面對六國的時候呈現出碾壓態勢,那麼在統一之後面對其他政權呢?北面、西面是匈奴、義渠等遊牧民族,南面是百越,還屬於原始部落,根本沒有形成政權,東北方向的東三省、北韓半島,東面的日本,都還處於新時期時代。
第二:人數優勢。社會發展意味著人口的繁衍,秦國統一過程中,輕易能召集上百萬的軍隊,這是以秦國龐大的人口為基礎的,統一六國之後,其軍隊數量只會大幅度上升。反觀周邊,加起來的人口都不及秦國軍隊數量,如何抵抗?
第三:科技優勢。秦國軍隊能所向披靡,除了訓練有素外,裝備優良也是重要的原因,秦弩之下無人站立!在秦人已經大規模使用鐵器的時候,周邊還是使用木質、石制武器,更沒有技術來製作弓箭、戰車等先進裝備,如何抗衡?
所以,如果秦朝積極開拓疆土,她的敵人只有自然環境了。
2、秦始皇的統治非常有效秦始皇統一六國之後,便開始了統一文字、統一思想、統一經濟、統一文化等措施,這些措施讓他治下的地方真正成為一個統一的集體,再也無法分離。就算後來分裂,也因為同一個文化的向心力,再次凝聚為一個集體,所以說秦始皇的統一是最有效的。
如果他積極開拓,那麼北方大草原、北韓半島、日本列島、中南半島都會被要求說同樣的語言,那麼這些地方將與中原成為同文同種的集體,再也無法分割。
文化是最強大的凝聚力,擁有統一的文化,就算經歷再多的分離,最終也會重歸統一。如果沒有統一的文化,就算實體上形成一個整體,但是內部還是四分五裂,就像現在的印度、歐盟等。
3、為什麼秦朝疆域沒有大量擴充套件?秦始皇統一六國之後,並沒有停止開拓疆土的步伐。
他派遣蒙恬率領30萬大軍出擊匈奴,奪回了河套等地區,派遣任囂、趙佗率領50萬大軍進攻南越,將兩廣、雲南、貴州等地納入版圖,從面積來看,相較於六國面積,擴大了近一倍。
那麼為什麼秦始皇沒有繼續向外擴張呢?主要原因還是自然條件的限制。
向東是汪洋大海,在秦始皇的認知裡只可能存在仙山,怎料還有一個日本?
向南是無盡的原始森林,丘陵密佈,瘴氣瀰漫,非常不適合北人生存,在徵南越的過程中,50萬大軍其實損失慘重,而且收益不高,如果秦始皇知道越過高山,會有一片富庶的湄公河三角洲,那麼我相信他會收入囊中的。
向北是太行山餘脈,連綿大山阻隔了秦始皇的目光,如果他知道大山後面是東三省平原的黑土地,還有堪比他苦苦追尋不死藥的人參,那麼他是否會動心?
向西則是遊牧民族,不事生產,猶如雞肋,食之無味,棄之可惜,秦始皇的方法是相安無事即可,但是他不知道匈奴的背後還有西伯利亞平原,還有中亞、歐洲平原,還有阿拉伯人的黃金。但是到那時他將與同時代另一位偉人亞歷山大相遇,展開強強對話!
所以說每個時代都有自己的侷限性,讀歷史一定要代入其社會環境,否則得出的可能是相反的結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