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彈是一個很籠統的概念,是一類武器的統稱,共同特點是可以制導(否則就是火箭彈了)、自身具備動力(不燃就叫炮彈了)、有殺傷力(噗~廢話)。尺寸大小不等,小的比如肩扛防空導彈、反坦克導彈可以是單人發射,大的比如中國的東風41重量60多噸。
按用途分,防空的叫防空導彈,打擊裝甲目標的叫反坦克導彈,打擊水面艦艇的叫反艦導彈,打擊潛艇的叫反潛導彈,戰鬥機打擊空中目標的叫空空導彈,打擊雷達的稱之為反輻射導彈,等等。
按發射載體分可以分為陸基、海基、空基。比如陸基防空導彈、陸基反艦導彈。
巡航導彈和彈道導彈是按不同運動方式來區分的。巡航導彈是在大氣層內運動,比如美國的戰斧,由軍艦發射後在幾十米到幾百米的高度飛行至目標區域,識別目標後進行攻擊,導彈飛行途中可以改變攻擊目標,可以機動已防禦敵軍防空火力,可以預設飛行路線。彈道導彈一般由陸基、潛基發射,發射後導彈被送入大氣層外固定軌道,在大氣層外固定軌道飛行至目標地點後再返回大氣層,末端靠重力可加速到10馬赫。
好像發射衛星的火箭啊?對!和火箭一樣一樣的,彈頭換成衛星就是火箭,火箭的返回式衛星換成彈頭就是導彈。當然,這只是一個基本原理,實際情況差別很大。
用以打擊戰略目標的導彈稱之為戰略導彈,通常導彈可以攜帶核彈頭,比如攻擊軍事基地、政治中心等戰略目標,一大特點是射程極大,動輒上萬公里。用以打擊戰術目標的導彈稱之為戰術導彈,用以打擊敵軍縱深範圍內的機場、橋樑、鐵路樞紐、雷達站、指揮所等。簡單理解,攻擊戰略目標的是戰略導彈,可以攜帶核彈頭,攻擊戰術目標的是戰術導彈。
通常說的導彈攔截其實也有不同意思,普通人聽說過“導彈攔截系統”是美國的NMD,國家導彈防禦系統,這是一種攔截彈道導彈的防禦系統。最早、也是美國進行試驗名氣最大、最廣為大眾所知的是其中段攔截,也就是在彈道導彈還未重新進入大氣層前發射導彈將其擊毀。
為什麼選擇中段?
發射在敵國境內,不好打,末段導彈已進入大氣層,速度很快,速度越快攔截速度也就越大,所以相對來說中段最簡單。
但是具備中段攔截技術也不是一般人玩得起的,到目前為止,技術比較可靠到的也只有美國、中國而已。
當然,現在的美國國家導彈防禦系統已經很龐大了,包括在機載鐳射、海基的中段反導等等。相應的反制措施也有,比如更快的軌道飛行速度、多彈頭技術(也就是一顆導彈多顆彈頭)、變軌技術等等。當年張召忠教授說“霧霾可以防禦美國的反導系統”被很多人笑話,成了噴子嘴裡的笑料,其實是有道理的,美國的鐳射反導是在波音747-400F型飛機機身上加了一個鐳射發射器,用鐳射擊毀發射階段的導彈,而鐳射在會被空氣中的小顆粒等懸浮物消耗掉,所以空基鐳射的射程只有幾百公里(印象中),而霧霾一是增加導彈發射的隱蔽性,二是使鐳射武器的作用距離縮短。
軍事上用的最多的導彈防禦還是針對巡航導彈的。軍艦可以用防空彈道防禦反艦導彈,比如美國的標準系列、中國的HHQ(海紅旗)系列,程序除了導彈還可以用射速極高的機炮透過硬殺傷的方式擊毀導彈,比如美國的密集陣、中國的H/PJ-11型11管30毫米近防炮,1130近防炮的射速可以達到每分鐘一萬發。
陸基防空武器和軍艦類似,也是透過雷達發現目標後引導防空導彈或高炮攻擊,比如大名鼎鼎的愛國者系列防空導彈和在土耳其防空系統競標中大放異彩的中國的紅旗9。
防禦反坦克導彈目前最成熟、使用範圍最廣的方法是朝導彈來襲方向打出一片具有紅外遮蔽效果的煙幕,同時快速離開原地,以起到防禦目的。目前各國也發展了不同種類的硬殺傷主動防護系統,發射殺傷性彈藥摧毀來襲目標,包括反坦克導彈、火箭彈等。
導彈是一個很籠統的概念,是一類武器的統稱,共同特點是可以制導(否則就是火箭彈了)、自身具備動力(不燃就叫炮彈了)、有殺傷力(噗~廢話)。尺寸大小不等,小的比如肩扛防空導彈、反坦克導彈可以是單人發射,大的比如中國的東風41重量60多噸。
按用途分,防空的叫防空導彈,打擊裝甲目標的叫反坦克導彈,打擊水面艦艇的叫反艦導彈,打擊潛艇的叫反潛導彈,戰鬥機打擊空中目標的叫空空導彈,打擊雷達的稱之為反輻射導彈,等等。
按發射載體分可以分為陸基、海基、空基。比如陸基防空導彈、陸基反艦導彈。
巡航導彈和彈道導彈是按不同運動方式來區分的。巡航導彈是在大氣層內運動,比如美國的戰斧,由軍艦發射後在幾十米到幾百米的高度飛行至目標區域,識別目標後進行攻擊,導彈飛行途中可以改變攻擊目標,可以機動已防禦敵軍防空火力,可以預設飛行路線。彈道導彈一般由陸基、潛基發射,發射後導彈被送入大氣層外固定軌道,在大氣層外固定軌道飛行至目標地點後再返回大氣層,末端靠重力可加速到10馬赫。
好像發射衛星的火箭啊?對!和火箭一樣一樣的,彈頭換成衛星就是火箭,火箭的返回式衛星換成彈頭就是導彈。當然,這只是一個基本原理,實際情況差別很大。
用以打擊戰略目標的導彈稱之為戰略導彈,通常導彈可以攜帶核彈頭,比如攻擊軍事基地、政治中心等戰略目標,一大特點是射程極大,動輒上萬公里。用以打擊戰術目標的導彈稱之為戰術導彈,用以打擊敵軍縱深範圍內的機場、橋樑、鐵路樞紐、雷達站、指揮所等。簡單理解,攻擊戰略目標的是戰略導彈,可以攜帶核彈頭,攻擊戰術目標的是戰術導彈。
通常說的導彈攔截其實也有不同意思,普通人聽說過“導彈攔截系統”是美國的NMD,國家導彈防禦系統,這是一種攔截彈道導彈的防禦系統。最早、也是美國進行試驗名氣最大、最廣為大眾所知的是其中段攔截,也就是在彈道導彈還未重新進入大氣層前發射導彈將其擊毀。
為什麼選擇中段?
發射在敵國境內,不好打,末段導彈已進入大氣層,速度很快,速度越快攔截速度也就越大,所以相對來說中段最簡單。
但是具備中段攔截技術也不是一般人玩得起的,到目前為止,技術比較可靠到的也只有美國、中國而已。
當然,現在的美國國家導彈防禦系統已經很龐大了,包括在機載鐳射、海基的中段反導等等。相應的反制措施也有,比如更快的軌道飛行速度、多彈頭技術(也就是一顆導彈多顆彈頭)、變軌技術等等。當年張召忠教授說“霧霾可以防禦美國的反導系統”被很多人笑話,成了噴子嘴裡的笑料,其實是有道理的,美國的鐳射反導是在波音747-400F型飛機機身上加了一個鐳射發射器,用鐳射擊毀發射階段的導彈,而鐳射在會被空氣中的小顆粒等懸浮物消耗掉,所以空基鐳射的射程只有幾百公里(印象中),而霧霾一是增加導彈發射的隱蔽性,二是使鐳射武器的作用距離縮短。
軍事上用的最多的導彈防禦還是針對巡航導彈的。軍艦可以用防空彈道防禦反艦導彈,比如美國的標準系列、中國的HHQ(海紅旗)系列,程序除了導彈還可以用射速極高的機炮透過硬殺傷的方式擊毀導彈,比如美國的密集陣、中國的H/PJ-11型11管30毫米近防炮,1130近防炮的射速可以達到每分鐘一萬發。
陸基防空武器和軍艦類似,也是透過雷達發現目標後引導防空導彈或高炮攻擊,比如大名鼎鼎的愛國者系列防空導彈和在土耳其防空系統競標中大放異彩的中國的紅旗9。
防禦反坦克導彈目前最成熟、使用範圍最廣的方法是朝導彈來襲方向打出一片具有紅外遮蔽效果的煙幕,同時快速離開原地,以起到防禦目的。目前各國也發展了不同種類的硬殺傷主動防護系統,發射殺傷性彈藥摧毀來襲目標,包括反坦克導彈、火箭彈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