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2844636319774
-
2 # 使用者6284825556109
你這是由於體委性低血壓引起的。 體位性低血壓是由於體位的改變,如從平臥位突然轉為直立,或長時間站立發生的低血壓。通常認為,站立後收縮壓較平臥位時下降20毫米汞柱或舒張壓下降10毫米汞柱,即為體位性低血壓。 體位性低血壓分為突發性和繼發性兩種。突發性多因植物神經功能紊亂,引起直立性小動脈收縮功能失調所致。主要表現是直立時血壓偏低,還可伴有站立不穩,視力模糊,頭暈目眩,軟弱無力,大小便失禁等,嚴重時會發生暈厥。繼發性多見於脊髓疾病,急性傳染病或嚴重感染(如大葉性肺炎),內分泌紊亂,慢性營養不良或使用降壓藥、鎮靜藥之後。 一旦發生體位性低血壓,應反覆測量不同體位的血壓,以便明確診斷,對症治療,避免因暈厥給病人帶來不良影響。 體位性低血壓除病因治療外,還應注意以下幾點: (1)合理飲食,補足營養,避免飲食過飽或飢餓,不飲酒。 (2)堅持適當的體育鍛煉,增強體質,保證充分的睡眠時間,避免勞累和長時間站立。 (3)症狀明顯者,可穿彈力長襪,用緊身腰帶。對少數慢性體位性低血壓患者,也可給藥物治療,如中藥補中益氣丸、生脈飲,並可試用腎上腺皮質激素。 (4)為預防體位性低血壓發生,長期臥床的病人和患有高血壓的老年人,在站立時動作應緩慢,在站立前先做準備動作,即做些輕e799bee5baa6e79fa5e98193e58685e5aeb931333365653232微的四肢活動,也有助於促進靜脈血向心髒迴流,升高血壓,避免體位性低血壓發生。 容易引起體位性低血壓的藥物包括四類:(1)抗高血壓藥:以胍乙啶和神經節阻斷藥最常見,其他還有肼苯噠嗪、雙肼苯噠嗪、優降寧和α-甲基多巴等。這類藥物都能使血管緊張度降低,血管擴張和血壓下降。
可能是 1生活不規律(調節一段時間看看,很多事情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改變的) 2睡眠質量差(睡前喝點溫水,或者泡個腳等等) 3感冒(吃藥,不要著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