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6
回覆列表
  • 1 # 大晨晨麻麻

    我自己孩子快六個月,也快要上班了,所以也是我的婆婆幫我帶孩子。

    目前我們年輕人的工作壓力比較的大,中國約有一半的兒童正在接受隔代教養。隔代教育有利有弊。如何揚利除弊,充分發揮隔代教育的優勢,是祖父母和年輕爸媽們該共同關注的問題。

    隔代教育的優勢

    一、隔代教育的優勢

    ·祖父母具有撫育孩子的實際經驗,可以彌補年輕父母在養育孩子方面的知識空白,發揮祖父母的經驗優勢。

    ·由於不再有工作的壓力和生活的拖累,祖父母在心態上比工作緊張、壓力繁重的年輕父母要平靜得多,所以會比較有精力和耐心去陪伴、教育下一代。

    ·俗話說得好“老小孩,小小孩”,也就是說老人自身有一種兒童心理,特別喜歡與孩子玩樂,極易與孫子女建立融洽的感情,因此也為教育孩子創造了良好的感情基礎。

    ·孩子由祖父母接去教養,年輕父母便得以解除後顧之憂,專心致力於事業、工作上。

    ·隔代教育也可以緩解老人家的孤寂,使其從孫子女的成長中獲得生命力,看到自己生命的延續,含飴弄孫的天倫之樂,對老人保持健康的心態大有裨益。

    二、隔代教育的劣勢

    ·溺愛

    許多老人家常會存在著一種補償心理,將自己年輕時無法給予子女的優渥生活照顧,全數轉移投射在孫子女身上,而這種寵愛往往很容易變成毫無原則的遷就和溺愛,什麼事都一手包辦代勞,以致造成孩子任性、依賴性強和生活自理能力低下的結果。還有的祖父母因過度疼愛孩子而護短,致使孩子的缺點因長期得不到矯正,遂養成不良的行為和性格。在祖父母庇護下的孩子,容易出現兩個極端:一個是極端膽小怕事、不合群、寡言少語、應變能力差、性格內向;另一個極端則是放縱慾強、專橫跋扈、難以管理、性格外向,在家裡是個小霸王,到了外面卻毫無獨立能力,碰到問題,只知道躲到大人的身後尋求保護。

    1,讓老人瞭解教育誤區

    不同的時代對於教育的觀念也是不同的。在祖輩時期,早期教育與智力開發幾乎是畫等號的。而且,很多爺爺奶奶、外公外婆也容易因為愛孫心切,而會幫寶寶做太多事情,間接地讓寶寶失去學習的機會。因此,如何讓祖輩瞭解新一代教育的核心概念,請他們一起配合爸媽,是教育寶寶的關鍵。

    2 應與老人保持正確的一致性

    在老人幫我們帶寶寶的過程中,他們未必會了解我們的教育觀念。我們可以學習“哈佛女孩——劉亦婷”的媽媽,在外公外婆帶寶寶之前先讓他們惡補一下嬰兒生理心理知識,瞭解教育的方法。當我們與老人在教育觀念上發生差異時,我們一般可以這樣做:

    (1) 聆聽

    老人有時候會固守一些傳統的育兒理念,大多數還是可以被我們接受的,比如生理護理,比如輔食製作。只要不是嚴重的觀念問題,我們就可以先聽從或借鑑老人的意見,然後再慢慢和風細雨地把我們的觀念闡述出來。爺爺奶奶、外公外婆都是希望孫兒好的,只要我們做晚輩的用合適的方式與他們交流,他們是會願意接受我們的正確理念的。

    (2)曲線救國——借別人的嘴說話

    如果意見上真的與老人發生了重大分歧,也不要針鋒相對,建議採取“曲線救國”的戰略,即借別人的嘴說你想說的話,留些可以交流的可能性。因為在對待寶寶的教育上,我們與老人的目的是共同的,只要達成了科學教育的一致性,繞個圈子別跟老人拗可是很不錯的選擇哦。

    結語:

    目前我們都忙於工作,所以孩子小不得不要長輩幫忙帶,其實他們帶孩子也是比較的幸苦,所以我們也是要有一顆感恩的心。他們也是不容易帶一個孩子,一般情況下,祖輩們教育寶寶的“深厚功力”可以幫助年輕爸媽解決很多育兒過程中的實際問題,他們豐富的實踐經驗也給了年輕爸媽很多的啟示。我們不妨多聽聽他們的意見,與他們一道,為寶寶的終身發展奠定良好基礎,讓全家老小因為教育寶寶,話題更多,關係更親密,更快樂。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五月份上市的六月黃現在能下塘養嗎?注意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