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蘭臺
-
2 # 皮耶霍
非史學出身的歷史愛好者其實有點像理工科領域的所謂“民科”。
具體而言就是,這些歷史學愛好者有可能提出一些比較新穎的觀點,但因為沒有受過規範嚴格學科訓練而根本無法用規範的語言和邏輯來對自己的觀點進行歸納和演繹。
當然,很大一部分歷史學“民科”根本就不屑於進行歸納和演繹,會直接丟擲一個結論然後告訴你愛信不信。
而這一部分歷史學“民科”其實已經算是所謂的歷史學愛好者圈子裡層次比較高的了。大多數所謂的“歷史愛好者”其實僅僅就是愛好“以某段歷史為背景的故事”而已。
現在知乎上歷史領域70%以上的問題其實依靠高中教科書就已經可以解答了。優秀的歷史愛好者們需要做的只是為歷史教科書上的結論提供論據,以及無情打擊某些認為教科書上寫的都不是歷史的好漢就可以了。
這些歷史愛好者們產出的回答絕大多數在歷史學領域都是屬於最基礎的科普內容,又怎麼能達到發表的基礎呢?
最後說一句,歷史學這個領域其實相對而言在學術界還是算一個小圈子,刨除掉那些掏版面費就能發的低檔期刊外,真正能達到“受到史學家承認”這個高度的學術期刊在中國近現代史這個領域其實不超過五十種。這麼點期刊版面各個研究機構裡著作等身的老教授們都不夠分,一眾天天頭懸梁錐刺股,窮首皓經十幾年的青年才俊們都只能吃點殘羹冷炙。
還能輪得到天天在網上衝浪十幾個小時,家裡正經史料都擺不滿一個書櫃就出師了的“優秀歷史愛好者”們?
-
3 # 韓強強
言歸正題,一句話,優秀的歷史愛好者無論多優秀,始終也是一個歷史愛好者;專業的歷史研究人員無論多差勁,總會是一個歷史研究者。所以問題就在於歷史“愛好者”與歷史“研究者”的“差距”在哪裡。也是一句話,歷史愛好者是歷史知識的習得者,歷史研究者卻是歷史知識的生產者。換句話說,歷史愛好者對歷史知識感興趣,對歷史故事感興趣;歷史研究者對歷史知識的真偽感興趣,追求信史,生產最接近真實歷史的歷史知識。
所以,第一點,歷史愛好者看中的是歷史的故事性,情節性,起伏轉折與跌宕驚心;歷史研究者看中的是歷史的真實性,可靠性,經驗教訓與經世致用,嚴謹認真與還原真實。這是二者旨趣上的差別,其實硬要說“差距”的話,那就是歷史觀的“差距”,這是長期形成的。舉個例子,歷史愛好者容易把《三國演義》奉為“信史”,歷史研究者就是正史《三國志》都要多方辨別才能最終產出“信史”。
所以,第二點,歷史愛好者傳播歷史知識,當然有時候是準確的,有時候是錯誤的;歷史研究者生產歷史知識,當然大多數時候是推斷的,但卻是在辨明史料基礎上的合理推斷。這是二者在歷史知識上的分工不同,並無高下優劣之分。舉一個例子,易中天品讀三國,上百家講壇,出一系列書,傳播了很多三國時期的知識給大眾;王仲犖(山東大學已故教授,著名“八馬同槽”之一“馬”)《魏晉南北朝史》可能並沒有多少大眾知道,但是其生產出了很多新的關於三國時期歷史的“信史”知識,都是開創時代的。硬要說“差距在哪裡”,那就是個人選擇的任務不一樣,選擇的工種不一樣,這是個人對歷史的價值觀不一樣。
所以,第三點,“差距”並不在於對史料的掌握範圍,以及是否科班,是否經過嚴格的學術訓練等。所以,筆者認為是二者進入歷史領域的方式不一樣,歷史愛好者是自己習得,進入歷史的途徑多樣,但主要透過自學從而掌握並傳播知識;歷史研究者大多透過科研院所進入歷史,其透過明確師承,有明確“套路”,從這一角度說,那麼歷史愛好者就是“散打”。
總之,如果用“差距”,不如用“差異”。歷史愛好者並不比歷史研究者矮半截,所以為何要用“優秀的歷史愛好者和專業的歷史研究人員,差距在哪裡”這樣的語調提問呢?換成“歷史愛好者與歷史研究者的差異在哪裡”會不會更好一點?當然,現實當中給歷史愛好者與歷史研究者中間設定了厚厚的壁壘和深重的隔膜,這是不應該的。筆者認為,現實社會應該將歷史領域的大眾化和專業化結合起來,更好的發揮歷史的現實價值,歷史不是“深在閨中人不識”的黃花閨女,但頁不是仁憑誰都可以任意打扮的小姑娘。
-
4 # 鍛彰趣義
優秀的歷史愛好者和專業的歷史研究人員的差別,可以談很多,就先寫兩點吧。
第一是接觸的史料範圍。專業研究人員接觸的史料範圍比歷史愛好者要廣泛得多。比如一個明粉,可能從《明朝那些事兒》那裡對明史產生了興趣,因此突然萌發了啃史料的心,啃《明史》啃不下來,啃《明史紀事本末》啃不下來,勉強啃了啃《萬曆野獲編》和《菽園雜記》,走上了在網上分享段子的道路。其中的有一些還會在網上提問“學明史要看些什麼書?”還宣告《明史》他不感興趣,正在看《劍橋中國明代史》、《明朝十講》。
而研究明史的專業研究者,即便是研究一次戰役,其涉及的史料範圍也是一個一般愛好者所不能想象的。拿萬曆北韓之戰來說,看過《明史》、《明實錄》、《萬曆三大徵考·倭》、《兩朝平攘錄》、《皇明經世文編》相關記錄的,已經是很優秀的歷史愛好者了。
而專業研究者還要涉獵日本、北韓的史料文獻,吳晗《李朝實錄中的中國史料》,臺灣“中研院史語所”的《北韓壬辰倭禍史料》,北大的《壬辰之役史料匯叢》,各類專著中的相關論述,所有的相關研究論文等等。在儘可能窮盡了所有資料的基礎上,才好提出自己的意見。這也是愛好者和研究者的不同,前者不需要提出最前沿的意見,所以儘可以撿自己喜歡的說,而後者是要寫論文、跑會議、做演講的,不可能不提出新方法、新材料、新意見。
而從愛好者和研究者的閱讀範圍也能看出,前者喜歡一手史料,而後者一手、二手乃至三手都要看,這就引出了第二個不同,史料觀的不同。有一些愛好者喜歡瘋狂啃史料,恨不能立刻化身呂思勉,把二十五史通讀一遍,還會跑去問歷史系的學生,二十五史你們通讀過嗎?把正史通讀一遍從來也不是歷史系的學術培養目標。而以讀史料多,以敢於啃二十五史來標榜自己的愛好者,通常從來沒有意識到他們應該去讀一本《史料學概論》。
愛好者喜歡一手史料的原因部分在於他們認為這是相對客觀的(相信歷史都是勝利者寫的所以不可信的歷史虛無主義者通常一本書都不會讀),這其中包括了他們認為更為合理的事實陳述,時間、地點、人物、起因、發展、結果,一應俱全,他們可以由此而生髮出對事件本身的看法。對事物和人物本身發表看法,本身就是使用史料的初級階段。
而一個受過史料學訓練的專業研究者一定會建立基本的史料觀念,那就是沒有什麼描述是絕對客觀的,文字的形成有其語境、背景和價值判斷。同樣是看到一句描寫,沒有史料學背景的愛好者可能會將它誤當作事實陳述,而研究者會考慮敘述者為什麼這麼說,他要表達怎樣的價值判斷,他的學術、家庭、職務背景,他和被描述者之間是什麼關係等等。所以在引用材料時,研究者常常要闡釋為什麼這材料是靠譜的(或者不靠譜的),原因是什麼,他們通常還要闡明他們使用史料的方法和背後的史學觀念是什麼,愛好者當然沒有這麼麻煩。
-
5 # 閒看秋風999
差距在於題目中的定語"優秀"二字。一個優秀的愛好者勝過十個專業的庸才。理由如下:
1。興趣是最好的老師
愛好者的動力來自於興趣。有興趣才會有追求;有追求就會有結果。蘇東坡沒有學過廚藝,卻留下了千古名菜"東坡肉"和"東坡肘子"。宋徽宗把自己的江山社稷治理的一塌糊塗,卻卻留下了"瘦金體"和書畫作品以及後人傳唱的悲涼詞曲。
2. 沒有功利之心
愛好者第二大優勢是不為錢財,不為名利,更不是為了評職稱。因此也就少了銅臭味道。因此,也會更加客觀而沒有偏見。愛好者們也無需發表那些濫竽充數的論文。
3. 佔有的資料更加豐富
網路時代的資訊是向所有人開放的。《二十四史》 以及《六經》的影印版在網上都能下載。如果不嫌麻煩,高校圖書館,省市圖書館,博物館,考古發掘現場都可以無限制參訪。另外,愛好者自己本身的專業反過來又會擴大眼界,如建築學,語言學,社會學,等等。
4. 研究領域更加寬泛
正因為不是專業人士,也少了些許羈絆。喜歡唐朝關注唐朝,喜歡明朝研究明朝。熱愛古建築去探究如何"勾心鬥角",對古墓葬感興趣可考察"黃腸題湊"。
愛好者用不著妄自菲薄,當然也不能盲目自信。圖個樂子,首先別把自己看扁了。
回覆列表
專業籃球運動員和籃球發燒友最大差距是什麼?
訓練量。
同樣道理,優秀的歷史愛好者和專業歷史研究人員最大的差距就在於閱讀量,這是硬差距。
一個業餘的歷史愛好者每天花在閱讀一手、二手材料和相關論文的時間不會超過4個小時;而一個專業歷史研究人員花在閱讀材料上的時間至少8小時。
我的一個朋友,算是青年曆史專業研究人員,他每天花在閱讀材料上的時間是12個小時,只要沒有其他安排,他那一天都會在那兒讀材料。
“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我不敢說100%,但是至少99%的網路熱門歷史話題在專業歷史研究人員看來都是特別可笑的,因為很多網際網路上爭論的熱點其實根本不必爭論,史料上早就寫的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甚至有些材料上還有當事人的簽字。
我這裡舉一個近代史的例子,這些年關於陝甘寧邊區種什麼問題一直很熱,甚至有人專門在報章雜誌上寫文章“正本清源”,大罵某些別有用心的人汙衊誹謗。
然而在專業的歷史研究人員看來這種行為非常可笑。
為什麼可笑?
因為這些專業歷史研究者能看到當時邊區相關人員的報告影印件,這是第一手材料,在這些材料裡甚至有相關大領導批示,你說看到過這種一手材料的人,再回過頭看網際網路上的爭論,是不是會覺得可笑?
我就曾經有幸在我那位朋友家裡看到一些不涉密,但是一般愛好者想要看必須開介紹信的一些關於邊區經濟的報告和領導批示的史料的影印件(領導直接在報告上做的批示),上面就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的把很多東西寫出來了。
所以說普通愛好者某種意義上就是盲人摸象而不自知。
至於為什麼有些歷史研究者的研究成果不能大面積公開?
因為這個領域有一條金科玉律:研究無禁區,出版有紀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