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計算市值的公式就是:市值=盈利*市盈率。
為什麼要來說這個公式呢?因為這個公式背後的東西就是財富的秘密。
這個公司其實太普通太平常了,因為在經濟學、金融學、投資學的書本中,無數次的提到這個公式。這個公式其實就是投資的真諦和最核心的東西。
市值增加,則賺錢,市值減少,就虧錢。
而市值是由兩個變數決定的,一個是公司的盈利水平,一個就是市場給予公司的估值。如果市盈率不變,公司的盈利增加,則市值變大,賺錢;如果公司盈利不變,而市盈率變大,則市值也變大,賺錢;如果公司盈利增加,而市盈率變小,則是否賺錢還得看那個變數變得大一些;如果公司盈利減少,而市盈率變大,則是否賺錢也得看哪個變數變得大一些;如果公司盈利減少,市盈率也變小,則虧錢無疑!
公司盈利增加,市盈率變大,叫戴維斯雙擊!
公司盈利減少,市盈率變小,叫戴維斯雙殺!
在兩個變數中,我認為,盈利的重要性是高於市盈率的重要性的!
如果把關注的重點落實在盈利上面,則偏向於定義為價值投資者!
如果把關注的重點落實在市盈率上面,則偏向於定義為投機者!
我對投資和投機的理解,區別就是:投資是賺取企業在不同階段的錢,不同階段的企業,不是同一個企業;而投機是賺取同一個企業不同定價的差價。所以投資和投機,本質上是完全不同的。
為什麼我說盈利的重要性是遠遠高於市盈率的重要性呢?因為盈利在兩方面比市盈率更好把握。
第一,更容易落實確定性!
如果深扒一家企業,而且長期跟蹤的話,公司好還是不好,基本上心裡就會有比較大的把握,而且,在某些時候,完全可以透過公司的公開資訊,大概準確的測算出公司在未來一定時候的業績,準確掌握公司的發展前景。深度瞭解了公司的發展前景,就可以讓人很安穩的在振盪期拿住公司的股票,從而享受長期的盈利增值的收益。
而市盈率呢,還真是不好把握,市盈率的變數太多,是市場烏合之眾,布朗運動的無規則運動以及市場資金面共同決定的結果。到底多少才是低,多少才是高?例如,之前大藍籌的市盈率20多倍了,但各個媒體說資產重新定價,不高,結果DUANG一下跌了,再如,長安汽車,市盈率一直沒有超過10,按理來說低了,但怎麼一直不都漲?
第二,空間更大!
對於企業的盈利來說,幹得好,企業可以持續不斷的增長下去,沒有天花板,從而無限的推高企業的總市值。例如,萬科上市20幾年,盈利從幾千萬到了幾百億,股價從而也漲了幾百倍。
而市盈率可以無限的漲下去嗎?按照創業板為例,2012年的極限低值是在28倍,極限最高值是在2015年的槓桿牛市中,超過140倍,140倍,也就是泡沫的極限了。因此,再怎麼折騰,也就是在這個區間內進行折騰了。大藍籌的折騰區間更小,除了2007年的癲狂期到了匪夷所思階段外,其他時候都不溫不火,這次上證50牛市,也就是從幾倍幹到了20來倍就崩了。
所以我認為還是要落實到業績這個核心指標上來,盈利才是公司的核心價值,而落實核心價值在於深入研究公司的基本面和成長性!轉了一圈,還是落到這句說爛了的話上面來,好公司,有成長性的公司!而公司的市值,無非就是圍繞著公司的核心價值而上下波動,只要公司有很好的成長性,那麼他的市值上漲曲線,一定是波動向上。
而對於很難把握的市盈率,我們只能從歷史資料中來看了,我覺得從歷史的市盈率中,如果低於平均值,就可以慢慢關注了,如果大幅低於該公司的歷史市盈率,那一定是可以用重倉位乾的事情了。如果大幅高於歷史平均市盈率,那一定得警惕,雖然有時候泡沫會把市盈率推到天上去,但大幅高於歷史平均市盈率的情況,一定不是可以大量買入的時候了。
這個計算市值的公式就是:市值=盈利*市盈率。
為什麼要來說這個公式呢?因為這個公式背後的東西就是財富的秘密。
這個公司其實太普通太平常了,因為在經濟學、金融學、投資學的書本中,無數次的提到這個公式。這個公式其實就是投資的真諦和最核心的東西。
市值增加,則賺錢,市值減少,就虧錢。
而市值是由兩個變數決定的,一個是公司的盈利水平,一個就是市場給予公司的估值。如果市盈率不變,公司的盈利增加,則市值變大,賺錢;如果公司盈利不變,而市盈率變大,則市值也變大,賺錢;如果公司盈利增加,而市盈率變小,則是否賺錢還得看那個變數變得大一些;如果公司盈利減少,而市盈率變大,則是否賺錢也得看哪個變數變得大一些;如果公司盈利減少,市盈率也變小,則虧錢無疑!
公司盈利增加,市盈率變大,叫戴維斯雙擊!
公司盈利減少,市盈率變小,叫戴維斯雙殺!
在兩個變數中,我認為,盈利的重要性是高於市盈率的重要性的!
如果把關注的重點落實在盈利上面,則偏向於定義為價值投資者!
如果把關注的重點落實在市盈率上面,則偏向於定義為投機者!
我對投資和投機的理解,區別就是:投資是賺取企業在不同階段的錢,不同階段的企業,不是同一個企業;而投機是賺取同一個企業不同定價的差價。所以投資和投機,本質上是完全不同的。
為什麼我說盈利的重要性是遠遠高於市盈率的重要性呢?因為盈利在兩方面比市盈率更好把握。
第一,更容易落實確定性!
如果深扒一家企業,而且長期跟蹤的話,公司好還是不好,基本上心裡就會有比較大的把握,而且,在某些時候,完全可以透過公司的公開資訊,大概準確的測算出公司在未來一定時候的業績,準確掌握公司的發展前景。深度瞭解了公司的發展前景,就可以讓人很安穩的在振盪期拿住公司的股票,從而享受長期的盈利增值的收益。
而市盈率呢,還真是不好把握,市盈率的變數太多,是市場烏合之眾,布朗運動的無規則運動以及市場資金面共同決定的結果。到底多少才是低,多少才是高?例如,之前大藍籌的市盈率20多倍了,但各個媒體說資產重新定價,不高,結果DUANG一下跌了,再如,長安汽車,市盈率一直沒有超過10,按理來說低了,但怎麼一直不都漲?
第二,空間更大!
對於企業的盈利來說,幹得好,企業可以持續不斷的增長下去,沒有天花板,從而無限的推高企業的總市值。例如,萬科上市20幾年,盈利從幾千萬到了幾百億,股價從而也漲了幾百倍。
而市盈率可以無限的漲下去嗎?按照創業板為例,2012年的極限低值是在28倍,極限最高值是在2015年的槓桿牛市中,超過140倍,140倍,也就是泡沫的極限了。因此,再怎麼折騰,也就是在這個區間內進行折騰了。大藍籌的折騰區間更小,除了2007年的癲狂期到了匪夷所思階段外,其他時候都不溫不火,這次上證50牛市,也就是從幾倍幹到了20來倍就崩了。
所以我認為還是要落實到業績這個核心指標上來,盈利才是公司的核心價值,而落實核心價值在於深入研究公司的基本面和成長性!轉了一圈,還是落到這句說爛了的話上面來,好公司,有成長性的公司!而公司的市值,無非就是圍繞著公司的核心價值而上下波動,只要公司有很好的成長性,那麼他的市值上漲曲線,一定是波動向上。
而對於很難把握的市盈率,我們只能從歷史資料中來看了,我覺得從歷史的市盈率中,如果低於平均值,就可以慢慢關注了,如果大幅低於該公司的歷史市盈率,那一定是可以用重倉位乾的事情了。如果大幅高於歷史平均市盈率,那一定得警惕,雖然有時候泡沫會把市盈率推到天上去,但大幅高於歷史平均市盈率的情況,一定不是可以大量買入的時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