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1
回覆列表
  • 1 # 湖北老衛

    中國民間確實有“少不看《水滸》,老不看《三國》"的說法。為什麼人們會說“老不看《三國》"呢?說白了,就是人們認為《三國演義》的內容充滿著勾心鬥角、爾虞我詐。看多了會使人們、特別是社會經驗豐富的人多長心眼、互鬥心計,影響社會的誠實和穩定。

    大家知道,《三國演義》描寫了公元184年到280年間的歷史故事,起自黃巾起義,終於西晉統一。它集中描繪了三國時各封建統治集團之間軍事的、政治的、外交的種種鬥爭。鬥爭的方式有公開的、有隱蔽的,作者正是透過這些事件,把歷史上各種鬥爭的經驗和智慧,形象生動地表現出來。譬如諸葛亮的無所不能、無所不精,周瑜的談笑若定、愚弄曹營,曹操的奸詐多變、足謀多智,其它如蜀國的龐統、姜維,吳國的呂蒙、陸遜,魏國的司馬懿等,個個都是奇謀勝算、長於謀略,攪得國家近百年處於分裂之中。

    《三國演義》問世後,確實有人從中學到不少智慧。有一本《小說小話》裡曾有這樣一段記載:“張獻忠、李自成及近世張格爾、洪秀全等初起,眾皆烏合,羌無紀律,其後攻城略地,伏險設防,漸有機智,聞其皆以《三國演義》中戰案為玉帳唯一之秘本。"可見這本著作的影響之大。

  • 2 # 五色郎君

    一,人老了,只追求心安理得,靜靜的過好日子,如果關注那些血淋淋的場面,實在沒有什麼意義;二,從養生上來說,《三國》裡那些打打殺殺,陰謀詭計,老年人不適合較真和模仿;三,老年人要保持良好的心態,樂觀向上,而《三國》裡缺少這種東西。

    所以,從養生保健、益壽延年方面講,老年人不適合看《三國》,這是有一定道理的。

  • 3 # 跪射俑

    因為《三國演義》裡有太多的陰謀詭計,很多人都老謀深算,就連身邊人都不可相信,年齡大的人看後都會有所感想,裡面的爾虞我詐總是能在現實中找到縮影,總覺得身邊有這樣的人各懷鬼胎。人不可貌相,所以自己也對身邊人沒有信任了,尤其是作為公司的領導者,特別害怕在三國裡找到共鳴,也害怕有些情節會發生在現代社會,大多數也是杞人憂天,但是這樣的後果往往產生一些不愉快的結局。甚至還會覺得自己年輕的時候遭人算計過,心裡難受不說,還會感慨自己到了這個年紀,年輕的時候即使吃過虧,看了三國也沒辦法採用計策為自己“報仇”了,現在沒有年輕時的志在千里的感覺了,無奈一把辛酸淚,所以對於年齡大的人還是不要對此書了。

  • 4 # 風雨中的梅雲

    老話說得好,少不看水滸,老不看三國。據老人們說,少年人不要看水滸。原因是年輕人的頭腦容易衝動。再一看水滸?好麼。什麼官府?什麼律法?都不如哥們義氣。都是狗屁。年輕人屬於涉世不深,而且又最容易頭腦發熱,很容易衝動。被某些人一忽悠。這可倒好,說走就走,你有我有大家都有。風風火火闖九州(闖禍去)。而且,水滸裡面把殺人放火說的猶如喝水一般。年輕人一看,有樣學樣。容易走了歪路。再說老不看三國。我們說一個人到了老年時期,本身就是一部積澱很深的書。因為他經歷過風雨,也看見過彩虹。經歷過熱鬧,也品嚐過孤寂。到老了,本該是個風調雨順的暮年。把什麼都看淡看開了。這時候他要看了三國。人不變是他的造化。就怕深入其中,活學活用。因為三國裡面的計謀一個接著一個。而且是陰謀居多,陽謀甚微。而且,那些陰謀還絕大多數都是一些斷子絕孫缺大德的陰損主意。假設一下,如果一個老人,看了三國後深有體會並且活學活用。動不動就給你來個什麼恩威並施,什麼敲山震虎,什麼殺雞駭猴。等等等等,三十六計瞭然於胸,七十二變順手就來。面對這麼一個老人,假如還是自己家的老人。你自己說,面對這麼個老人,你成天都在心裡想,他今天會怎麼給我出難題,甚至是什麼樣的難題。等等等等。累不累?煩不煩?你自己哭笑不得,而他卻樂此不彼。農村人叫這種人叫狗頭軍師。典型的損人不利己的人。這樣的人,幾乎是誰都不待見。我們現在的人叫這種型別的人叫心機婊。謝謝。

  • 5 # 情感中轉站

    就這麼巧?

    剛剛同孩子主動找我說了幾句《三國》和《鬼谷子》,轉過頭來就出現了這個問題,這不僅僅是大資料的問題,這是監聽使然呀!

    這就是三國

    老話說:少不看紅樓,老不看三國。

    為什麼這麼說?紅樓脫胎於金瓶梅,金瓶梅曾被列為禁書,因為涉及的不宜描寫太多!在思想和行為還不開放的年代,少讀紅樓,就容易“淫”,另一方面,大觀園情情愛愛的描寫,賈寶玉一個大男人被脂粉氣包圍,缺乏男人的剛烈與果敢,略強於現在“娘包”。

    三國這本書,不同年齡段去看,會有不同的領悟,在舊社會,老來看三國,對書中的陰謀、陽謀、廝殺、欺詐,很容易有代入感,導致腦後生反骨,從三國故事中反觀現實社會,有可能造成極大的壓抑感和厭世感,從而將這種不良情緒潛移默化給他人,傳遞不了正能量。

    鬼谷子

    當然,現在的社會環境和人們的認識能力有了極大的提高,“少不讀紅樓、老不看三國”這句話,早已經不適宜了,資訊爆炸,各類書籍應有盡有,只要你願意讀,並從書中得到一些正能量的營養,矯正自己的缺點,放心吧,書,都可以讀!

  • 6 # 凝沙學史

    年輕人《水滸傳》看多了,滿腦子義氣,動不動就揭杆而起;而老年人常讀《三國演義》,行事盡是套路,美名為“巧謀”,壞了長者風範,因此,民間流傳著“少不看水滸,老不看三國”說法有一定道理。

    首先,在《三國演義》中,陰謀詭計無所不在,對老年人做事風格影響極大。

    故事一開始董卓專權,而王允為了除掉董卓,設計美人計和連環計,利用美女貂蟬先離間董卓和呂布,然後利用呂布殺了董卓,王允可謂用心良苦,用計之險。

    赤壁之戰,周瑜先用“離間計”誘使蔣幹盜書,讓曹操中計後錯殺了水軍都督蔡瑁和張允等人;最後使出“苦肉計”,周瑜痛打黃蓋,由黃蓋詐降用火燒掉曹操連環戰船,取得戰爭勝利。

    所有這些計謀,不計對錯只論輸贏,會讓老年人做事風格上,更加圓滑套路。

    其次,借刀殺人之計讓老年人看後脊背冰涼,對身體不好。

    曹操更是用計高手,借刀殺人用的非常稱手。當年禰衡是個人才,但是心高氣傲,目空一切,看不起曹操。有一次曹操讓他擊鼓,禰衡卻當場裸衣,以此羞辱曹操和眾官。甚至禰衡有一次坐在曹軍營房前拄著棍子破口大罵曹操。

    雖然曹操想殺禰衡,但是曹操又怕有損自己的名聲,於是曹操便借刀殺人,把禰衡送到了荊州劉表那裡。在荊州,禰衡狂傲不羈,劉表又把他送到夏口黃祖。

    黃祖是一介武夫,對文人亳不客氣,禰衡一開罵,黃祖便一刀將禰衡劈死了。曹操和劉表對禰衡出損招,“借刀殺人”除去禰衡。

    最後,兄弟相殘影響老年人情緒。

    曹丕的陰狠和姦詐也不輸於曹操。繼位時,曹丕對親兄弟大開殺戒,先奪了曹璋的軍權,然後逮捕了二弟曹植,最後嚇得曹熊直接自殺。

    總之,三國中以陰謀見長,老年人看後做事風格將更加圓滑;而像諸如借刀殺人之計,不但影響心情,而且對老年人的身體不利;兄弟相殘的情節更會影響老年人的情緒。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為什麼外國人生孩子不坐月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