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王雲翯潛意識修復
-
2 # 心理學高大夫
丟東西丶打人踢人等方式來威脅父母。可發生在各年齡時期,以幼兒較為多見。好發脾氣的兒童一般比較任性,當要求不能達到時就大發脾氣,一般勸說無效,只有不予理睬或滿足其要求之後,方可平息。這種孩子從小過度溺愛過,百依百順,有求必應,當要求不能滿足時就透過發脾氣來達到目的,多次之後便養成好發脾氣的惡習!經常發脾氣,可影響兒童心理發育,導致性格暴躁,不能與同伴友好相處,容易形容孤單丶不合群的性格,導致社會適應不良。對愛發脾氣的孩子,需要耐心進行心理治療如下:(1)培養孩子養成良好的個性。要從小培養孩子的良好個性,防止形成好發脾氣的不良習慣。不要過分溺愛,嬌生慣養,要使孩子知道什麼是合理的,什麼是不合理的,不提無理的要求。(2)正確進行教育。要教育孩子不能發脾氣,平常要進行良好的情緒教養,在處理孩子過程之中不能粗暴打罵了事,也不要一味遷就。發脾氣後進行耐心說服教育,正確引導,讓其認識到發脾氣是不受人喜歡的行為。(3)冷靜處理。用打罵或者恐嚇來壓服的方法往往不能根本改變發脾氣的性格,即使當時平息下來了,以後可能更發嚴重。如果採取冷處理的方法,漠視和不理睬的態度,任其哭鬧,幾次之後,(孩子演戲的時候沒觀眾了,就失去了演戲的目的,漸漸不鬧了)自行停止。家有青春期的孩子(稍大點的孩子,對於亂髮脾氣產生的焦慮感,處理的方法也稍有不同。)換下角度父母應該明白:發脾氣有時也是孩子正常的情緒宣洩,要允許孩子發發小脾氣,但更要找到孩子發脾氣的原因和安撫孩子!孩子脾氣發作時,你是父母親崩潰的時候,而且你有時也是父母狼狽不堪,感到很棘手。所以這時父母要想方法制止孩子哭鬧,發脾氣。怎樣制止呢?一定要根據發脾氣的原因,“對症下藥。”方能湊效。有幾個方法:第一給孩子發脾氣的權利(假如孩子正為某事在氣頭上,要允許他發脾氣。進行情緒的正常宣洩。不去打斷孩子的怒氣,全身貫注的關注孩子,(等於告訴孩子,這件事我是理解的,你的事我也是很在意的,我真的體會到了你的感覺和問題的所在,好吧!哥們兒有事了,我上!)給孩子發脾氣的權利,有助於孩子宣洩心理能量!傾倒心理垃圾!對孩子進行愛撫關愛的表達。第二,父母親自己不要經常發脾氣。為孩子創設一個良好的家庭環境氛圍,讓孩子保持積極的情緒,學會控制不了情緒的爆發。第三,父母親的教育態度要一致。成人彼此之間一定要溝通好,一旦孩子發作,全家人採取一致的態度。收效良好!第四滿足孩子的生理和心理需要,孩子處於飢餓和疲勞狀態時容易發脾氣。這點父母親要清楚哈,孩子有時有遊戲和交友的需要,因此還要培養孩子的廣泛興趣愛好,引導孩子學習繪畫,書法,下棋,彈琴。逐步培養豁達的性格!第五,轉移孩子的注意力和鬆弛訓練。發脾氣的時候轉移孩子注意力,引導他想些作些愉快的事情。更大一點的孩子能否可以透過各種體育活動來達到其精神和身體的雙重放鬆!有規律的深呼吸也有助於孩子身心鬆弛。第六,及早發現孩子發脾氣的苗頭,鼓勵孩子把心中的不快傾吐出來,加以正確的引導。第七給孩子創造發洩情緒的機會。如果孩子的壞脾氣已經形成,①可以採取冷處理的方式,在其發脾氣時故意忽視不理,讓他慢慢冷靜下來。②可以選擇適當的方式讓他發洩出來,如帶他去跑步,大聲唱卡拉OK!孩子的喜怒哀樂等情緒體驗是毫無掩飾的,他們敢愛丶敢恨丶敢說丶敢笑,這是孩子心理的一種優勢,沒有什麼對錯之分,只要不擾亂別人的正常生活和學習,補傷及別人,其實也無傷大雅!父母親只有細心的觀察孩子,理解孩子,允許孩子自由的表現,在理解的基礎上進行引導,才能保證孩子的健康成長!
回覆列表
道理聽過很多了,告訴你一個非常簡單,且神奇的療愈方法。想發脾氣的時候,對著自己的情緒不斷的默唸“對不起、請原諒、謝謝你、我愛你”十二個字。這是《零極限》書中介紹的療法,該書在心靈療愈領域非常知名。我自己也在用這個方法。它能夠幫助你連線大我(神性),幫助你清理潛意識負面情緒,和負面的能量場。對身體的疾病、疼痛也有效果。不論頭腦中出現什麼聲音,堅持不斷的默唸。前面也可以加上“關於某事某人我負100%的責任,對不起、請原諒、謝謝你、我愛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