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桂先生說生活
-
2 # 閒魚要翻身
本人就是一名痛風患者。第一次發作是2005年,至今已經有十五年左右的時間。
第一次發作的部位在腳腕,當時只有26歲。以為是扭到了,就去小診所用草藥包了幾天。沒有痛了以後也就不去管它了。過了兩年左右,還是這個部位又發作了,這一次就去正規醫院裡驗了血,知道了痛風這個病。吃了一個星期的以後就不痛了,我自己也沒有引起重視。直到我30歲後,痛風發作是越來越頻繁。從一年一次到半年一次,到最後的一個月一次。直到2017年的一天,我的痛風發作在了大關節,膝蓋上。從而引起了滑膜炎,在床上呆了三個月下不了床。從那以後我才去正規醫院接受正規治療。三年多來,痛風是沒有在發作了。
綜上所述,我認為痛風這個病是一步一步惡化的,就因為時間夠長,所以很多人都不會重視這個病,以為只要沒有痛就沒有關係了。其實痛風這種慢性病只要發生了,我們就要做好和它長期對抗的決心。
痛風給大家最深刻的印象就是“疼痛”,但是高尿酸、痛風遠不止關節疼。它還可以無情地導致關節功能受損,腎臟損害,加重糖尿病病情,增加心梗、腦卒中風險等。
4個訊號一出現,預示痛風已經開始惡化
訊號一:痛風發生“轉移”
痛風發作前期,多以第一蹠趾關節疼痛為主,但如果不能及時控制病情,足背、足跟、踝、膝、腕、肘和手指等關節都會被累及,也就是痛風出現了“轉移”。
訊號二:痛風發作次數“直線上升”
痛風發病初期,發病間隔期長達一至兩年,甚至更久,但未接受正規治療、控制病情,痛風發作的頻率就會越來越高,疼痛時間也會越來越長,這也是典型的病情惡化過程。
訊號三:痛風石慢慢“長大”
痛風石即痛風結節,有了痛風石就標誌著,尿酸已經大舉進攻內臟,病灶部位開始出現痛風石,且隨著時間的延長痛風石開始逐步變大,同時痛風石開始出現在身體各處,其中以腳趾、手指、手腕、肘、膝蓋及耳朵等部位最常見。
訊號四:腎臟出現受損
尿酸的三分之二透過腎臟排出,因此腎臟受損,會嚴重影響尿酸的排洩。當尿液中尿酸濃度增加,較小的結石隨尿排出,但常無感覺,尿沉澱物中可見細小褐色砂粒;較大的結石可梗阻輸尿管而引起血尿及腎絞痛,因尿流不暢繼發感染成為腎盂腎炎。
如何預防痛風加重發作?
1、禁食海鮮+啤酒(易形成痛風石)
海鮮是一種含有嘌呤和苷酸兩種成分的食物,而啤酒中則富含分解這兩種成分的重要催化劑——維生素b1。如果吃海鮮時飲啤酒,會促使有害物質在體內的結合,增加人體血液中的尿酸含量,從而形成難排的尿路結石。
2、禁甜食
食用大量果糖後均可引起血尿酸升高,痛風患者血尿酸升高的幅度更為明顯。原因在於血液中果糖含量上升,會導致ATP分解加速釋放出嘌呤,嘌呤最終代謝成尿酸,使血尿酸升高。
3、吃鹼性食物
鹼化尿液有利於尿酸鹽的溶解和排洩,尤其對於預防尿酸性腎結石和痛風性腎病具有重要意義。 這包括多吃鹼性食物和合理應用鹼性藥物,但這一點常常不被人們所重視。
比較耳熟能詳的鹼性食物如帢馬谷,高鹼性植物,對酸性體質的人起到平衡作用。《大醫典》中也有記載,帢馬谷,通三焦、益中氣、利五臟、解邪毒,通關利節。現在很多中醫也將康兮壽兮帢馬穀粉引用於食療中,姬松茸帢馬穀粉提取了有效成分,加入多種鹼性食材,更容易被吸收,對於痛風治療有一定輔助作用。
4、定期檢查血尿酸
定期檢查血尿酸,這樣利於痛風的治療。定期檢測血糖、肝腎功能、B超、腎圖等,以早期發現心肝腎病變,早期治療。
5、防止劇烈運動
劇烈運動所產生的乳酸可抑腎小管排洩尿酸而使血中尿酸升高,又因出汗增多而使血容量下降,腎排尿酸量下降,導致痛風。
6、肥胖是百病之源,預防它
因為肥胖多因飲食不合理導致新陳代謝障礙而引起。肥胖也是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的誘導因素,這些疾病都和高尿酸有相互交叉作用,都可以透過合理控制體重得到預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