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LineLian
-
2 # song944
我們目前即將進入智慧家居和大資料時代,這個時代最顯著的特點就是資訊採集,資訊儲存和資料分析。人們的行為,習慣會透過手機,透過寬頻網路,透過感測器進行蒐集,然後資訊儲存到雲平臺,雲平臺藉助分析工具可以對資料進行分析,從而瞭解使用者的習慣,透過這些資料更好地為人類服務。
-
3 # 電商運營小孔
這個問題問的好
點外賣:洩露了你的位置
淘寶:洩露了你的購物喜好和消費水平
微博:洩露了你的個人愛好
百度:洩露了你的想法
王者榮耀:洩露了你的智商
-
4 # Ulord優壹
網際網路時代,比如你註冊一個網站或app,瀏覽一個網頁等一些動作都會被相關公司收集了資料。
根據資料洩露水平指數統計,自2013年以來已有近135億條資料洩露。2018年上半年,每天有超過2500萬條資料遭到入侵或洩露,也就是每秒291條,領域涵蓋醫療、信用卡、財務資料、個人身份資訊等。最令人擔憂的是洩露的資料中只有不到百分之一的經過加密,與2017年上半年相比減少了一個半百分點,而社交領域是資料洩露的重災區。
2018年3月,英國《觀察家報》和美國《紐約時報》等多家媒體釋出報道,曝光英國政治諮詢公司“劍橋分析”(Cambridge Analytica)非法使用從Facebook獲得的超過5000萬用戶的資料。 2018年6月, AcFun(A 站)在官網釋出 《關於AcFun 受駭客攻擊致用戶資料外洩的公告》稱,該網站曾遭遇駭客攻擊,近千萬條使用者資料已發生外洩,其中包括使用者ID、暱稱以及加密儲存的密碼等資料均遭洩露。 一不小心,你就可能遭遇資料洩露。
那麼我們怎麼預防隱私洩漏呢?區塊鏈匿名性主要利用零知識證明、同態加密、非對稱秘鑰加密等加密手段,在資料為個人所有的情況下,可以不暴露隱私對個人的資料進行有效的使用和交換。 同時區塊鏈本質上一個去中心化的分散式賬本資料庫,在區塊鏈世界裡,我們無須向提供服務的社交網路提供相應的個人資訊,社交網站無權記錄、儲存任何個人資訊,資料所有權迴歸到個人所有,能夠有效防止個人資訊被利用、洩露。
在Ulord公鏈上,就是使用零知識證明(具體來說,zk-SNARKs)來驗證以上三個要素可以保護使用者隱私不被揭露,即不揭露傳送者、接收者相關資訊。
回覆列表
之前我回答過一個類似的問題,供您參考:
幾天前有個女生問:連老師我家的智慧音箱半夜自己說了聲:“在”,問我智慧音箱在沒有主人主動喚醒的情況下是否也具有監聽語音的功能:
1、沒錯在你不主動喚醒音箱的時候音箱也具有聽取聲音的功能,具體聽不聽許可權在廠家,相關法規比較處於空窗期!只能借用之前的隱私條例,因為對人工智慧相關的規定還在完善之中!
2、大資料一方面在發展的過程之中會有表現出對隱私資料分析的一面。
3、另外從我從業多年的用人工智慧演算法分析大資料,主要目的是為了更懂使用者,用大資料給使用者畫像,希望產品和服務比使用者更懂使用者。
4、在以大資料為基礎的人工智慧演算法飛速發展的年代,我們不正面面對大資料的發展只是反對是阻擋不了其強勁的生命力的。
所以我們要做的是:
1、保護好自己的財物和人身財產安全。
3、不上不安全的網站。
4、在自己隱私的空間不用攝像頭和音箱!可以在公開空間用,例如客廳。
5、相信大資料發展是為了提升生活品質,平時多閱讀網際網路安全知識等
總體收集資料方式有:
1、瀏覽網頁cookie技術
2、智慧手機各種感測器,例如LBS定位子資料。
3、人臉識別過安檢的時候
4、網路爬蟲
5、預定酒店機票等
所以收集資料的方式很多!
以下圖片是學生給我發的類似的問題!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