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文史磚家

    看過《三國演義》及其系列影視劇的朋友可能會納悶,紙張早在西漢便已發明,造紙術在東漢得到極大改進,但為何當時的人們還在大量使用笨重不堪、使用不便的竹簡寫東西?是因為紙張太貴,還是人們對新事物不感興趣?這是個很有趣的現象,今天我們就來聊聊這個話題。

    造紙術最早起源於何時,在歷史上並無定論,但根據考古發現,中國早在西漢時期便使用麻皮纖維或麻類織物為原材料,經過切斷、蒸煮、舂搗及抄造等流程,製造出“灞橋紙”(因1957年發現於咸陽東郊的灞橋而得名)。然而這種紙質地粗糙、過於粗厚,並且夾帶著很多纖維束,表面凹凸不平,非常不適宜於書寫,所以併為得到廣泛使用。

    等到了東漢和帝在位時(88-105年),大宦官、尚方令蔡倫開始改進造紙術,在經過多次摸索後,最終以樹皮、破麻布、舊漁網等為原料,命工匠將其剪碎、切斷後混合在一起,然後放入水池中進行浸泡。在時間成熟後,再撈取水中的的纖維物質,隨即放入石臼中進行攪拌,再用竹篾挑取其中的漿狀物,待晾曬乾燥後即可成為書寫用紙。

    之後數年,蔡倫又帶領工匠經歷多次反覆的試驗、改善,最終制造出輕薄柔韌、價格低廉的紙張。元興元年(105年),蔡倫以奏疏的形式,將改進後的紙張及造紙工藝獻給漢和帝,後者在讚歎之餘下詔在國內推行。因為蔡倫被封為龍亭侯,所以時人便把這種紙稱為“蔡侯紙”。“蔡侯紙”一出,各地爭相採購、使用,使天下大為受益。

    自古書契多編以竹簡,其用縑帛者謂之為紙。縑貴而簡重,並不便於人。倫乃造意,用樹膚、麻頭及敝布、魚網以為紙。元興元年奏上之,帝善其能,自是莫不從用焉,故天下鹹稱“蔡侯紙”。見《後漢書·卷七十八·宦者列傳》。

    在漢獻帝時期,左伯又對蔡倫的造紙術進行改良,進一步提高紙張的質量,使得造出來的紙潔白細膩、柔軟勻密,不僅色澤光亮,而且紙質甚佳,由此得名為“左伯紙”,成為上層社會競相使用的精品紙。正是在蔡倫、左伯的努力下,紙張在東漢中後期得到廣泛使用,並逐漸開始取代縑帛、竹簡,成為越來越多的人書寫時的首選材料。

    然而讓今人詫異的是,儘管造紙術得到普遍推廣,紙張的數量也很可觀,但在很長一段時間裡,用於書寫和儲存朝廷檔案、詔令的材料,依然是縑帛、竹簡。之所以如此,一方面在於紙張還不具備滅蟲防蛀的功能,極容易被損壞,另一方面則與上層社會千餘年來形成的觀念有關係。

    在當時,上層社會普遍認為,最重要的文書資料、契約合同應該鑄成鐘鼎,其次則書於竹帛(“功銘著於鼎鍾,名稱垂於竹帛。”見《三國志·卷十九》),唯此才能長期儲存為據。只有紙張徹底解決本身存在的“短板”,使其優越性得到更廣泛的認可,才能取代縑帛、竹簡。這項艱鉅的工作,終於在東晉時期完成。

    東晉中後期,著名的道教學者、化學家、醫藥學葛洪在煉丹之餘,為了延長紙張的壽命,“破天荒”地發明了染紙新技術。這種技術是把黃櫱熬取汁液,然後用它來浸染紙張,使其具備滅蟲防蛀的功能。這種經過黃櫱汁液浸染的紙張被稱作“黃麻紙”,雖然顏色發黃不如白紙美觀,但卻極大延長了壽命。

    “黃麻紙”出現後,很快便風靡於天下,被廣泛地應用於抄寫佛經、文書,直到唐宋年間依然在使用。北宋大科學家沈括在著作中曾經寫到“嘉裕中,置編校官八員,雜對四館書,給吏百人,悉以黃麻紙為大冊寫之,自是私家不敢輒藏”(見《夢溪筆談·卷一》),由此可見“黃麻紙”的重要性及適用範圍之廣。

    隨著“黃麻紙”徹底解決紙張的各種“短板”,其取代縑帛、竹簡便成為大勢所趨。所以等到東晉權臣桓玄篡位稱帝后(403年),便下令朝廷檔案、詔令的書寫及儲存全部使用紙張(“桓玄《偽事》曰:古無紙,故用簡,非主於敬也。今諸用簡者,皆以黃紙代之。”見《初學記·卷二十一》)。至此,紙張在經蔡倫改造300年後,才完全代替竹簡,成為官府、民眾普遍使用的書寫載體。

  • 2 # 華慧123

    這證明發明創新的發展與推廣普及,是一個艱鉅複雜的過程。希望人們包容發明人,希望他們發明出更多更巧妙的新事物。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吃什麼可以止咳化痰,十種食物化痰效果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