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幼兒園寶典

    嬰兒(0-1歲)從出生時期情緒就會得到發展,逐漸表現喜怒悲傷恐懼,不同的情緒下支配嬰兒不同的行為。到學齡(3歲前)幼兒情緒都是基於生理需要是否得到滿足,愛發脾氣可能就是因為生理上的需要沒有被滿足。

    比如:1.沒有滿足孩子的需求2.孩子感受到了挫敗感,想做的媽媽不讓做3.生病也會發脾氣。所以孩子亂髮脾氣媽媽要注意自己的孩子是那種情況,幫助孩子正確表達情緒。首先孩子亂髮脾氣,家長不要大聲訓斥寶寶,比如常見的情況沒有滿足孩子的買玩具要求,孩子發脾氣時她是聽不進去話的,家長可以等她的情緒緩和些,明確告訴她這次不會給她買玩具了,因為家裡已經有了,如果寶寶怎麼樣表現,可以下次獎勵給她一個,用這樣的方式。還有孩子感受到挫敗感,想讓做的不讓做,要耐心的告訴寶寶這件事為什麼不能做,怎麼樣做是對的。媽媽要引導孩子正確的表達情緒,下次出現這種情況要怎麼表達,孩子可能不會立刻就學會,媽媽要耐心啊!

    從懷胎十月到學齡前,與寶寶接觸的最多的就是媽媽,寶寶天生是依賴媽媽的。學齡前的寶寶太依賴媽媽入園焦慮會比較嚴重。媽媽可以試試以下幾點:1.爸爸媽媽一起育兒,爸爸與孩子一起玩,孩子也會逐漸依賴爸爸。2.幫助孩子樹立自信心,孩子自己可以做的事情讓她自己做,尤其是自己吃飯自己穿衣服,她會做她也很有成就感。3.創造短期分離的機會,但是離開前也要告訴寶寶自己是因為什麼事情需要離開寶寶一會,而不是消失,等回來時也要及時擁抱寶寶。

  • 2 # 善良是一種選擇PK感恩

    學齡前兒童發脾氣!這很正常,因為孩子自己還沒有真正學會,怎樣去表達自己的需求和情感!只有靠孩子的本能反應給家長傳達自己的願望!

    這和家長在日常生活中的陪伴,引導教育有很大關係!今後家長要重點關注和培養一下,孩子這方面的能力!(這是培養孩子情商的一個方面)!

    因為上學以後,可能會和其它孩子之間,就這個問題的原因發生矛盾和不愉快!

    關於依賴!這也很正常,不管是男是女還問題不大!把孩子隨便發脾氣的問題儘早糾正過來也就行了!

    但是孩子的父親一定不能不重視這個問題,正常情況下一定要抽時間多陪陪家人和孩子,因為一個有健全人格的孩子,是離不開父親和母親共同的陪伴,引導,教育的!

  • 3 # 醫聖時珍故里

    首先,成人不要做壞情緒的示範。在孩子面前,一家人有話好好說 ,不要動不動就發脾氣。其次,瞭解孩子產生情緒的原因,有時候是因為肚子餓有時候是因為很困要睡覺,有時候是因為他的一些需要沒有得到及時的滿足。所以,觀察孩子,瞭解孩子就顯得十分的重要和必要。最後,當孩子有壞情緒的時候,引導孩子把話講清楚,耐心的等待,讓孩子自己發洩完畢,然後等他冷靜下來,再好好和他說。千萬要注意,不要一哭就滿足,一鬧情緒就無條件的滿足孩子的要求。這樣會讓孩子變本加厲地用鬧情緒來作為要挾成人的條件。

  • 4 # 三寶媽育兒日記

    寶寶小時候都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緒,甚至還不會完整表達,所以孩子很容易因為得不到滿足就發脾氣。發脾氣都是有原因的,我們要幫孩子表達出來她的情緒,

    比如,我家會因為沒有及時迴應她導致她脾氣馬上就來,我會抱起她,告訴她,

    “寶寶很難過,因為媽媽沒有及時迴應你,所以你很生氣,是不是?”

    “是的。”

    “可是媽媽在做飯很吵沒聽到你的聲音,對不起,下次你可以等媽媽做完飯再來問媽媽,好嗎?”

    “好的。”

    在和孩子交流中讓孩子學會梳理事情,也讓孩子認識自己的情緒,難過、生氣、憤怒,

    在家也可以用語言來做各種關於情緒的詞彙,用誇張的表情配上語言,開心、生氣、憤怒等詞彙,慢慢讓孩子學會用語言來表達自己的情緒,而不是透過發脾氣才能表達。

    依賴媽媽是正常孩子的表現,她希望得到媽媽更多的關注和愛護,媽媽的愛讓孩子越來越有安全感,孩子才不害怕分離,才會越來越獨立。所以對孩子更要高質量的陪伴,不要一邊玩手機一邊陪孩子,或是邊看電視邊陪娃,這些都不能讓孩子感受到媽媽的陪伴,孩子還會更發點小脾氣引起你的關注,所以媽媽一定要學會用心的陪伴,讀書給孩子聽,各種遊戲,一起跳舞一起唱歌,用孩子喜歡的方式陪著她才是高效的陪伴。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右邊牙咬到硬物好痛,現右邊牙吃東西都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