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庭州行者
-
2 # 大華273557151
"強幹弱枝"是宋太祖定下來的方針,換句話說,就是把兵權高度集中到中央手裡,地方軍力相應薄弱,而且經常調動官員的職務,免得他們在一個地方待久了,形成軍閥勢力,象安祿山那樣造反。後世認為這造成"將不識兵,兵不識將",因而戰力低下,屢屢戰敗。
真是這樣的嗎?我不這樣認為。
大家知道:秦自商鞅變法,實際上就形成了"強幹弱枝"的軍事制度,將領平時並無兵權,臨戰才將軍隊交給他,例如王翦率六十萬大軍伐楚,他對這支部隊本來很熟麼?不是。他是笫一次統領這六十萬人,否則他不會說:"今秦王空國以託我也",說明以前沒有這樣的事。但他照樣率領這支大軍滅了楚國;
劉備伐吳,孫權拜陸遜為大都督,統領全軍,陸遜過去對這些將領很熟麼?不是,否則將領們何以對他不服?但結果呢?他指揮全軍,大破蜀軍;
北宋建立不久,宋太祖就杯酒釋兵權,採用"強幹弱枝"的治兵方針,但宋軍就是所向無敵,掃平了南方諸國。
再看國外:衛國戰爭時,朱可夫元帥被稱為"救火隊員",哪裡危急,斯大林就派他去哪裡,一會兒到這一部隊,一會兒到另一個部隊,但他就是處處打勝仗;難道他對這些部隊全熟悉?根本不可能!因為蘇軍傷亡極大,好多部隊都是新建的,好多軍官都是火線提拔起來的!連後來成為國家領導人的赫魯曉夫中將、勃列日涅夫中將,朱可夫也不認識!
可見"強幹弱枝"本身沒有錯,不但沒錯,還很有利於中央集權,你看:秦國兩次叛亂,一次是商鞅據封邑造反,另一次是樊於期擁秦始皇的胞弟割據,不是很快被中央軍平定了?要是允許地方有較大兵權,將領長期待在一個部隊裡,形成了勢力,象安祿山那樣,這兩次叛亂哪能這樣輕易鎮壓下去?
實際上,要透徹瞭解一個人,哪有這麼容易?有的人幾十年相處下來,還看不大透,要求將領對部下個個熟悉,是辦不到的,軍人只要堅決服從命令就行啦!
那麼,為何宋軍外戰屢屢失敗呢?這不能怪"強幹弱枝",主要是宋王朝腐敗很快,文武官員幾乎無一例外,都追求享樂腐化,自太祖後,朝廷上下沉迷於歌舞昇平,部隊疏於訓練所致。北宋的軍隊,講難聽些,不象是軍隊,倒象是難民收容所:每逢大災荒,政府害怕百姓沒飯吃,要造反,就大量招兵,結果軍隊人數很多,但都是混飯吃,平時官兵都很少訓練,沒有什麼戰鬥力。金兵南侵時,隔河敲了一夜的戰鼓,南岸的十多萬宋軍爭先恐後地逃命!這樣的軍隊,雖百萬何用?
但同樣是在"強幹弱枝"政策下,將領能幹,治軍有方,某些部隊戰鬥力也很強,如北宋的狄青部,南宋的孟珙部,可見宋軍戰鬥力差,真不怪"強幹弱枝",而是政府腐敗所致,就好比清朝的八旗兵,本來驍勇無敵,後代就都不行了,是一個道理!
回覆列表
回答問題之前,先說一句,請提問者將宋太祖的名字打對,宋太祖趙匡胤。
筆者不久前回答了一個關於宋朝軍事制度的問題,如感興趣可移步看一看。強幹弱枝這個詞中,將整個國家的軍事體系比喻為一棵大樹,所謂的"幹",指的就是北宋的中心東京汴梁;其中的"枝",指的是各個地方。強幹弱枝,整個的意思是,將地方的精銳調入中央,補充京城的軍事力量,弱化地方的軍事力量。
這個制度在北宋,是宋太祖趙匡胤首創,在他所處的歷史環境中,此制度是利大於弊的。因為當時剛剛經過五代的戰亂,天下安定是第一要務。在五代時期,天下大亂的根源就是各個政權的地方將領兵權太重,經常發生地方將領帶兵篡位的事件。趙匡胤為了防止類似事件發生想,於是採取強幹弱枝的措施來抑制地方武裝。
同時,在趙匡胤時期,禁軍是從地方經過嚴格挑選的,且南征北戰,實力強勁。在趙匡胤看來,以他的能力足以消滅所有對宋朝政權造成威脅的力量,畢竟他當時的年齡並不大,且他的軍事才能的確很出眾。
然而,越是到後期,其弊端越能顯現出來。最大的危害就是,造成地方的軍事防禦力量太弱,北宋時期,就連農民起義都需要調動中央的禁軍去鎮壓。到後來,金軍之所以能夠一路暢通無阻,長驅直入,也是因為沿路各地負責守備的,都是毫無戰鬥力的廂軍。
所以,總結一下,強幹弱枝給北宋帶來的,就是地方軍事防禦體系的空心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