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7805106558818

    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 當我還在一年級的時候鄰居家小姐姐為了展示自己是個優等生,在我面前背出這首朗朗上口的詩,我不懂什麼意思只覺得好聽,這就是古典詩詞韻律的緣由了吧。 後來三年級學到這首,我兩分鐘就會背了。當時體驗到一種隱隱地悠遠感,但還是因為年幼,解釋不清自己的感受。 初中讀汪曾祺,有篇非常著名的短篇,上過江蘇省高考試卷的,《候銀匠》。末尾銀匠嵌在女兒簪子上的一句詩,就是“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 因為文章很有幾分底蘊,所以這句詩也觸發了淡淡的無以名狀的愁緒。 後來上了大學,在蘇州。學校在吳中區,離姑蘇區市區很遠,但我又愛往市區跑,每次回學校的路上都是黃昏中了。公車晃悠悠駛過古風濃郁的市區,再從楓橋寒山寺一帶駛過。 公車窗外熙熙攘攘,車馬如流,黃昏牽動人的閒愁。路過“江楓園”的時候我猛地被擊中了。再加上附近的寒山寺和楓橋,這大概就是詩中描寫所在的方位了。 而這黃昏中這車流裡,至深夜也不會有那鐘聲漁火了吧,在這姑蘇城裡兜兜轉轉的我,想起曾經那位詩人的羈旅,聯想到自身,將童年時讀過的詩一次次反覆在心裡咀嚼,不禁悲從中來。這股愁緒倒不是說我也是羈旅,本身家也就離蘇州很近。只是想到那江楓漁火字字精煉的優美意境今昔對比,江楓園在,卻無漁火,寒山寺在,卻無客船。千百年前的文人至此感慨,他已煙消雲散千百年厚的我在此地依舊感慨,但我也終將不復存在。何況在黃昏中,黑暗裡,古蘇州已模糊而去,現代的人困在這城裡。而為什麼汪曾祺的小說末尾要用這句詩呢,因為它不著一字,卻訴盡了孤獨與鄉愁。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怎麼對待厚顏無恥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