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友勝課堂

    我在北美生活過很多年,對美國和加拿大的教育,尤其是對中小學基礎教育情況比較瞭解。以加拿大為例,加拿大各地的基礎教育對所謂的“問題”學生還是關愛有加的,處處體現出一種人文的關懷。

    這裡我所說的加拿大的“問題”學生指的是兩種情況,一種是患有大腦智障等疾病的學生。記得我女兒上小學時,全班16名學生中有一名患有先天性大腦智障的疾病,生活不能完全自理,語言也不能像正常孩子那樣表達,思維異常,反應遲鈍。為此,學校專門給這位特殊的學生配備了一名專職生活教師,負責他在學校時的一切生活、遊戲、學習。上課時其他學生在聽老師講課,他可以在生活老師的陪伴下玩玩具、畫畫等。下課了,同學們都跑到操場上玩去了,老師帶著他看別人踢球、玩耍。中午吃飯時他還得讓老師陪伴左右,有時老師還要一口一口地喂他吃。加拿大的學校有對智障的孩子無微不至的關懷與照顧令我印象深刻。

    加拿大另一種有“問題”的學生指的是學習成績不好、整日遊手好閒、曠課之類的孩子。這類孩子多見於高中階段。加拿大的學校和老師對待這類“問題”學生似乎與我們一樣,沒有太多的辦法,也多是採取正面批評教育和與家長溝通的方式,力求採取”雙管齊下”的方式解決問題。但問題是,加拿大的青少年到了青春期後都相對獨立、崇尚自我,說教起不了多少作用。我曾就孩子的教育問題與當地學生家長們聊天,他們對自己特立獨行的“問題”孩子也束手無策、無能為力,也只能任其發展。不過,作為家長總會對孩子強調說,孩子將來要對他們自己的任何選擇負責。可想而知,這樣下去結果必然是這些“問題”孩子中學能否正常畢業都成了問題(加拿大中學的平均畢業率為95%左右),今後只能當個“藍領”了。

  • 2 # 使用者305937594160

    接著你的話題,我講一下自己遇見的加拿大中小學教育的情況。

    對於那些調皮的學童,小學的時候是分開教育的。我有一個同學,夫婦都是博士,他們的一個女兒非常漂亮活潑,有那種天然孩子王的魅力,而且精力充沛。她在小學時,老師上面講課的魅力沒有她大,學生跟著她轉,老師對於這樣的學生無可奈何。他父母也是非常鬧心,陪她去教室讀書也不是辦法。後來去看心理醫生,診斷下來是多動症。這裡有類似收集這樣孩子的特殊學校,不像國內作為問題學生來對待,到有點像體校,她去以後就加入了足球隊,後來因為多處受傷,沒有成為職業運動員。她的學習成績出類拔萃,現在在McGill大學醫學院讀醫。如果在國內,像她這樣會被認為是問題少年而荒廢掉。

    這裡的小學教師是政府聘任的終身職業。但是每個教師是流動的,可以去其他學校任教 ,不受限制。學生也可以自由擇校,當然是雙向選擇。小學教師在教學上有幾乎絕對的自由,可以天馬行空信馬由韁的自說自話,學生沒有家庭作業,口頭表達能力的練習比較多,所以這些孩子都是能說會道。可能就是現在學生嚮往的快樂教育。但是教師如果一個學期裡面收到二次家長的投訴,這個教師立馬離開任教的班級,回去歇著,如果發生二次這樣情況,一般就是列入黑名單解聘。

    學校老師動手打學生犯天條的事情,任何人有責任制止和立馬報警,學校將會被追究責任。就是家長也不能打自己孩子,否則有失去監護權的可能。

    學校對中學生管理一般是成人化管理。因為孩子16歲以後就可以成家和獨立生活,一旦離開原來家庭,馬上可以申請政府的生活補助,這裡的孩子普遍早熟。今後的生活一般都是他們自己把握。

    私立學校對學生管理是非常嚴格的,如果有不當行為,也是零容忍的,比國內要嚴厲。被處理的學生可以轉學,不會受到原來學校的影響讀不了書。

    公立學校一般比較寬鬆,教學理念是不讓學習有困難的學生掉隊。學生只能留級二次,否則可以去對應的成人學校學習。

    當地學生和家庭對孩子讀書不如中國家庭那麼重視,很少有周末補課之類,中小學沒有家庭作業。當地人比較淡定,有行行出狀元的優雅。和華人比較像的是猶太家庭和義大利家庭,有望子成龍的願望。當然家境優越的家庭是比較傳統和保守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人體所需要哪些營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