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歷史總探長

    提及到公元1644年,我們就不得不想到影響歷史程序的重要的四個人:

    崇禎皇帝:朱由檢

    大順政權:李自成

    山海關總兵:吳三桂

    大清政權:多爾袞

    之所以將他們三個人聯結在一起,是因為他們三個人在一定程度上都影響了歷史的程序,甚至可以說主導了當時歷史的程序。這一年,當崇禎皇帝在北京城無可奈何的時候,農民起義軍領袖李自成親自帶領大軍突破北京城的防禦,衝進了北京城。

    公元1644年,崇禎皇帝這位在位17年的帝王,在煤山自盡,結束了自己的一生。

    毫無疑問的是,崇禎皇帝煤山自縊的故事給與大家很多的想象空間。或是氣節使然,或是悲情帝王。尤其是崇禎皇帝的那一句:御書衣襟曰:“朕涼德藐躬,上幹天咎,然皆諸臣誤朕。朕死無面目見祖宗,自去冠冕,以發覆面。任賊分裂,無傷百姓一人。”

    也許這句話僅僅是崇禎皇帝垂死之際的一番肺腑之言,可是作為帝王,歷經亡國之禍的心裡面自然是五味雜陳。

    “人之將死,其言也善”。

    崇禎皇帝御極帝位十七載,可謂是勵精圖治,心力交猝,可是奈何仍舊難以將大明王朝從覆滅的深淵之中挽救回來。比起崇禎皇帝十七載的政績,人們似乎更為關心的是崇禎皇帝煤山自盡時的痛苦。

    這是一位悲情的帝王,也是中國歷史上最有爭議性的帝王。

    這一年,李自成帶領著自己的農民起義軍打進了北京城,幾十萬的農民軍侵入北京城,這座繁花迤邐的輝煌宮殿群註定會遭受洗禮,無數的金銀珠寶歸於了這些農民起義軍的手中。燒殺搶奪、無惡不作,所謂的農民起義軍,到頭來還是向底層的民眾揮起了罪惡的屠刀。

    原來,推翻明王朝不過是一個幌子。

    這些農民軍想要得到的不過是利益的重新分配,想要的不過是進行身份的轉變,讓自己從世代為農的桎梏中解脫出來,成為官紳地主的一員。

    農民起義的侷限性在此時顯露無疑。

    李自成佔據北京城之後,開始積極爭取駐守山海關的吳三桂投降,對於吳三桂而言, 李自成也許是自己最好的選擇,因為畢竟吳三桂所代表的勢力是華夏之正統。

    比起清朝的那些邊陲異族來說,李自成顯然是他的最佳選擇。

    在受到了李自成的招降信之後,吳三桂帶領軍隊撤出了山海關,準備前往京城投誠李自成。可是,他突然聽聽到訊息,家人被擄,美人被搶。

    這幾個字字誅心的字眼一個一個的跳進了吳三桂的視線中,憤怒之餘的吳三桂回攻山海關,重新拿下了山海關的所屬權。

    得知吳三桂李自成也極為震怒,帶領數十萬的大軍浩浩蕩蕩的殺向了山海關,此時山海關對於吳三桂而言,它是極為重要的砝碼。這個關口是他贏得後半生榮華富貴的最好砝碼。

    因為,吳三桂知道不僅僅是李自成惦念這山海關,就連關外的多爾袞也對山海關念念不忘。

    可是,李自成大軍來襲,自己又將如何抵抗李自成的龐大軍團?

    是關失人亡?還是苟且求活?

    對於這個問題,也許吳三桂思忖了很久,終於他選擇了讓自己“彪炳史冊”的做法,迎接清軍入關,和多爾袞共同抵抗李自成的農民起義軍。

    只不過,讓吳三桂所失望的是,多爾袞在帶領滿洲鐵騎入關之後,並非是真心實意的幫助他,而是要趁著李自成和多爾袞在山海關殊死搏鬥的時候,趁機突襲李自成,一舉拿下山海關這座堅固的關城。

    隨後,帶領滿洲鐵騎入主北京城。

    果不其然,當李自成和吳三桂交戰正酣,精疲力竭的時候,多爾袞才帶領著自己的鐵騎奮勇殺出,一舉擊潰了李自成的大軍。

    1644年,註定是一個多事之秋。

    崇禎皇帝在自縊之後,明朝朱家皇家子嗣奔襲南方,據淮河以南建立起了新的政權,這個新的政權歷經“三帝一王”,也被稱之為“南明政權”。

    明王朝立國之正讓眾多王朝無人能與之匹敵。但是在末世洪流之中,一樣被歷史的滾滾車輪無情的踐踏。曾經所享受的榮譽也好,如今受到的屈辱也罷,這一切都化作了歷史的塵埃。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LOLfaker遭theshy越塔毒打,最終囔囔著“兒子以後打職業需要打敗我!”你覺得怎樣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