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老碼農周琛
-
2 # 深航文明
我理解,物聯網更多的是一種概念,是電子資訊科技的一種場景性定義。電子、通訊接入傳輸、感測器、資訊採集處理、大資料探勘分析、雲計算、區塊鏈、人工智慧等目前流行的技術都可劃入物聯網相關技術中。
-
3 # 霸貓講網
物聯網(Internet of Things ,IOT)是網際網路的延伸與擴充套件,是繼計算機、網際網路和行動通訊之後的再次資訊產業的革命,又是屬於世界第三次革命。物聯網是在網際網路的基礎上,利用RFID、感測器和WSN等技術,構建一個覆蓋世界上所有人與物的網路資訊系統。
物聯網不是美好的預言,更不是狂想,而是一個能改變世界的偉大產業革命。
物聯網技術架構由資訊感知層、物聯接入層、網路傳輸層、技術支撐層、應用介面層組成。
歐盟將物聯網研究劃分為10個層面:感知,ID釋出機制與識別;物聯網宏觀架構;通訊(OSI物理與資料鏈路層);組網(OSI網路層);軟體平臺、中介軟體(OSI網路層以上);硬體;情報提煉;搜尋引擎;能源管理;安全。其中物聯網最關鍵的技術為電子標籤、新型感測器、智慧化感測網節點技術、GPS技術、感測網體系結構及底層協議、智慧互動及協同感知、對感測網自身的檢測與自組織、節點管理、感測網安全、組網技術、資訊處理及資訊融合、IPv6協議線、網路接入、資料融合與智慧技術、海量資料智慧分析與控制、雲計算、企業資源計劃、軟體服務與演算法、支撐與應用等
物聯網技術,英文簡稱IOT技術,是用於構建物聯網網路,完成不同裝置組網,透過大量裝置資料採集分析、決策控制的配套技術。IOT是Internet of Things的縮寫,意為“物品間的網際網路”,是指不同裝置相網際網路組建的網際網路。
物聯網技術,狹義來說就是智慧裝置間的組網聯網技術,一般包括了組網的物理鏈路技術和聯網的軟體協議。物理鏈路現在按有線、無線歸類,舉例如下:
有線:RS485/422/232(傳說中的“串列埠”)、乙太網線、CAN、1553B、單模/多模光纖。
無線:Zigbee、NB-IOT、Lora、WI-FI、藍芽、北斗短訊息、UWB、GPRS、3/4G、普通擴頻調製數傳、普通調頻、普通調幅、普通單邊帶(後面幾種常規調製又分頻段,比如rfid常用125k、13M等,nfc和rfid重疊在13M頻段)。
軟體協議也有很多,比如工業裡常用的modbus、bacnet、opc,IT領域常用的WebService、mqtt、自定義分幀/包,影片領域的rtmp、rtsp等。
很多現在所謂的物聯網技術,在營銷界炒作“物聯網”這個名詞開始,就發展了好多年,非常之成熟。物理鏈路裡有線模式幾乎都是幾十年歷史的老掉牙技術,無線裡也就NB-IOT、Lora、UWB是近幾年才隨著物聯網逐步發展起來,其他也都是很成熟的老技術了。
軟體協議裡,多半也是成熟技術,mqtt適合低功耗窄頻寬不穩定網路連線,相對較新,也算是新一代物聯網當紅技術。以上都屬於物聯網技術範疇。
廣義來看,物聯網資料採集後的處理、指令執行也算是物聯網技術,尤其資料處理,又分終端的嵌入式處理和雲端的大資料處理(比如數十個溫度感測器構造溫度場資料,雲端實時計算溫度場的均勻度來協調多個溫控器),這些場景裡,嵌入式開發和雲計算大資料也可以算到物聯網技術的範疇。
作為一個營銷意味很重的名詞“物聯網技術”究竟包括什麼?個人認為還是得看所謂物聯網專案的方案來劃定範圍。技術,不應該為營銷所累。
圖為我為某藥企建設的區塊鏈產品追溯系統裡,物聯網子系統用到的感測器,走的WI-FI鏈路,用定向天線送出500米元的WI-FI訊號,覆蓋一個藥材種植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