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壹念心理
-
2 # 愛吃番茄醬
看你描述的這樣,爸媽應該是愛你的,只是方法不對,你也不要太過怨恨父母。
我的父母倒是從小都沒捨得我吃很多苦,只是我做兒女的,真的看到他們為了生活奔波後,很不忍心,所以平時除了必要的花銷,也不會去隨意揮霍父母的血汗錢。
讀小學的時候,爸媽要打工,爺爺奶奶年邁照顧不了那麼多孩子,我就帶著弟弟一起生活,一般就是午飯和中飯爺爺幫著煮一下飯,我自己回來炒菜,早上別的孩子可以晚點起,我一般五點半就起來下麵條,菜園裡還種了一小塊青菜。
但那時的我是快樂的,從未抱怨過一句,因為我懂得父母生活的不易,而且那段時間的生活,也讓我在後面的日子,比別的孩子更獨立。
所以一定要多體諒一下父母,不要太過叛逆,看到你這樣,父母不知道心裡有多難受。
-
3 # 春暖花開燕飛舞
可能每個父母爰孩子的方式不同吧,他們沒多少文華,行事簡單粗暴,可能看你經常哭,覺得沒出息,想鍛鍊你堅強的性格,讓你強狀,別一做農活就不行,這也許是他們覺得農村孩子就該虎虎生威,幹啥像啥,將來才能獨立過日子成為一家之主,領著大人孩子好過。也許是恨鐵不成鋼。父一輩的人都很節儉,覺得小孩有衣服穿著就行,缺少審美觀,凍不著就行。你學習很努力,沒有自暴自棄很好,知識改變命運,努力吧,少年。記住每個人都有優缺點,多想想別人的好,理解善待別人也是善待自己。
-
4 # 心有石
家裡四個孩子,我最大,好多人都說先出生的孩子得到的愛更多,在我身上沒有發生!那些陰暗的童年記憶都被我碾碎塵封!獨獨餓肚子的畫面總時不時晃盪我眼前:小學五年,我很少吃早餐,自己一人起床,懶懶的,簡單洗漱後,拿起書包就走!而自己的媽媽正哄著弟弟妹妹睡大覺,那時我常想自己是多麼多餘啊!父親好像也只是名義上似的!我現在胃一直不太好,但自己又像打不死的小強,活得依然很好!
自己長大結婚後,很少回孃家,直到自己的孩子出生後,彷彿曾經的種種都煙消雲散似的,父母居然主動像我示好,說他們當初也是不得已,不關心我,也不代表他們不愛我。我聽聽就過啦,孝心還是要的,畢竟他們給了我生命,把我帶到這個世界上,雖然曾經灰色過,但現在是多彩的!
我的孩子,我盡力給予她們公平的愛,或許物質上不能做到最好,但精神上我不會讓她們有遺憾!父母嘛,不能等到子欲養而親不在,拋開一切,需要自己時義不容辭!
-
5 # 再舊也是偃月刀
謝謝邀請。唉,小帥哥,誰都沒有選擇家庭的權利,你的父母真的挺奇葩。但是他們雖然打罵,可必竟給了你生命,雖然吃穿不好,可必竟沒餓死,凍死你。所以還是別總糾結過去的怨,報答他們的這些好吧。忌恨會讓你心寒,原諒才能讓你心靜。咱是男人,大量大度才是男子漢,其實我同情你過去的苦,但我不贊成你現在的做法。小兄弟,好好的上學或好好的工作,好好的做人,別荒廢青春,自己強大才不被人輕視,才能被別人尊重。以後學個技術,找份工作,好好幹,孝敬你父母,你會有好日子,好未來的。加油,哥看好你哈……
-
6 # 良師益友伴君行
對於這個問題,要甄別對待。孩子是父母的心頭肉,哪有父母不愛自己的孩子??只是他們也有他們的無耐,小時候愛哭遭打,可能是你不聽話,也許是他們生活不如意遷怒於你的哭,亦可能是他們信奉棍棒底下出好才的邏輯。至於穿衣打扮問題,在那困難歲月,在窮苦人家可能也是一個通病,要不然怎會有新三年,舊三年,縫縫補補又三年的說法呢?一件衣服往往是老大穿了老二老三接著穿,你能指責父母的不是?如果父母子女多,也會有對聽話的子女要求多,反而對性格脾氣壞的孩子忍耐順從,這也是他們尋求家庭安穩的一種無奈。對於你高中階段的那種坑爭也許就是這樣吧?請原諒你的父母,當你成為人父人母時,你才會有真實的感受?
回覆列表
我們在商場經常看到這樣的場景:孩子看中一個玩具,想要媽媽給他買,媽媽一邊拖著孩子走一邊大吼:
“你知不知道媽媽每天多辛苦?賺的錢要養你還要給你上學,你還這麼不懂事什麼都想要!”
孩子被嚇得大氣都不敢喘,一邊抽泣,一邊乖乖跟媽媽走。
現在很多父母都迷信“窮養“孩子”,為了培養孩子勤儉節約的習慣,喜歡在孩子面前“哭窮”,口頭禪是“家裡沒錢,只靠你好好讀書,以後賺大錢”。
可是,年幼的孩子在本來最不應該受到金錢困擾的年齡,讓他去思考貧富差距,去體驗沒錢的滋味,是不是有點殘忍呢!
讓一個孩子過早地聽到並且感受到“窮困”,的確會讓孩子變得懂事,都說窮人的孩子早當家,比如不亂花錢,知道為父母著想。
但是這樣的孩子,越懂事越可憐。
知乎上有一個問題:“貧窮為何讓孩子感到自卑?”
有個匿名使用者的回答十分扎心:“從來不敢說我要,只敢說真好!”
父母大概永遠不知道,他們哭窮,本意是教會孩子更珍惜現在的生活,感恩父母為他的付出,體會父母“窮養”背後的用心良苦。
卻想不到,孩子在父母創造的“窮”環境中,慢慢地收窄自己的慾望,磨鈍了原來的野心,縮小了自己的格局視野,一輩子也跳不出窮人思維。
作家古古在《窮人缺什麼》這本書中說到:
人窮表面上缺的是金錢,本質上缺的是觀念,命運裡缺的是選擇,骨子裡缺的是勇氣,肚子裡缺的是知識,事業上缺的是毅力,行動上缺的是改變。
這種可怕的窮人思維的力量,不亞於原子反應,會給孩子造成觀念上的偏差,影響一輩子的運氣和生活。成人的窮可能是一時的,但窮酸氣可以伴隨孩子一輩子。
父母能給到孩子的,除了讓他們吃不捱餓不受凍,還要給孩子一個積極樂觀的性格。而跟孩子哭窮的父母,只會讓孩子變得自卑謹慎,對這個世界充滿了恐懼感。
事實上,很多家庭並不是沒錢,而是父母打算用窮養來鍛鍊孩子。
但是一個孩子整天為錢發愁,聽父母抱怨沒錢的日子沒法過,他能一心一意地學習嗎?
讓孩子吃苦的方式有很多種,比如讓孩子多承擔一些家務活,或者讓孩子參加一些勤工儉學;教會孩子去管理自己的零花錢。
哭窮並不能幫上什麼忙,我們反而要努力而積極地給予孩子愛的承諾,保證孩子內心的安定。這樣,他們才會成長的更好。
聰明的父母從來不會向孩子哭窮,而是帶著孩子一起,快樂積極地去面對困難,勇敢地去努力奮鬥。
這才是家庭和父母給予孩子的美好禮物。
在孩子面前“哭窮”
有什麼危害?
1、造成孩子自卑
家長經常在孩子面前哭窮,孩子會因此變得很自卑,嚴重的可能還會在性格方面變得孤僻內向。
小時候長期處於貧窮和窘迫的孩子,長大了很難有安全感。唯一能讓他有安全感的,就是存摺上的數字不斷往上漲。
這一切就像是得了一種如影隨形的病,由父母的言行植入到孩子的心中,從此揮之不去。
2、抗打擊能力差
從小物質缺失會造成孩子懦弱的性格,遇到挫折了不能勇敢面對,只會選擇頹廢、逃避。其實失敗並不可怕,不要丟失那份從頭再來的勇氣。但是從小窮養的孩子,心底缺乏這份底氣。
3、限制孩子未來發展
金錢的匱乏,會導致孩子內心的匱乏。
而孩子內心的匱乏感會伴隨著孩子一生的成長,並且會因匱乏感而帶來諸多的毛病,因為窮意識背後緊逼家庭的壓力佔據了大腦的“頻寬”,很直接吞噬孩子大腦發展能力。
家長怎麼做?
當孩子關心家裡的經濟問題時,我們應該更多地給予孩子肯定及鼓勵。
在孩子的教育上,我們可以在日常生活中教孩子一些財商、經濟一類的知識,潛移默化地影響到孩子的想法。
當孩子提及貧富,我們要告訴他們:“不管情況如何,爸爸媽媽都會照顧你,讓你無後顧之憂地上學,相信你長大了也能自己去掙錢。”
我們給予孩子愛的承諾和鼓勵,保證孩子內心的安定。這樣,他們才會成長的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