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go2貨源平臺

    單單就網紅電商來說,個人認為發展空間還是很大的。

    網紅經濟和從前的淘寶一樣,從一開始的爆發到現在的減速期,只是市場去粗存精的過程。

    放大來看,不管是因炒作還是實力能夠迅速積累起一批粉絲的網紅,他的性質與“小領域航標”是一樣的。如果在後期他能一直保有這個性質,那麼在這個領域他的地位是不會變的,如果更有想法,甚至可以達到從改善領域到改變領域的作用。

    當然,若沒有能力保持這個性質,那麼也會很容易被淘汰掉。

  • 2 # 陳開芳

    張大奕納斯達克敲鐘,4月3日晚,如涵控股在美國納斯達克掛牌上市,發行價為12.50美元,總髮行規模約為1.25億美元。創始人馮敏稱如涵抓住了近年來淘寶創造的一個個風口,才能成為赴美上市的中國網紅電商第一股。開盤首日暴跌38%,網紅電商還有多大的發展空間?

    首先,網紅電商的發展是伴隨著4G-->5G 的發展,短影片電商的發展,淘寶佈局微淘,抖音產生很多網紅,所以網紅電商將是在2019年一個很重要的話題。

  • 3 # CEO來信

    王思聰

    4月5日訊息,王思聰今天被曝出分析了網紅電商第一股如涵上市首日出現暴跌37.2%的原因,他的分析總共有3點,且每一點都很精闢,不愧是在創投圈混了多年的投資人了。

    如涵是在4月3日週三的時候在美國納斯達克上市的,但其上市首日就出現了破發,並且股價暴跌37.2%,實在是讓人為其捏一把汗。作為網紅電商第一股,如涵旗下最有名的網紅就是張大奕了,這位頭部網紅為如涵貢獻的營收佔比超過了50%,而如涵旗下如今有100多位簽約網紅,但目前能跟張大奕相媲美的人,可以說還沒有。

    王思聰是在讀完一篇分析如涵上市首日股價暴跌的文章後,表達了自己對如涵公司的看法,他說那篇文章分析的邏輯並沒有說到點上,而王思聰自己則寫了大約200字的3點分析:

    1,虧損;根據此前如涵IPO的資料,2018年如涵公司毛利為3億元,其中履約費用1億元,營銷費用1.46億元,綜合管理費用1.3億元,其他營收71萬元,總計虧損7235萬元。收入是有的但是錢花的也是莫名其妙,特別是近1.5億的營銷費用令人費解。花這麼多營銷費用那KOL的意義何在?如果停掉這個營銷費用,業績又會如何?

    2,不可複製性,如涵簽約了100多個網紅,但就一個張大奕,在2017財年和2018年財年及2019財年前三個季度分別佔據了收入的50.8%、52.4%和53.5%,這是非常不健康的比例。

    3,如涵的網紅孵化、網紅電商、網紅營銷模式說白了沒有驗證成功,也沒有證明自己可以培養新的KOL。

    顯然王思聰認為網紅、KOL本身就應該自帶流量,而如涵公司卻在營銷費用上花了1.46億元,近1.5億元,王思聰認為如涵這筆錢花的有點莫名其妙。

    王思聰假設了停掉這1.46億元的營銷費用,業績會如何?其實這種設想也是可以討論看看的,畢竟如涵的虧損是7235萬元,而去掉營銷費用1.46億的話,如涵公司甚至可能是盈利7000多萬元的。當然,這1.46億元的營銷費用,或許意義更大,畢竟營銷費用會帶來更多的電商轉化才對。

    張大奕在如涵上市現場

    另外,王思聰對如涵公司的商業模式也提出了質疑,比如網紅張大奕具有不可複製性,而且張大奕貢獻的營收佔據瞭如涵公司的“半壁江山”,所以王思聰順理成章的質疑如涵公司所簽約的那100多位網紅,未來究竟能不能個個像張大奕那樣?

    現在看來,似乎如涵公司的商業模式並不具有可複製性,也就是說張大奕的成功是一個個例。

    其實網紅電商的商業模式並不複雜,就是利用KOL的個人影響力來實現電商層面的產品銷售轉化,從2016年開始,張大奕、papi醬、李子柒等一批網紅成為了粉絲超多的KOL,如何將自己的影響力變現,就是這些個人IP需要找到的答案,而電商則是其中最高效,也最直接的一種變現方式了。

    王思聰說目前網紅孵化、網紅電商、網紅營銷的模式沒有被成功驗證。因此可能是一些投資人(尤其是國外的投資者)並沒有看懂如涵的商業模式,才會最終導致在股票層面的拋售。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晚春韓愈這首詩的語言特色是什麼?要賞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