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4513273315216

      大米放久了會生蟲這大家都知道,對付辦法其實也挺簡單,就是買米時夏天的話就少買點,比如不超過半個月的量,冬天也不宜超過一個月,但這並沒有解決心頭的疑問,因為即使將大米儲存在密封罐子裡,沒有任何蟲子跑進去產卵,它依然會生出蟲子來,是不是很神奇?      所謂的米蟲到底是哪種蟲?   在大米中我們能見到兩種米蟲,一種乳白色的小蟲,另一種則是黑色小New Beetle,但這兩種“蟲”其實是同一種叫做米象的昆蟲不同階段!      米象的不同階段   米象不只會存在於大米中,在玉米和小麥以及大豆等等五穀雜糧中都會存在,它有一個非常明顯的特徵就是長了一根很長的鼻子,渾身有一些褐紅色,全身有一些斑點!它的生長分為四個階段:   1. 蟲卵階段   2. 幼蟲階段   3. 成蛹階段   4. 成蟲階段   蟲卵階段我們幾乎就看不到,因為它在大米中,而且顆粒很細,我們不是形容太小的東西為米粒嘛,能藏在米粒中的蟲卵就更細了!      幼蟲階段就是我們所謂的米蟲,軟綿綿的蟲子,大家應該不陌生,搞不好還在吃飯時吃到過,而且這種顏色與米飯差不多,所以包不住大家都嘗過米蟲的味道。   成蛹的大家應該見的不多,在大米中很容易被作為碎米處理,不過因為成蛹會有絲包裹,因此偶爾還是能見到的!      成蟲則最明顯了,因為褐紅色在米白色的大米中非常顯眼,即使只有幾隻我們也能輕易發現!   它們是怎麼進到大米里面去的?   看到這裡肯定會有一個疑問,為什麼在幾乎密封的大米儲存桶中時間放久了也會長出蟲子來?當然憑空不會多出任何東西,這肯定是很久以前就“潛伏”在大米中了!而米象的策略正是如此!      米象的成蟲會用口器將穀物鑽入深孔後產卵,而且米象會用產卵管的分泌物將空洞封住,一般一粒大米中只產一粒,當然玉米或者其他更大的不止一粒!幼蟲孵化期以米粒為食,蛀出一個彎曲的蟲孔,最終米粒再也裝不下長大的幼蟲,這就是米蟲!      一般米象壽命週期大約有5個月,在這個時間內可以產卵250-400顆,如果條件合適這些蟲卵可以在三天內孵化!米象一旦成蟲就會準備繁殖,請注意:米象是可以飛行的,因此它可以飛行感染附近的糧倉穀物。   如何儲存大米才不會生蟲?   說了半天還沒到關鍵問題,假如不說怎麼儲存大米才不會長蟲?那麼本文就是不完整的,假如沒有辦法治理米蟲的問題,那麼存放的穀物糧食都會因此而大量損失!一般規模比較大的存放解決辦法有幾個:   氣調貯藏法:將大米密封、充入二氧化碳或者氮氣儲存,米象是需氧生物,因此在無氧或者少氧條件下米象是無法孵化的,因此在這種條件下,至少可以安全儲存大米一年以上,如果氧氣控制更嚴密,那麼它可以儲存更久!      氣調原理   這種方式對於家庭來說條件明顯不夠,畢竟不是每家每戶都有二氧化碳或者氮氣充入裝備的,不過也簡單,可以將對米象刺激性比較大的花椒包布,在米袋中各個層位多放幾個,抑制米蟲生長!   或者用藥物燻蒸的辦法,購買幾包燻蟲藥物包在布中,放置於糧食透氣包裝附近即可,如果是半封閉效果則更好!      說到儲存大米,有個情況必須要提醒下大家,大米最怕受潮!一旦受潮後大米表面的黃麴黴就會瘋長,判斷方式也很簡單,一般都有股黴味,或者大米粉塵量很大,或者變顏色,比如青黃色的甚至青色的,這種大米絕對不能吃。      黃麴黴素是第一致癌物,而且黃麴黴素的裂解溫度超過280℃,一般的油鍋會到300℃左右,但此時油脂的碳化速度會加速,需要將油鍋溫度控制在260℃以下,而此時無法裂解黃麴黴素,因此普通的高壓鍋是根本去除不了黃麴黴素的!各位千萬注意不要食用有黴味的大米。   生了蟲的大米還能吃嗎?   生了蟲的大米當然是可以食用的,各位也許會覺得噁心,但其實沒有生蟲的大米中也有大量的蟲卵,各位不覺得噁心嗎?只要淘洗乾淨即可,另外給大米曬曬太陽也可以,但大米暴曬之後口感極差,因此這這種辦法各位可能要慎用,還是攤開見光即可,米象就會逃走!      淘洗大米是煮飯前畢竟流程,稍稍留意下,米蟲是逃不過淘洗這一關的,因為水的表面張力容易會讓米蟲浮上水面!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寬度18.5米,進深10米左右的自建房怎麼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