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育秧技術必須具備三個要求:一是育秧安全,秧苗素質好;二是育秧成本低,易於掌握;三是易起秧,好運輸,便於插秧。
透過多年的研究和生產實踐,總結出小拱棚旱育技術具備以下三個條件:一是秧田床土為人工配製的營養土,養分齊全。地膜下的秧板土還要施肥,供肥充足。尤其由棚頂開閉薄膜,操作方便,能按需要掌握溫度、水分並進行施肥、噴藥等管理,可保證育秧安全、秧苗健壯。二是成本低,每畝秧田插本田70~100畝,折1畝本田的薄膜、種子等費用20元。三是秧苗底下有一層地膜,好起秧,好運輸,帶土插秧不傷秧苗,好插秧。
水稻旱育稀植技術核心就是旱育秧苗、稀植插秧。由於是在少水條件下育秧,秧苗個體雖矮小,但組織結構較緊密,細胞液濃度大,內含營養物質多,因而髮根分櫱力強,抗旱抗寒能力強,透過帶土移植,能迅速髮根生長分櫱,同時由於稀植,群體受光等環境得到改善,能充分發揮個體的分櫱特性,快發成大穗而獲得高產。
床土配製。床土配製的原則是肥沃、疏鬆、多磷少氮、無草籽、無鹽鹼。一般取肥沃旱田土與腐熟的優質的農家肥(最好是豬糞)以2∶1(純豬糞時,土肥比4∶1)比例混合過篩,然後每1kg加入磷酸二銨和磷酸銨各2g混合堆悶半個月以上。每平方米秧床土按24kg準備。控水控溫煉苗。只要播種時床土澆透水,在1~2葉階段秧苗最耐旱,只要葉片不打卷,不出現清晨葉片無水珠等缺水現象,就不用澆水,2.5葉後耗水多,可及時補水。在少水和低溫條件下鍛煉出的秧苗組織結構緊密,矮壯敦實,秧苗幹物質含量高。
適齡壯秧。壯秧形態為3~4葉,苗高12~13cm,葉片直立,莖基部扁平,富有彈性。育苗天數:低溫時早育的秧齡30天左右,溫度高時遲育的秧齡25天左右。
帶土淺栽。入土深度1.5~2.0cm。
合理稀植。
水稻育秧曬種。曬種有利於促進種子中酶的活性,水稻種子中的水膜變薄,提高種子的發芽勢和發芽率,在進行泥水或鹽水選種前將種子於Sunny下翻曬2~3天。
水稻育秧選種。用比重1.10(有芒稻種)或1.13(無芒稻種)的鹽水或紅膠泥水(能使新鮮雞蛋浮出水面2分或5分硬幣大小)進行選種,這樣可以撈出浮於水面上部的秕穀或雜質,然後用清水沖洗。水稻育秧藥劑浸種。目的使種子消毒和種子充分吸水以利發芽。目前消毒藥劑有“402”農藥,可用80%的“402”農藥2000倍液浸種3~5天。浸種時間隨水溫而定,水溫高則時間短,水溫低則時間長。
水稻育秧催芽。將藥劑浸種好的種子先放入50℃左右的熱水中翻動預熱2~3分鐘,撈出放在有加溫裝置的房間,下鋪席子,上蓋溼麻袋,第一天堆內保持25℃溫度,第二天堆內保持30℃~35℃的溫度,並隨時檢查倒堆,並配合灑水(溫水)。堆內溫度不要高於40℃或低於20℃,待80%的種子破胸露白即可播種。
水稻苗期極易發生立枯病,其主要病因是土壤傳病菌和水傳病菌。特別是在早春低溫條件下育苗,病菌極易感染弱苗而引起發病,先點後成片死苗。堅持土壤消毒是預防立枯病的主要措施。目前生產上利用的最有效的藥劑是移栽靈,其使用方法是在播種前,秧床澆透水且無汪水時進行,每平方米移栽靈2ml兌水3kg,均勻地噴灑在床面上,然後播種。對鹽鹼較重的土壤要適當加大用量。按旱育稀植技術規程要求,以幹種子千粒重25g為標準,手插秧畝淨播量250~300kg,機插秧畝淨播量500kg,拋秧畝淨播量280kg。催芽種子播種則按25%水分含量算出實際用種量。若千粒重大於25g,可適當加大播量,小於25g,可適當減少播量。當然具體下種時還要看催芽種子的質量。
水稻育秧技術必須具備三個要求:一是育秧安全,秧苗素質好;二是育秧成本低,易於掌握;三是易起秧,好運輸,便於插秧。
透過多年的研究和生產實踐,總結出小拱棚旱育技術具備以下三個條件:一是秧田床土為人工配製的營養土,養分齊全。地膜下的秧板土還要施肥,供肥充足。尤其由棚頂開閉薄膜,操作方便,能按需要掌握溫度、水分並進行施肥、噴藥等管理,可保證育秧安全、秧苗健壯。二是成本低,每畝秧田插本田70~100畝,折1畝本田的薄膜、種子等費用20元。三是秧苗底下有一層地膜,好起秧,好運輸,帶土插秧不傷秧苗,好插秧。
水稻旱育稀植技術是目前一項比較成熟的技術措施。水稻旱育稀植技術核心就是旱育秧苗、稀植插秧。由於是在少水條件下育秧,秧苗個體雖矮小,但組織結構較緊密,細胞液濃度大,內含營養物質多,因而髮根分櫱力強,抗旱抗寒能力強,透過帶土移植,能迅速髮根生長分櫱,同時由於稀植,群體受光等環境得到改善,能充分發揮個體的分櫱特性,快發成大穗而獲得高產。
旱育稀植要把握的幾個技術環節:床土配製。床土配製的原則是肥沃、疏鬆、多磷少氮、無草籽、無鹽鹼。一般取肥沃旱田土與腐熟的優質的農家肥(最好是豬糞)以2∶1(純豬糞時,土肥比4∶1)比例混合過篩,然後每1kg加入磷酸二銨和磷酸銨各2g混合堆悶半個月以上。每平方米秧床土按24kg準備。控水控溫煉苗。只要播種時床土澆透水,在1~2葉階段秧苗最耐旱,只要葉片不打卷,不出現清晨葉片無水珠等缺水現象,就不用澆水,2.5葉後耗水多,可及時補水。在少水和低溫條件下鍛煉出的秧苗組織結構緊密,矮壯敦實,秧苗幹物質含量高。
適齡壯秧。壯秧形態為3~4葉,苗高12~13cm,葉片直立,莖基部扁平,富有彈性。育苗天數:低溫時早育的秧齡30天左右,溫度高時遲育的秧齡25天左右。
帶土淺栽。入土深度1.5~2.0cm。
合理稀植。
水稻育秧種子處理措施主要有曬種、選種、藥劑浸種和催芽等。水稻育秧曬種。曬種有利於促進種子中酶的活性,水稻種子中的水膜變薄,提高種子的發芽勢和發芽率,在進行泥水或鹽水選種前將種子於Sunny下翻曬2~3天。
水稻育秧選種。用比重1.10(有芒稻種)或1.13(無芒稻種)的鹽水或紅膠泥水(能使新鮮雞蛋浮出水面2分或5分硬幣大小)進行選種,這樣可以撈出浮於水面上部的秕穀或雜質,然後用清水沖洗。水稻育秧藥劑浸種。目的使種子消毒和種子充分吸水以利發芽。目前消毒藥劑有“402”農藥,可用80%的“402”農藥2000倍液浸種3~5天。浸種時間隨水溫而定,水溫高則時間短,水溫低則時間長。
水稻育秧催芽。將藥劑浸種好的種子先放入50℃左右的熱水中翻動預熱2~3分鐘,撈出放在有加溫裝置的房間,下鋪席子,上蓋溼麻袋,第一天堆內保持25℃溫度,第二天堆內保持30℃~35℃的溫度,並隨時檢查倒堆,並配合灑水(溫水)。堆內溫度不要高於40℃或低於20℃,待80%的種子破胸露白即可播種。
水稻育秧播種前對秧土消毒。水稻育秧播種量水稻苗期極易發生立枯病,其主要病因是土壤傳病菌和水傳病菌。特別是在早春低溫條件下育苗,病菌極易感染弱苗而引起發病,先點後成片死苗。堅持土壤消毒是預防立枯病的主要措施。目前生產上利用的最有效的藥劑是移栽靈,其使用方法是在播種前,秧床澆透水且無汪水時進行,每平方米移栽靈2ml兌水3kg,均勻地噴灑在床面上,然後播種。對鹽鹼較重的土壤要適當加大用量。按旱育稀植技術規程要求,以幹種子千粒重25g為標準,手插秧畝淨播量250~300kg,機插秧畝淨播量500kg,拋秧畝淨播量280kg。催芽種子播種則按25%水分含量算出實際用種量。若千粒重大於25g,可適當加大播量,小於25g,可適當減少播量。當然具體下種時還要看催芽種子的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