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中華醫學科普
-
2 # 生命召集令
風溼性多肌痛是一種以頸部肌肉、肩胛帶區肌肉及骨盆帶區肌肉痠痛、晨僵為主要表現的風溼性疾病,老年人多見,病因不是十分明確,對於風溼性多肌痛的診斷並沒有明顯的特異性指標,比較容易和類風溼關節炎、肩周炎、肌炎等疾病混淆,臨床需要格外注意。
風溼性多肌痛最主要的臨床症狀就是頸部肌肉、肩部肌肉的痠痛,伴有晨僵,嚴重的甚至不能起床,上肢或者下肢活動受限,甚至不能抬起手臂或者雙腿,但這種情況並不是因為上肢肌肉無力造成的,而是因為肌肉過於痠痛,這種情況如果不及時治療,很有可能造成肌肉的廢用性萎縮,治療起來更加困難。有的患者還會伴有發熱、全身乏力、失眠等全身症狀。實驗室檢查血沉、C反應蛋白等炎性指標升高,但類風溼因子、CCP多為陰性,可伴有輕度或者重度的貧血,肌電圖或者肌肉病理常正常,B超、MRI等影像學檢查有疼痛部位滑膜炎的表現。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風溼性多肌痛常常會和鉅細胞動脈炎合併出現,當出現風溼性多肌痛症狀伴隨著頭痛、視覺異常等表現,且小劑量激素控制不理想,要考慮存在鉅細胞動脈炎,需做動脈造影、超聲等明確診斷,以免延誤病情。
總之,風溼性多肌痛需要在排除其他疾病的基礎上才能作出診斷,治療上目前主張採用小劑量激素治療,效果明顯,且可慢慢減停,也配合非甾體類抗炎藥,對於激素不耐受的患者可以考慮使用免疫抑制劑,一般預後較好。
本期答主:陳泳淼,醫學碩士
-
3 # 家庭醫生線上
風溼性多肌痛的全身症狀為:低熱(腋溫經常在37.2-38度)、疲乏、無力、體重下降等;典型的臨床症狀為:主要表現為骨盆帶近端肌肉、頸、肩胛帶對稱性痠痛、僵硬不適。肌肉痠痛、僵硬不適,在晨間或者休息後再起來活動時感覺最明顯。
答案編輯及稽核專家:蔡小燕 主任醫師, 廣州市第一人民醫院
風溼性多肌痛是50歲以上老年人常見的炎症性風溼性疾病,是一種 具有多種臨床表現的綜合徵。國外學者早在1953 年報道了第1例患者。風溼性多肌痛的臨床表現主要為疼痛及晨僵為主要特徵,疼痛可放射到肘部或膝部,通常僵硬持續30 min以上,常出現於早晨或長久休息後。上述症狀持續1個月,患者一般健康狀況下降,急性期應答反應增強,如血沉、C反應蛋白升高。40%一50%的風溼性多肌痛患者通常呈對稱性的症狀。肌痛雖然是風溼性多肌痛患者的主要特徵,但並沒有典型的肌肉炎症。最新觀點認為,風溼性多肌痛是一個良性的對類固醇治療高度敏感的疾病, 其經低劑量的糖皮質激素連續治療12~24個月可完全治癒(消退)。
那麼風溼性多肌痛通常的一般症狀有哪些呢?發病前一般狀況良好,可突然 起病。晨間醒來出現肩背或全身痠痛、不適、低熱、乏力等症 狀;亦可隱襲起病,歷時數週或數月,且多伴有體重減輕等。 2典型症狀:頸肌、肩肌及髖部肌肉僵痛.可單側或雙側.亦 可侷限於某一肌群。嚴重者不能起床,上肢抬舉受限,下肢不能抬舉,不能下蹲,上下樓梯困難等。但這些症狀與多發性肌 炎不同,活動困難並非真正肌肉無力,而是肌肉痠痛所致。有些病變也可累及肢帶肌肌腱附著部,有些也可出現腕及指間關節疼痛和水腫,甚至出現胸鎖、肩、膝或髖關節的一過性滑肩胛棘上方近內側緣、第2肋骨與軟骨交界處外側上緣、肱骨膜炎。
如出現以下這些情況也要注意可能是風溼性多肌痛,可有輕至中度正細胞正色素性貧血。血沉顯著增快;C反應蛋白增高,且與病情活動性相一致。肝酶可輕度升高,但反映橫 紋肌炎症的血清肌酶多在正常範圍內。肌電圖和肌活檢無 炎性肌病的依據。抗核抗體和其他自身抗體及類風溼因子通常均為陰性。肩、膝或髖關節可有少量滑膜腔積液,為非特異性炎症性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