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小Sea說車
-
2 # 天和Auto
戰爭&競爭,物競天擇決定了燃油車必然會早於電動汽車被接受。
電動汽車比燃油動力汽車的出現早了何止四年,從三輪汽車開始算起電動汽車早了數十年,被視為替代馬車最理想的機械車輛正是電動汽車;最早推廣電動汽車的兩大名人分別為愛迪生以及享利福特,前者幾乎把一生的時間投入到電車的研發製造,福特更是慷慨的拿出T型車打造了EV電動版,在這一階段電動汽車不僅成為貴族的摯愛,同時也被視為汽車工業革命的轉折點。
因為同時期的外燃式與內燃式汽車體積龐大且噪音巨大,用車體驗甚至是不如馬車的;而利用電動機驅動的電車不僅能做到無噪音而且在尺寸方面也能控制得體,電動汽車可以做到非常時尚,所以這種車型才被看好。在同一階段愛迪生研發的鎳鐵電池是普及推廣電動汽車最大的障礙,因其電池內阻過大導致續航里程相當短,在測試階段每個30~40公里既需要停車充電,這一成績在當時的年代實際還是可以接受的,需要的只是持續提升而已。
然而在研發過程中出現了意外情況,首先為不公平競爭導致愛迪生的研發中斷,同期石油開採技術突飛猛進,開採出的大量石油必須有合理的途徑消耗才能保證行業的穩定發展;而這一階段的汽車型別被限定為電動汽車,於是這些大亨們用了最卑劣的手段將愛迪生的研發結果付之一炬,自此多年的努力成果一夜回到解放前;然而在二次投入研發的準備工作沒有做好後,一戰和二戰接踵而至,在戰場上可沒有充電樁,電動汽車的續航里程因鎳鐵電池的進步緩慢導致沒有實質性的突破,於是燃油動力汽車接棒電動汽車成為了主流。
這就是物競天擇決定了汽車在很長的週期裡應該是什麼形態,電動汽車斷代是偶爾但也是歷史的必然;不過隨著能源結構的變化,第二次歷史必然的汽車動力轉型也是勢不可擋的。
隨著汽油保有量越來越大,石油已經在上世紀下半葉直到今天成為了所有國際矛盾的誘因,原因為已探明的石油儲備不足2000億噸,而全球年均石油消耗量高達57億噸以上;以目前的消耗量和機動車增長速度,現有石油儲備能消耗30多年但也多不到哪去了。而不論海陸空運輸都離不開燃油,經濟發展以及社會穩定離不開運輸打通的血脈,所以石油直接等於國家安全,那麼面對必然會消耗殆盡的石油,如何在消耗完之後利用其它能源替代保證汽車執行則為重中之重。
目光回到一百年前,初期使用電力驅動的汽車消耗的電能是無限能源,因利用太陽能、風能、潮汐能、水、地熱等等自然條件均可無限制獲取電能,能源可再生則不會再有危機;於是如何用電動汽車替代燃油車隨即成為全球話題,首先要解決的問題是續航里程,動力電池隨著科學發展逐漸從鎳鐵衍生出磷酸鐵鋰、鎳鈷錳酸鋰、鎳鈷錳等等型別,這些電池可以實現鎳鐵電池10倍以上的續航並且能做到小型化和輕量化,續航理論上已經突破。
但是製造電池的成本偏高所以實際表現仍有不盡人意之處,所以配套建設無線充電、無軌電車充電模式則被提上日程,配套取電方式一旦普及則電動汽車不再有任何發展障礙;屆時燃油動力汽車會退出歷史舞臺,電動汽車接棒燃油車成為無汙染、高品質、高效能的全新民用車,歷史總是在迴圈重演,電動汽車的發展史就像是一臺標準的舞臺劇,離看到結果不遠了。
++
回覆列表
首先是工藝問題,其次是價格問題,雖然電動車比燃油車要早,但是其當時的工藝問題達不到要求,且不論行駛里程多少,單單安全方面就不支援電動汽車的存在。然後是價格的問題,就目前的新能源汽車來說其價格都還要比燃油車要貴,在當時可想而言。而且充電方面也沒有現在普及的那麼廣,行駛里程也沒有那麼遠,最重要的就是當時的環保趨勢沒有現在這麼關注,汽油也還很便宜。在這個一個環境下,電動汽車被燃油車踩在輪子下摩擦也是理所當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