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時日本對東南亞的戰事與偷襲珍珠港同步,可以說相當程度地打擊英國在馬來亞、緬甸,美國在菲律賓、荷蘭在印尼、葡萄牙在東帝汶的軍事存在和殖民統治(法國在印度支那未受太大影響),該地區民眾飽受戰亂與盤剝,尤以華人最不堪。
1941年12月7—10日,日軍對馬來亞、菲律賓展開突襲,英國駐該地海軍被消滅,美國在克拉克空軍基地的半數戰機被摧毀,日本取得制海制空權......
對馬來亞:1941年12月,日本襲擊英國在新加坡基地,並登陸馬來亞,七週後,當地13萬英帝國軍人向5萬日軍投降,成為“帝國史上最大的災難和最糟糕的投降”(丘吉爾語)。日本統治馬來亞3年裡,對馬來人和印度人較“寬容”,大東亞共榮圈曾給馬來人以幻覺:一個包括馬來亞和蘇門答臘統一的馬來人國家。華人卻是大禍臨頭,日軍對華人殘忍和暴行是二戰中最恐怖的,大大超過他們對英國和印度戰俘的苦役,致使約50萬華人逃進叢林深處。
對新加坡:日本改稱“昭南”,可惜所有史書異口同聲,在3年6個月裡(1942年2月15日至1945年8月15日),“南方之光”猶如墜入黑暗深淵。當地10萬投降的盟軍士兵被投入戰俘營並遭駭人虐待;針對華人“肅清”目標清除5萬人,手段包括驅趕入海淹死、槍殺或成串捆綁推入深海,死難人數迄今沒有確切數字,受害者絕大多數為華人;橫徵暴斂,命令馬來和新加坡華人一個月內籌集5000萬“奉納金”(相當於當地貨幣流通量的1/4);濫發軍幣“香蕉票”,導致物價飛漲,大米從5元/斤漲至5000元;發行兩種彩票,使賭博合法化;恐怖統治鎮壓反抗者……1962年,當地建築工人發現大批遇害者墳墓,華人再次群情激昂,敏感時局下李光耀將屠殺定位為“對新加坡全體民眾犯下的罪行”,並在數千遇害者遺骸骨灰罈埋葬地建起有四根立柱的“日本佔領時期死難人民紀念碑”,象徵四個族群共擔苦難團結一心。政府定2月15日為“全面防衛日”,在紀念碑下舉行公祭儀式。
對菲律賓:1941年12月至1945年2月,日本佔領菲律賓,短短3年多時間造成111萬菲律賓人喪生……菲共領導人民抗日軍頑強作戰,但歷史沒有給他們以公道。菲律賓人很快忘記了這段動盪歲月,直到1994年才有第一部關於日軍佔領的專著。
對印度尼西亞:1942年3月起近3年半,粗暴搜刮原材料、糧食和強迫勞務,強制勞工制度驅使幾十萬勞工服役,其中多數勞累致死,數千當地婦女成為“慰安婦”……3年多作惡堪比荷蘭人300多年,日本佔領成為印尼歷史的慘痛時期,有400萬人被殺。面對荷、英軍隊捲土重來,日本順勢主動允許印尼獨立,1945年8月17日,蘇加諾宣佈印尼獨立。
對泰國:1941年12月7日深夜,對美英宣戰的日本要“借道”泰境,遭拒絕後日本旋即從9個地點進攻泰國,8日清晨,泰國總理宣佈停火,不久簽訂《日泰同盟條約》,泰向美英宣戰。1945年8月16日,它又匆忙宣告“宣戰宣言”無效,加入美英陣營。
對緬甸:1942年1月底,日軍分兩路從泰國進攻緬甸,此後,英、中、美和緬甸當地軍隊組成的盟軍與日軍在緬甸進行了艱苦鏖戰,直至1945年5月解放仰光。
對東帝汶:1942—1945年被日本佔領,澳洲支援當地游擊隊堅持抗擊日軍,三年間有5萬多東帝汶人喪生,佔當時人口12%,成為二戰死亡比例最高的地區之一。
對印度支那:1940年8月,法國貝當政府允許日軍使用法屬印度支那各港口......日軍“兵不血刃”,當年9月軍進入越南,與法國殖民當局“和平共處”的同時大肆掠奪大米、木材、橡膠、煤炭、礦產等物資,獲得對法屬印度支那的實際佔領。
1940年代東南亞只有泰國擁有獨立地位,其他各國、各地在英、法、荷、美等的控制下,日本既在履行軸心國“義務”,更為了自身利益。
戰事初期日本一路“凱歌”,進入相持階段後日本戰線長、兵力不足、國力不支的弊病盡顯,對東南亞的統治前後維持了不到4年。
二戰時日本對東南亞的戰事與偷襲珍珠港同步,可以說相當程度地打擊英國在馬來亞、緬甸,美國在菲律賓、荷蘭在印尼、葡萄牙在東帝汶的軍事存在和殖民統治(法國在印度支那未受太大影響),該地區民眾飽受戰亂與盤剝,尤以華人最不堪。
1941年12月7—10日,日軍對馬來亞、菲律賓展開突襲,英國駐該地海軍被消滅,美國在克拉克空軍基地的半數戰機被摧毀,日本取得制海制空權......
對馬來亞:1941年12月,日本襲擊英國在新加坡基地,並登陸馬來亞,七週後,當地13萬英帝國軍人向5萬日軍投降,成為“帝國史上最大的災難和最糟糕的投降”(丘吉爾語)。日本統治馬來亞3年裡,對馬來人和印度人較“寬容”,大東亞共榮圈曾給馬來人以幻覺:一個包括馬來亞和蘇門答臘統一的馬來人國家。華人卻是大禍臨頭,日軍對華人殘忍和暴行是二戰中最恐怖的,大大超過他們對英國和印度戰俘的苦役,致使約50萬華人逃進叢林深處。
對新加坡:日本改稱“昭南”,可惜所有史書異口同聲,在3年6個月裡(1942年2月15日至1945年8月15日),“南方之光”猶如墜入黑暗深淵。當地10萬投降的盟軍士兵被投入戰俘營並遭駭人虐待;針對華人“肅清”目標清除5萬人,手段包括驅趕入海淹死、槍殺或成串捆綁推入深海,死難人數迄今沒有確切數字,受害者絕大多數為華人;橫徵暴斂,命令馬來和新加坡華人一個月內籌集5000萬“奉納金”(相當於當地貨幣流通量的1/4);濫發軍幣“香蕉票”,導致物價飛漲,大米從5元/斤漲至5000元;發行兩種彩票,使賭博合法化;恐怖統治鎮壓反抗者……1962年,當地建築工人發現大批遇害者墳墓,華人再次群情激昂,敏感時局下李光耀將屠殺定位為“對新加坡全體民眾犯下的罪行”,並在數千遇害者遺骸骨灰罈埋葬地建起有四根立柱的“日本佔領時期死難人民紀念碑”,象徵四個族群共擔苦難團結一心。政府定2月15日為“全面防衛日”,在紀念碑下舉行公祭儀式。
對菲律賓:1941年12月至1945年2月,日本佔領菲律賓,短短3年多時間造成111萬菲律賓人喪生……菲共領導人民抗日軍頑強作戰,但歷史沒有給他們以公道。菲律賓人很快忘記了這段動盪歲月,直到1994年才有第一部關於日軍佔領的專著。
對印度尼西亞:1942年3月起近3年半,粗暴搜刮原材料、糧食和強迫勞務,強制勞工制度驅使幾十萬勞工服役,其中多數勞累致死,數千當地婦女成為“慰安婦”……3年多作惡堪比荷蘭人300多年,日本佔領成為印尼歷史的慘痛時期,有400萬人被殺。面對荷、英軍隊捲土重來,日本順勢主動允許印尼獨立,1945年8月17日,蘇加諾宣佈印尼獨立。
對泰國:1941年12月7日深夜,對美英宣戰的日本要“借道”泰境,遭拒絕後日本旋即從9個地點進攻泰國,8日清晨,泰國總理宣佈停火,不久簽訂《日泰同盟條約》,泰向美英宣戰。1945年8月16日,它又匆忙宣告“宣戰宣言”無效,加入美英陣營。
對緬甸:1942年1月底,日軍分兩路從泰國進攻緬甸,此後,英、中、美和緬甸當地軍隊組成的盟軍與日軍在緬甸進行了艱苦鏖戰,直至1945年5月解放仰光。
對東帝汶:1942—1945年被日本佔領,澳洲支援當地游擊隊堅持抗擊日軍,三年間有5萬多東帝汶人喪生,佔當時人口12%,成為二戰死亡比例最高的地區之一。
對印度支那:1940年8月,法國貝當政府允許日軍使用法屬印度支那各港口......日軍“兵不血刃”,當年9月軍進入越南,與法國殖民當局“和平共處”的同時大肆掠奪大米、木材、橡膠、煤炭、礦產等物資,獲得對法屬印度支那的實際佔領。
1940年代東南亞只有泰國擁有獨立地位,其他各國、各地在英、法、荷、美等的控制下,日本既在履行軸心國“義務”,更為了自身利益。
戰事初期日本一路“凱歌”,進入相持階段後日本戰線長、兵力不足、國力不支的弊病盡顯,對東南亞的統治前後維持了不到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