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908425833711

    人有悲歡離合的變遷,月也有陰晴圓缺的轉換,這種事自古來難以周全。 出自北宋蘇軾的《水調歌頭》 丙辰中秋,歡飲達旦,大醉,作此篇,兼懷子由。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 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譯文: 丙辰年的中秋節,高興地喝酒直到第二天早晨,喝到大醉,寫了這首詞,同時思念弟弟蘇轍。 明月從什麼時候才開始出現的?端起酒杯來向青天問候。不知道在天上的宮殿,今天晚上是哪一年。我想要乘御清風回到天上,又恐怕返回月宮的美玉砌成的樓宇,受不住高聳九天的寒冷。翩翩起舞玩賞著月下清影,歸返月宮怎比得上在人間。 月兒轉過硃紅色的樓閣,低低地掛在雕花的窗戶上,照著沒有睡意的自己。明月不該對人們有什麼怨恨吧,為什麼偏在人們離別時才圓呢?人有悲歡離合的變遷,月有陰晴圓缺的轉換,這種事自古來難以周全。但願世上所有人的親人能平安健康,雖然相隔千里,也能共享這美好的月光。

  • 2 # 花有道

    吸收文化精華@♥♥♥愛的力量

    大家好,我是“喔愛小咪”,是文化領域的作者。今天很高興與大家聊宋代大詩人蘇軾的詩詞。有朋友問:“為什麼說——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這個問題很有意思,值得玩味。這句話與蘇軾的著名詞作《水調歌頭》有關,我們還是先來欣賞一下整首詞吧。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 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不應有恨,何事常向別時圓?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這首詞寫的大氣磅礴又情意綿綿,乍一讀還以為是寫給戀人或妻子的。其實是蘇軾寫給弟弟蘇轍的,蘇轍的字是子由。寫這首詞的時間是公元1076年,蘇軾正在山東的密州(今山東省諸城市)做官,與弟弟蘇轍已經分別七年了。這年的中秋節,蘇軾在皎潔的月光下,喝了好多的酒,醉眼朦朧中抬頭望月,看到月亮像玉盤一樣懸掛在青色的夜空,想到最愛的親人——弟弟子由與自己天各一方,相見不得。不由悲從中來,情難自抑,想要傾吐一番。於是就寫下了這首流傳千古的望月懷遠詞。

    從這首詞中,我們感受到了蘇軾與弟弟蘇轍之間的感情十分的深厚,這在兄弟之間是不多見的。要知道兄弟之間相互排斥的情況倒是蠻多的。思親而不得見,這是非常痛苦的。換做一般人,這種情形下寫的詩詞就會是抒發悽婉哀怨肝腸寸斷的感情。

    可是由於蘇軾性情曠達,心胸開闊,懂得站在歷史與哲學的宏觀層面,用辯證的思想來看待人生的各種問題。所以他能一改前人哀怨纏綿的寫作風格,寫下了這立意高遠、飽含哲理的句子:“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意思是月亮有陰有晴,有圓也有缺的時候。這是自然現象中的客觀規律,人類是無法改變的。相應的,人類社會也是有歡樂也有悲傷,有相聚也有離別。這同月亮的陰晴圓缺一樣,也是一種社會中的客觀規律。從古至今也沒有誰可以改變。

    既然是規律無法改變,那麼我們人類就要尊重規律,順應規律,一切隨緣,隨遇而安。從這句話中,我們感受到了蘇軾的心情由哀怨失落昇華為樂觀豁達。樂觀是樂觀,豁達是豁達,但是對弟弟的愛沒有減少一絲一豪,從“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可以看出來。——雖然不能見到弟弟,還是祝願弟弟永遠平安,在他鄉與自己共賞一輪明月。這裡的“人”應該不僅僅是指弟弟,還應指天下所有月圓時不能相聚的人們。足見蘇軾心懷天下蒼生的大愛。難怪這首《水調歌頭》被稱為千古絕唱了 。讓我們都來為蘇軾點贊吧!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歌詞,寂寞時的愛到底該不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