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國平軍史

    航空母艦上,艦艏的網兜,是用來回收拖索的,一般是老款式的航空母艦所特有,美核動力航母尼米茲級早期型號,還都採用此方式,後期的型號已不再採用這種方式來回收拖索。

    以前,航空母艦飛行甲板的前端,會伸出些角狀物,這些“角”恰好都對準彈射器的前面,這些都是航空母艦拖索的“回收角”。

    艦載機採取拖索式彈射方式時,拖索會從被彈射的艦載機上脫落,這些拖索基本都是直徑20-40毫米的鋼索,倘若一次性使用,也未免太可惜了。

    於是,就有設計師想出了一個法子,在彈射器前方的甲板頂端,裝上了前伸的角狀物,“角”的前端和兩側之間,則張著一張網兜,艦載機起飛後,拖索落在網兜中,就可以再次回收所以了。

    上世紀60年代末期,美國率先研發出了艦載機前輪式彈射方式,於是,企業號核動力航母上使用的拖索開始逐漸地退出了歷史舞臺,從尼米茲級核動力航母中後期型號開始,就很難看見艦載回收角,以及與之相配套的網兜了。

  • 2 # 軍武最前哨

    很多喜歡關注細節的朋友應該會發現:在一些航空母艦的艦首處會有一些突出的"角",在角的周圍會張開一些網兜。它的名字叫什麼?又有什麼特殊的用途呢?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另外一個細節:這些突出的"角"都存在於具備彈射能力的航母艦首,類似遼寧艦這種常規滑躍式航母並沒有安裝。由此可見,這些"角"很可能與航母彈射有關!

    話不多說歸正題,這些不起眼的突出物其學名叫做"託索回收角";主要適用於早期以蒸汽彈射中託索彈射方式起飛的航母:這種彈射方式不僅落後,而且相比前輪彈射缺乏自動化。

    通常在艦載機起飛前由甲板地勤人員手動將沉重的鋼質託索掛在滑塊上,然後再把艦載機的尾部用索引釋放杆固定在彈射器後部,開始彈射工作;等艦載機被彈離飛行甲板的同時,鋼質託索也會隨即掉落。

    雖然託索的材質不是什麼貴金屬,但如果在頻繁地起飛當中一次性使用也消耗驚人。所以,為了能將掉落的託索再次利用,設計者就在艦首與彈射軌道相連的地方設定了回收角,周圍鋪設一圈網兜;這樣,使用後的託索就會掉在網兜裡。

    不過隨著彈射技術的不斷髮展,這種落後且繁瑣的彈射方式已經被大批淘汰,只有少量老舊航母還存在。比如法國海軍旗下的"戴高樂號"航母和巴西海軍陣中的"聖保羅號"(原法國福煦號)航母,而美軍已經退役的"企業號"號也安裝有託索回收角。

  • 3 # 蝸牛沒腹肌

    航空母艦的艦首網兜是用來回收拖索的。老款式的航空母艦就都是用網兜來回收拖索的,例如美核動力航母尼米茲級早期的時候就是採用這種方式來回收拖索的。但是在後期的尼米茲級就不再用網兜回收拖索了。所謂得拖索就是在彈射時拉著艦載機向前走的鋼索,現代化航母上已經看不到了,這是因為現代化艦載機直接把彈射器與艦載機前輪型掛鉤,省略了託索,因此回收用的網兜也省略了。

    (早期艦載機使用鋼索彈射起飛的)

    在之前的航空母艦,它們會在飛行甲板的前端伸出角狀物,然後透過這些角恰好對準彈射器的前面來回收拖索的,所以稱他們為航空母艦拖索的回收角。

    但是在採取彈射方式的時候,拖索就會從航載機上落下來。因為這些鋼索都是20-40毫米的,這樣只能一次性的使用,就很浪費也很可惜。

    (鋼索會滑落到彈射器盡頭的網兜裡)

    在科技的發展道路上,所有不適合的終將會被淘汰,所以就有設計師去創造出另一個辦法,使這不會那麼的浪費,這個法子就是也是在彈射器的前方的甲板頂裝上前伸的角狀器,但是這次是在角的前段和兩側之間,張著一張網兜,這樣一來,艦載機起飛後,拖索就會落在網兜裡,這樣就可以再次的回收起來,不會浪費了。

    (現代化航母的前方都沒有網兜了,因為沒有鋼索需要回收了)

    由於技術在發展,到現在這樣子的方式已經是不會再用的了,就在上世紀60年代末期,美國就已經研究出了艦載機前輪式彈射的方式,所以,這種在核動力航母上使用拖索的方式已經不再出現,從此退出了舞臺,在中後期的尼米茲級核動力航母之後,看到艦載回收角的少之又少,而且還有核動力艦母相配套的網兜也就很難再相看見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怎麼防止新生兒吐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