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筆墨雲煙
-
2 # 歷史逸事
司馬炎接手祖父兩代人打下的基業,滅掉孫吳統一了西晉,苻堅重用漢人王猛,依靠強大的國力,也是基本統一了北方,最後的目標只剩一個東晉,可是一個偏安政權,卻讓苻堅大敗而歸,再也無力反擊東晉。為什麼司馬炎能統一天下,而一代梟雄苻堅卻無法如願?
我們從當時時代背景和戰爭對手兩個方面來對比。
一、時代背景不同1.司馬懿、司馬師、司馬昭,這兩代人勵精圖治,對外已經拿下蜀國,對內基本剷除了反對司馬氏的勢力,留給司馬炎的是一個很順遂的朝廷,司馬炎只要準備工作做的充分,就可以集中對付孫吳。
2.對於攻打吳國,司馬炎做足了準備工作。
晉代魏後,司馬炎有吞吳之心,乃命羊祜坐鎮襄陽,都督荊州諸軍事。在之後的十年裡,羊祜屯田興學,以德懷柔,深得軍民之心;一方面繕甲訓卒,廣為戎備,做好了伐吳的軍事和物質準備。
西晉泰始八年(272年),密謀伐吳的大將羊祜建議晉武帝留王濬鎮益州,以襄助伐吳大業。王濬受命藉長江上游地勢之利,治水軍,以屯田兵及諸郡兵合萬餘人,大造舟艦器仗,作攻吳準備。歷經七年,建成了一支強大的水軍。
再來看看苻堅的處境他雖然統一北方,但是被他打敗的都是一個個割據政權,他們並不是真心投降,他們都在等待時機,進行復國。
比如,前燕政權慕容暐等皇室成員一直在等待機會復國,羌族姚氏政權也是暗自準備。
前秦是氐族人建立的政權,氐族本來就人少力弱,要統治廣大的北方地區實屬不易,為了鞏固統治,苻堅採取遷徙氐人分鎮四方的政策。他消滅其他割據政權後,往往實行徙民政策,將被征服的鮮卑、烏桓、羌等民族10萬戶遷到關中。同時,苻堅將關中氐族15萬戶移至關東,安置在各個要鎮,以此來加強對新徵服區的控制。這就分散了原本就薄弱的氐族勢力。
王猛死後,苻堅未能採納他的意見,即苻堅未解決國內鮮卑和羌族等其他少數民族對前秦政權的暗藏問題,導致淝水之戰前秦大敗後,這些割據政權捲土重來,大大削弱了前秦的勢力,使苻堅再也無力去對抗東晉。
二、戰爭對手不同司馬炎面對的對手是東吳,當時東吳的君主是孫皓,這貨荒淫無道,不得人心,陸抗去世後,東吳幾乎沒有可用的大將。而為了征伐東吳,司馬炎整整準備了十年。所以一舉殲滅,孫皓投降,東吳滅。
而苻堅面對的對手是東晉,雖然東晉看起來不強大,但是當時時局還真不利於前秦。
請看王猛去世前的分析:
“晉室現在雖然立於偏遠的江南地區,但承繼正統,目前上下安和。現在國家最寶貴的就是親近仁德之人以及與鄰國友好。臣死以後,希望不要對東晉有所圖謀。鮮卑、羌虜都是我們的仇敵,終會成為禍患,應該將他們除去,以利社稷。”淝水之戰前,很多大臣都反對,就連弟弟苻融也不同意。亦以天道不順,東晉畢竟是天下正朔、晉室上下和睦以及兵疲將倦三點為由反對。苻堅因而大怒,苻融後哭著勸諫,並重提王猛死前的話也未能說動苻堅。
後名僧釋道安、太子苻宏、苻堅寵愛的中山公苻詵以至寵妃張夫人皆反對伐晉,苻融等人亦屢次上書表示反對,苻堅仍然不肯放棄出兵東晉的計劃,可見苻堅當時其實下了決心。
相反,懷有異心的慕容垂、姚萇卻支援苻堅出兵東晉。
淝水戰後,前秦元氣大傷,先前被統一的鮮卑、羌等部族酋豪紛紛舉兵反叛,建立割據政權。
先是慕容垂逃回前燕故地復國稱王,慕容宗族的子弟躍馬披甲,遍地狼煙;什翼犍之孫拓跋珪亦在牛川稱王復國;羌族的姚萇等人也重新崛起,姚萇最後殺掉苻堅;苻堅兒子苻宏投降東晉。
丁零、烏丸相續起兵反叛。北方重新四分五裂。
淝水之戰,徹底滅了苻堅統一天下的願望,最終也是死於他曾經厚待過的姚萇手裡。一代梟雄,一意孤行,釀成大錯,可嘆可惜啊!
回覆列表
東晉有東晉的立場,既然他們本身的政治沒有大問題,有什麼理由不抵抗?何況苻堅即使完成統一,也不過是司馬炎的翻版而已,根本不會持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