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手機使用者86185058710

    陸游有詩云:雁山菖蒲崑山石,陳叟持來慰幽寂。曹鄴《代羅敷誚使君》:未必菖蒲花,只向石城生。李賀《正月》:官街柳帶不堪折,早晚菖蒲勝綰結。李白《送楊山人歸嵩山》:爾去掇仙草,菖蒲花紫茸。曹鄴《代班姬》:手把菖蒲花,君王喚不來。李白《嵩山採菖蒲者》:我來採菖蒲,服食可延年。菖蒲是中國傳統文化中可防疫驅邪的靈草,與蘭花、水仙、菊花並稱為“花草四雅”。菖蒲先百草於寒冬剛盡時覺醒,因而得名。菖蒲“不假日色,不資寸土”,“耐苦寒,安淡泊”,生野外則生機盎然,富有而滋潤,著廳堂則亭亭玉立,飄逸而俊秀,自古以來就深得人們的喜愛。江南人家每到端午時節,懸菖蒲、艾葉於門、窗,飲菖蒲酒,以祛避邪疫;夏、秋之夜,燃菖蒲、艾葉,驅蚊滅蟲的習俗保持至今。而且在中國古代菖蒲就一直是藥用植物,針灸裡面的灸法,就是用艾草作為主要成分,放在穴道上進行灼燒來治病。有關艾草可以驅邪的傳說已經流傳很久,主要是它具備醫藥的功能而來,像宗懍的《荊楚歲時記》中記載曰“雞未鳴時,採艾似人形者,攬而取之,收以灸病,甚驗。是日採艾為人形,懸於戶上,可禳毒氣。”一般人也有在房屋前後栽種艾草,求吉祥的習俗。

  • 2 # 使用者2458114238191884

    端午節-端午節詩詞

    五月五日(梅堯臣)

      屈氏已沉死,楚人哀不容。

      何嘗奈讒謗,徒欲卻蛟龍。

      未泯生前恨,而追沒後蹤。

      沅湘碧潭水,應自照千峰。

    和端午(張耒)

      競渡深悲千載冤,忠魂一去詎能還。

      國亡身殞今何有,只留離騷在世間。

    已酉端午(貝瓊)

      風雨端陽生晦冥,汨羅無處吊英靈。

      海榴花發應相笑,無酒淵明亦獨醒。

    午日觀競渡(邊貢)

      共駭群龍水上游,不知原是木蘭舟。

      雲旗獵獵翻青漢,雷鼓嘈嘈殷碧流。

      屈子冤魂終古在,楚鄉遺俗至今留。

      江亭暇日堪高會,醉諷離騷不解愁。

    午日處州禁競渡(湯顯祖)

      獨寫菖蒲竹葉杯,蓬城芳草踏初回。

      情知不向甌江死,舟楫何勞吊屈來。

    五日·選一(陳子龍)

      吳天五月水悠悠,極目煙雲靜不收。

      拾翠有人盧女豔,弄潮幾部阿童遊。

      珠簾枕簟芙蓉浦,畫槳琴箏笮艋舟。

      擬向龍樓窺殿腳,可憐江北海西頭。

    五絲(唐·褚朝陽)

      越人傳楚俗,截竹競縈絲。水底深休也,日中還賀之。

      章施文勝質,列匹美於姬。錦繡侔新段,羔羊寢舊詩。

      但誇端午節,誰薦屈原祠。把酒時伸奠,汨羅空遠而。

    端午日賜衣(唐·杜甫)

      宮衣亦有名,端午被恩榮。細葛含風軟,香羅疊雪輕。

      自天題處溼,當暑著來清。意內稱長短,終身荷聖情。

    端午(唐·李隆基)

      端午臨中夏,時清日復長。鹽梅已佐鼎,曲糵且傳觴。

      事古人留跡,年深縷積長。當軒知槿茂,向水覺蘆香。

      億兆同歸壽,群公共保昌。忠貞如不替,貽厥後昆芳。

    端午三殿宴群臣探得神字(唐·李隆基)

      五月符天數,五音調夏鈞。

      舊來傳五日,無事不稱神。

      穴枕通靈氣,長絲續命人。

      四時花競巧,九子粽爭新。

      方殿臨華節,圓宮宴雅臣。

      進對一言重,遒文六義陳。

      股肱良足詠,鳳化可還淳。

    競渡詩(唐·盧肇)

      石溪久住思端午,館驛樓前看發機。

      鼙鼓動時雷隱隱,獸頭凌處雪微微。

      衝波突出人齊譀,躍浪爭先鳥退飛。

      向道是龍剛不信,果然奪得錦標歸。

    乙卯重五詩陸游(南宋)

      重五山村好,榴花忽已繁。

      粽包分兩髻,艾束著危冠。

      舊俗方儲藥,羸軀亦點丹。

      日斜吾事畢,一笑向杯盤。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評職稱文章發在專刊上和綜合刊上加分是一樣的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