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楓林晚駕校教練

    我們知道古建築是一榀一榀的桁架構成的,實際木工細作的過程中可以確定高度的是屋脊高度和屋簷高度,從屋脊向屋簷應該是一個平面,但是讓從屋脊開始的第二排桁架高度降低一些,形成折,以此類推,坡度越來越緩,就是所謂的舉折和清朝的舉架類似但不相同,可以讓屋頂更優美,也有人說 雨水可以丟擲更遠,這個不敢苟同,個人認為是美學佔的多一些。從下面的0開始算起(後同),00確定1的高度,01確定2的高度,02確定3的高度,然後從下而上連起來的紅線就是舉折了

  • 2 # 亦文亦物

    古建知識科普:宋式建築的“舉折”

    舉折,是宋式建築中常出現的說法,但很多人都搞不清楚來歷。它其實是“舉屋之法”和“折屋之法”的合稱,兩個做法加在一起,才叫做“舉折”。

    在宋代,蓋房子之前先要畫草稿,叫“點草架”,當時有一個具體的評價標準是“舉之峻慢,折之圓和”,這種讓屋頂不再平坦的做法實際上最早記載於《周禮 考工記》,根據這個推論,舉折的做法在周朝就應產生了,在南北朝時屋頂凹凸的樣貌早已成為定製。

    舉屋,相對來說比較好理解一點,就是在蓋房子前先確定前後橑簷枋的距離,將之分為三分,如前後橑簷枋的距離是三丈,則舉高定為一丈,以此類推,宋金建築多數屋簷很平緩,不如明清的高峻,就是從這裡來的。

  • 3 # 二次疊合梁的慣性矩

    漢字言簡意賅,每個字都有其各自意義。“舉折”這個詞也要對“舉”和“折”分別進行解釋。

    一說到中國古建築,大家都會想到故宮、孔廟、喬家大院、少林寺等等。這些建築興建於不同的歷史時期,但它們有一個一眼就能看出來的共同點,就是這些建築的屋面形式都是坡屋面。

    那麼中國古建築的坡屋面是怎麼做成的呢?這個其實有些類似於現在的剛架結構,由帶有坡度的鋼屋面梁和鋼柱形成一個個剛架,再用檁條和牆梁把每個剛架連線起來,屋面檁條上蓋屋面板,就形成了坡屋面。如下圖:

    但是宋朝可是做不出這麼大跨度並且有坡度的鋼屋面梁的。所以要做坡屋面只能從柱子上想辦法。

    辦法有兩種,第一種是穿鬥式,就像下面這樣:

    在屋架內多設柱子,高矮不一,對稱佈置。中柱最高,向兩側逐漸降低。各柱間透過穿枋或鬥枋相連,檁條直接佈置於各柱頂,用於連線每榀屋架。如此便形成了坡屋面。

    第二種是抬梁式,如下圖所示:

    這種不需要多設柱子,一般只有對稱佈置的簷柱和金柱,金柱在內簷柱在外。然後在金柱上架樑,樑上再對稱設瓜柱,瓜柱上再設梁。這樣一層層反覆設定,梁逐漸對稱縮短,檁條架於各梁兩端和最上層梁中間的脊瓜柱上,這樣就可以形成坡屋面了。

    透過以上兩種坡屋面做法看出,無論是穿鬥式還是抬梁式,其根本目的都是要將屋面從標高最低的兩側屋簷位置逐步向標高最高的中間屋脊位置過渡,相當於用雙手把東西慢慢舉高,直至舉國頭頂。於是這個過程就叫做“舉”。

    說完了“舉”,下面就該說“折”了。

    先來對比一下下面兩張圖片:

    第一張照片是一座現代仿古建築,第二張圖片是北京故宮。我們可以明顯的看出,北京故宮的建築其屋脊與屋簷的連線並不是直線,而是一條向下彎折的曲線,這就是從宋式建築流傳下來的做法—折。

    這種做法是透過調整穿鬥式結構中各柱的相對高度以及抬梁式結構中各梁的相對長度,從而使各檁條的連線是折線而非直線,在外立面效果上就可以呈現出曲線坡屋面。如下圖所示:

    透過上面的解釋,我們可以用通俗的話來歸納一下:“舉折”就是用古建築技法(穿鬥、抬梁)將屋面由兩邊向中間逐漸舉高,形成坡屋面;再將坡面線由直線下折,形成下凹的曲線坡面線或折線坡面線。

    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去買一本《營造法式》,學過歷史的都聽說過吧。這可是宋代的國家標準,裡面有對舉折制度和做法的詳細說明。原文就不建議讀了,直接看現代漢語譯文就可以,當然除非您文言文功底極佳的話。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導航怎麼更換凱立德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