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你永遠追不上的巨人
-
2 # 好歌老哥
辛棄疾(1140年-1207年),原字坦夫,後改字幼安,中年後別號稼軒居士,山東東路濟南府歷城縣(今濟南市歷城區遙牆鎮四鳳閘村)人。南宋豪放派詞人、將領,有“詞中之龍”之稱。辛棄疾出生時,中原已為金兵所佔。21歲參加耿京領導的抗金義軍,任掌書記,曾殺入敵營,擒殺叛徒張安國。紹興三十二年(1162年)迴歸南宋。高宗召見,授承務郎,轉江陰籤判。他不顧官職底微,獻《美芹十論》《九議》等,條陳戰守之策,但未被採納。歷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東安撫使等職。平定荊南茶商賴文政起事,又力排眾議,創制飛虎軍,以穩定湖湘地區。由於他與當政的主和派政見不合,故而屢遭劾奏,數次起落,最終退隱山居。開禧北伐前後,宰臣韓侂冑接連起用辛棄疾知紹興、鎮江二府,並徵他入朝任樞密都承旨等官,均遭辭免。開禧三年(1207年),辛棄疾抱憾病逝,年六十八。宋恭帝時獲贈少師,諡號“忠敏”。辛棄疾一生以恢復為志,以功業自許,卻命運多舛、壯志難酬。但他始終沒有動搖恢復中原的信念,而是把滿腔激情和對國家興亡、民族命運的關切、憂慮,全部寄寓於詞作之中。現存詞六百多首,有詞集《稼軒長短句》等傳世。他是兩宋時期存詞最多的作家,其詞多以國家、民族的現實問題為題材,抒發慷慨激昂的愛國熱情。如《水龍吟·甲辰歲壽韓南澗尚書》、《水調歌頭•千里渥窪種》等,表現了力圖恢復國家統一的愛國情懷。《賀新郎·用前韻送杜叔高》、《破陣子·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之》等,表現對北方地區的懷念和對抗金斗爭的讚揚。而《摸魚兒•更能消幾番風雨》、《鷓鴣天•壯歲旌旗擁萬夫》等,則傾訴壯志難酬的悲憤和對當時執政者的屈辱求的譴責。另外,《清平樂·村居》、《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等這些描寫農村景物和反映農家生活的作品,如清流給人予清新之感。而《醜奴兒•少年不識愁滋味》、《青玉案·元夕》等抒情小詞,又寫得細膩柔媚,意境深長。《四庫全書總目提要》對辛棄疾詞作的評價是這樣說的:"慷慨縱橫,有不可一世之概,於倚聲家為變調;而異軍特起,能於剪紅刻翠之外,屹然別立一宗,迄今不廢。”辛詞以其內容上的愛國思想,藝術上的創新精神,在文學史上產生了很大的影響。
回覆列表
辛棄疾(1140.5.18-1207.10.3)享年67歲,南宋愛國詞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中年名所居曰稼軒,因自號稼軒居士。漢族,歷城(今山東省濟南市歷城區遙牆鎮四風閘村)人。辛棄疾存詞600多首。強烈的愛國主義思想和戰鬥精神是辛詞的基本思想內容。 代表作: 摸魚兒 淳熙已亥,自湖北漕移湖南,同官王正之置酒小山亭,為賦。 更能消幾番風雨,匆匆春又歸去。 惜春長恨花開早,何況落紅無數。 春且住! 見說道、天涯芳草迷歸路。 怨春不語。 算只有殷勤,畫簷蛛網,盡日惹飛絮。 長門事,準擬佳期又誤。 蛾眉曾有人妒。 千金縱買相如賦,脈脈此情誰訴? 君莫舞,君不見、玉環飛燕皆塵土。 閒愁最苦。 休去倚危樓,斜陽正在,煙柳斷腸處。 醜奴兒·書博山道中壁 少年不識愁滋味,愛上層樓。愛上層樓,為賦新詞強說愁。 而今識盡愁滋味,欲說還休。欲說還休,卻道天涼好個秋。 浣溪沙· 偕叔高、子似宿山寺戲作 花向今朝粉面勻,柳因何事翠眉顰?東風吹雨細於塵。 自笑好山如好色,只今懷樹更懷人。閒愁閒恨一番新。 菩薩蠻· 書江西造口壁 鬱孤臺下清江水,中間多少行人淚?西北望長安,可憐無數山! 青山遮不住,畢竟東流去。江晚正愁餘,山深聞鷓鴣。 菩薩蠻· 賞心亭為葉丞相賦 青山欲共高人語,聯翩萬馬來無數。煙雨卻低迴,望來終不來。 人言頭上發,總向愁中白。拍手笑沙鷗,一身都是愁。 清平樂· 獨宿博山王氏庵 繞床飢鼠,蝙蝠翻燈舞。屋上松風吹急雨,破紙窗間自語。 平生塞北江南,歸來華髮蒼顏。布被秋宵夢覺,眼前萬里江山。 清平樂·村居 茅簷低小,溪上青青草。醉裡吳音相媚好,白髮誰家翁媼? 大兒鋤豆溪東,中兒正織雞籠。最喜小兒亡賴(頑皮,通“無賴”),溪頭臥剝蓮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