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文史磚家

    作為史上最冤枉的皇帝,東晉廢帝司馬奕字延齡,晉朝第12位皇帝(包括司馬倫在內),是成帝司馬衍的次子,哀帝司馬丕的親弟弟。作為含著金湯匙出生的貴人,司馬奕剛一降生便被冊封為東海王,11歲時出任散騎常侍、鎮軍將軍,19歲時晉升為車騎將軍。哀帝即位後,改封弟弟司馬奕為琅琊王,並進拜他為侍中、驃騎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讓他參與軍國大事,端的是無比信任。

    哀帝是個“短命鬼”,在位4年便駕崩,終年25歲。由於哀帝沒有子嗣,所以等到他死後,臨朝聽政的褚太后把年僅21歲的司馬奕扶上帝位,是為晉廢帝,時在興寧三年(365年)二月。褚太后本名褚蒜子,是晉康帝之妻,穆帝(在晉哀帝之前駕崩)之母,同時也是哀帝、廢帝的嬸母,曾先後三度臨朝,扶立過5位皇帝(穆帝、哀帝、廢帝、簡文帝、孝武帝),在晉朝歷史上極具影響力。

    此時,褚太后以皇帝年幼為由宣佈臨朝聽政,而大司馬桓溫則坐鎮荊州、遙控朝政,由此使得司馬奕徒有皇帝的名號,手中卻沒有半點實權,朝廷內外皆受制於人,真好比一個“雙重傀儡”。好在司馬奕深諳韜晦之術,上臺後並未急著親政,而是謹言慎行,大事小情均交由褚太后、桓溫裁決,自己則做起了“甩手掌櫃”。但在暗地裡,司馬奕卻密切關注著局勢的發展,並耐心等到反擊的機會。

    作為晉朝頭號權臣,桓溫早就有篡位的心思,為了樹立威望、收攏民心,曾西滅成漢、三伐中原,在建立戰功的同時,也將軍政大權攬入自己手中。隨著年事漸高,桓溫篡位的慾望愈發強烈,然而他深知自己的威望還不夠高,而三次北伐的失利更讓他名譽大損,在這種情況下,只有透過廢立皇帝來重樹威望、剷除異己,然後才能行篡位之事。

    然而晉廢帝在位期間謹言慎行,既沒有殘忍暴虐的舉動,又沒有沉溺酒色的表現,如此清白純潔,根本就沒有任何把柄可抓。但欲加之罪何患無辭?桓溫既然找不到光明正大的理由,便決定拿皇帝的私生活做文章,透過潑髒水的方式,把他搞臭、搞倒。為此,桓溫派人到京師去散佈流言,汙衊皇帝性無能,他的三個兒子乃是寵臣跟妃嬪所生的“孽種”。

    等到流言被炒得沸沸揚揚之際,桓溫便威逼褚太后下詔,以司馬奕不能生育、宮闈穢亂為由,將他廢黜,改立晉元帝幼子司馬昱為帝,是為簡文帝(“誣帝在籓夙有痿疾,嬖人相龍、計好、朱靈寶等參侍內寢,而二美人田氏、孟氏生三男,長欲封樹,時人惑之,溫因諷太后以伊霍之舉。”見《晉書·卷八》),時在太和六年(371年)十一月。

    褚太后的懿旨剛剛釋出,桓溫便派散騎侍郎劉亨進宮收繳玉璽,然後威逼著司馬奕搬離皇宮。時值仲秋,天氣還比較暖和,司馬奕來不及收拾,便穿著單衣步行走出西堂,然後乘牛車出神獸門,被數百名士兵押送到他當年做東海王時的府邸。群臣見狀,無不悲泣哽咽。司馬奕不僅被汙衊為性無能,而且沒有任何過錯便被廢黜,堪稱史上最冤枉的皇帝。

    司馬奕退位後,先後被降封為東海王、海西公,並被送往吳縣西柴里居住,由吳國內史刁彝、御史顧允領兵監管。此時,國中有不少同情司馬奕遭遇的大臣、將領,假借他的名義起兵反抗桓溫,並打算把他重新扶上皇位。而司馬奕聽到風聲後,卻變得更加憂懼,每日裡閉門謝客,唯恐被桓溫抓到把柄,從而遭到殺害。

    好在沒過多久,簡文帝和桓溫便相繼病死,才使得司馬奕的處境較為改善。此時,天師道首領盧悚派弟子許龍秘訪司馬奕,自稱奉褚太后密詔來迎奉他回京復辟,後者聽後一度動心,但終在家人的極力勸阻下作罷。司馬奕自知復辟無望,又怕再遭禍端,便每日縱情於酒色之中,一旦發現妃嬪懷孕後便讓她們墮胎,唯恐引起朝廷的猜忌。

    此時,簡文帝的兒子孝武帝在位,在獲悉堂侄司馬奕種種舉動後,便認為他已經安於屈辱、墮落,再無復辟之心,由此解除對他的殺心。太元十一年(386年)十月十六日,司馬奕在被廢黜15年後,最終病死於吳縣住所,時年45歲。司馬奕死後沒有諡號,不起皇陵,史書上一般把他稱作廢帝或海西公。縱觀司馬奕的人生,怎一個“悲”字了得?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有哪些經典科幻電影是小說改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