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2013589007217

    熱敷是一種物理治療方式,一般可利用熱毛巾、暖水袋、暖袋(先以毛巾包裹,可協助吸收汗水及減低灼傷的機會),直接敷治患處,每天二至三次,每次十五至二十分鐘。熱敷療法在軟組織損傷疾病的治療中佔有重要的位置。熱敷療法具有擴張血管、改善區域性血液迴圈、促進區域性代謝的作用,有益於疾病的恢復。熱敷本身也可緩解肌肉痙攣,促進炎症及瘀血的吸收,藥物熱敷還可使藥物透過區域性吸收,達到直達病所的目的,使治療更直接、更有效。 熱敷療法適合於各種閉合性損傷。熱源可採用熱毛巾、熱水袋、具有加熱作用的治療儀器及寒痛樂等熱敷藥,中藥熱敷法結合藥物與熱敷的雙重作用,療效明顯,是臨床中常用的熱療方法。 熱敷禁忌 患有急性炎症、面板炎、血栓性靜脈炎、外周血管疾病,患處有傷口、剛癒合的面板、過份疼痛或腫脹、失去分辨冷熱的能力(例如部分糖尿病人),不能明白指示者(例如患有嚴重老人痴呆症的人士),都不宜使用。 熱敷分類 熱敷能使肌肉鬆弛,血管擴張,促進血液迴圈。用熱敷的方法能使寶寶溫暖舒適,對一些末梢迴圈不良(手足冰涼)的寶寶進行保暖。同時,熱敷還有助於消炎、消腫和加速組織再生;區域性的熱敷還能緩解疼痛。所以,熱敷也常常用於寶寶面板癤腫、臀部肌肉注射後吸收不良而出現的硬結、腹痛、腹脹等。 熱敷的方法有乾熱敷和溼熱敷兩種。 乾熱敷的正確方法 常常用熱水袋。一般在家庭中做乾熱敷非常方便且易行。方法是熱水袋內灌入1/2-2/3的熱水,斜放水袋將氣排出,而後擰緊塞子,用布擦乾水袋錶面的水,倒提起來抖動,檢查無漏水後,用布或毛巾包裹好,放在寶寶需要熱敷的部位。使用中應注意水溫不宜過高,用開水時應加入適量的冷水,使袋中水溫在50-60℃較為合適,並要仔細檢查有無漏水。在給寶寶使用熱水袋後,要隨時觀察,以防寶寶燙傷。如果發現面板潮紅時應停止。做熱敷時可根據需要及時換熱水,以保持一定的溫度。 常用於解痙、鎮痛、保暖。將冷、熱水共同倒入搪瓷罐內,要求水溫為50℃(以水溫計調節較為準確),然後灌入熱水袋內,灌入量為熱水袋容量的1/2~2/3,逐出袋內空氣,擰緊塞子,擦乾後倒提熱水袋是否漏水,最後裝入布套中或用毛巾包裹,放於病孩需要部位。無熱水袋時也可用葡萄糖空瓶或塑膠壺(瓶)代替,只要遇熱水不變形、不漏水就可以用。施熱時間一般超過20~30分鐘。此法方便常用,但其穿透力不如溼熱敷法。 對嬰幼兒施熱時,溫度要控制在50℃之內,並應多包一塊大毛巾或放於兩層毯子之間。經常觀察放置熱水袋部位,防止燙傷。如有面板紅腫,應立即停止使用,並在區域性塗凡士林保護面板。臟器出血,軟組織挫傷、扭傷或砸傷初期(前三天)忌用熱敷。急性腹痛診斷未明前不宜熱敷。面部危險三角區感染化膿、面板溼疹、細菌性結膜炎均禁忌熱敷。 溼熱敷的正確方法 將小毛巾放在熱水中浸溼擰乾,放在所需要熱敷的部位,然後蓋上乾毛巾或棉墊,以保持熱度。敷布的溫度以寶寶不感覺燙、能耐受為原則。溼熱敷也可採用在熱溼毛巾上放熱水袋的方法,以保持熱度。溼熱敷一般可持續20-30分鐘。在熱敷過程中,應經常觀察區域性面板顏色,詢問寶寶感覺燙不燙?避免發生燙傷。同時,熱敷後應將區域性擦乾蓋好,寶寶不要立即外出,避免著涼感冒。 常用於消炎、鎮痛。將橡膠單(或塑膠布)和毛巾墊在溼熱敷部位下面,以免弄溼衣服、被褥。在需要熱敷的面板區域性塗以凡士林(或塗食用油,其範圍要大於熱敷面積),然後蓋上一層紗布。將浸在熱水裡的小毛巾擰乾(以不滴水為度),用手腕部試溫,以不燙手為宜,摺疊後敷於病孩患處,上面加蓋乾毛巾保溫。在患部不忌壓的情況下,還可用熱水袋放置在小毛巾上,再蓋上大毛巾保溼則效果更佳。溼熱敷的溫度以病孩能夠耐受,不覺燙為原則,約3~5分鐘更換一次,一般連續熱敷15~20分鐘。熱敷完畢,揭去紗布,擦去凡士林,穿好衣服。溼熱敷穿透強,因而消炎作用也好。施熱過程中應加強觀察,因病孩往往不能很好合作,要慎防燙傷;對有傷口的部位作熱敷時,應注意無菌操作,敷後傷口換藥;熱敷面部者,敷後半小時內不宜外出,以防感冒。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夏天各種純色的上裝,搭配什麼下裝,拍照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