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3296806220335

      蛋白質

      是維持生命不可缺少的物質。人體組織、器官由細胞構成,細胞結構的主要成分為蛋白質。機體的生長、組織的修復、各種酶和激素對體內生化反應的調節、抵禦疾病的抗體的組成、維持滲透壓、傳遞遺傳資訊,無一不是蛋白質在起作用。嬰幼兒生長迅速,蛋白質需要量高於成人,平均每天每公斤體重需要2克以上。肉、蛋、奶、豆類含豐富優質蛋白質,是每日必須提供的。同時應注意:

      1、搭配的原則如動、植物食品的搭配;多品種食物的搭配。

      2、不過量提供的原則。嬰幼兒期蛋白質熱量佔總熱量12%—14%為宜,過多會影響蛋白質正常功能的發揮,造成蛋白質消耗,影響體內氮平衡。

      3、不過少提供的原則。蛋白質提供過少明顯影響生長髮育的速度,生化反應下降,抗病能力下降,甚至導致營養不良。結果不僅僅造成生長落後,還會因影響腦細胞發育,造成智力落後。

    脂肪

      脂肪層

      是儲存和供給能量的主要營養素。每克脂肪所提供的熱能為同等重量碳水化合物或蛋白質的2倍。機體細胞膜、神經組織、激素的構成均離不開它。脂肪還起保暖隔熱;支援保護內臟、關節、各種組織;促進脂溶性維生素吸收的作用。嬰兒每天每公斤體重需要4克脂肪,動物和植物來源的脂肪均為人體之必需,應搭配提供。每日脂肪供熱應占總熱卡的20%—25%。

    碳水化合物

    是為生命活動提供能源的主要營養素,它廣泛存在於米、面、薯類、豆類、各種雜糧中,是人類最重要、最經濟的食物。這類食物每日提供的熱卡應占總熱卡的60%—65%。任何碳水化合物到體內經生化反應最終均分解為糖,因此亦稱之為糖類。除供能外,它還促進其他營養素的代謝,與蛋白質、脂肪結合成糖蛋白、糖脂,組成抗體、酶、激素、細胞膜、神經組織、核糖核酸等具有重要功能的物質。這類食物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也需提醒家長不要過早過多的加米粉;過多給孩子食物中加糖,這會導致肥胖,給孩子日後的健康埋下禍根。

    維生素

    對維持人體生長髮育和生理功能起重要作用,可促進酶的活力或為輔酶之一。維生素可分兩類,一類為脂溶類維生素包括Vit.A、D、E、K,它們可在體內儲存,不需每日提供,但過量會引起中毒;另一類為水溶性維生素包括Vit.B、C等,這一類佔大多數,它們不在體內儲存,需每日從食物提供,由於代謝快不易中毒。維生素A、D、B、C、E、K、葉酸……各司其職,缺一不可,因此給孩子提供新鮮蔬菜、水果、肝、蛋黃,適當吃點粗糧,多曬曬太陽,就顯得格外必要了。

      礦物質

    是人體主要組成物質,碳、氫、氧、氮約佔人體重總量的96%,鈣、磷、鉀、鈉、氯、鎂、硫佔3.95%,其他則為微量元素共41種,常為人們提到的有鐵、鋅、銅、硒、碘等。每種元素均有其重要的、獨特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各元素間又有密切相關的聯絡,在兒童營養學研究中這部分佔很大比例。

      礦物質雖不供能,但有重要的生理功能:①構成骨骼的主要成份;②維持神經、肌肉正常生理功能;③組成酶的成分;④維持滲透壓,保持酸鹼平衡。礦物質缺乏與疾病相關,比如說缺鈣與佝僂病;缺鐵與貧血;缺鋅與生長髮育落後;缺碘與生長遲緩、智力落後等等,均應引起足夠的重視。

    是維持生命必需的物質,機體的物質代謝,生理活動均離不開水的參與。嬰兒體重的70%—75%是水,每天每公斤體重需水約150毫升,母乳中絕大部分是水,因此前4個月純母乳餵養的小兒不必單喂水,但混合餵養和人工餵養的小兒一定要注意喂水。可以用150毫升乘上體重的公斤數得出需水量,再減去食入的奶量,就可得出應喂水的量。

    孩子的個體差異,天氣和環境,都影響喝水量,家長不要忘記給孩子喝水,也不要強迫孩子喝水,脫水和水中毒對孩子健康都是不利的。

    纖維素

    是不被消化的食物,但其作用不可忽視。它可刺激消化液的產生和促進腸道蠕動,吸收水分利於排便,還可降低血漿膽固醇水平,改善血糖生成反應,影響營養素的吸收速度和部位,對腸道菌群的建立也起有利的作用。水果、蔬菜、穀類、豆類均含較多纖維素。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天橋風雲第九季的劇情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