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尹志良285714
-
2 # 新視角279
手太陰肺經在手內側大母指內側少商穴上至肺部中府穴。手明大腸經自食指內側商陽穴上至鼻旁迎香穴。因為這兩經以手內外側又緊挨向上延伸所以估計古人就是以此來命名,實際這兩徑都屬肺徑。大腸是胃腸消化系統的一部分與肺不相連,古人把肺與腸子的一部分相聯絡說服力不足。手太陽小腸經自手小指外側少澤穴起上至耳聽宮穴。手少陰心經自手小指內側少衝穴上至腋下極泉穴。因這兩穴都從小指內外起又緊挨著上行所以古人以此來陰陽命名。手太陽小腸經實際是與耳朵功能相關,而小腸如上所述是胃腸消化系統的一部分,在這裡古人又把腸子分段並與耳功能硬扯在一起沒有說服力。手少陰心經屬心經與小腸不相關也無陰陽關係。手厥陰心包經起自中指中衝穴上至乳頭外天池穴是心經。手少陽三焦經自四指外關衝穴上至眉梢絲竹空穴,環繞耳朵半圈實際是與耳功能相關。手少陽三焦徑應屬耳經。古人把心經與耳經相關聯又以陰陽認識太勉強。以上是對手三陰手三陽不同於古中醫的分析,請各位高師參評,我先在這裡表示感謝,這也僅僅是個人粗淺認識絕無冒犯古人之意,因為中醫太深奧尤其是現在的有成就的老中醫比我高明的多希多多指教,先宣告我不敢說我說的對,拋磚引玉,引出高師來批評。足太陰脾經自大腳趾內隱白穴沿腿內側上行經腹部上至胸部周榮穴又斜下至大包穴。足陽明胃經自大腳趾外側沿大腿外側上行在頜下分二支,一支到眼眶下承泣穴,一支到頭維穴,這兩經在膝下內外側有陰陵泉陽陵泉對應,在膝蓋上兩側沿大腿上行,在腹股溝處交叉變位上行,以陰陰命名。足太陽膀胱徑起止小趾至陰穴沿大腿後上行在腿彎處分二支上行在臀後承扶交叉上行,一支在骶骨呈N字型折返然後二線沿腰胸背部上行在脖後合併沿後腦上行至前額眼內晴明穴止。足少陰腎經起止腳掌內前三分之一湧泉穴,沿腿內側上行在腹部緊挨著任脈上行至鎖骨俞府穴。腎與膀胱是泌尿系統,腎過濾血液膀胱貯存尿液,古人也以陰陽論別。足少陽膽經起止腳四趾外足竅陰穴沿大腿外側上行到頭外側先到眼上陽白穴又折返繞耳朵大半圈到眼角外瞳子髎穴止。膽在頭外側折返我們看經絡圖發現呈現三條如琴絃的狀態,本人分析膽經的功能與耳朵聽力相關有助於增強聽力,而它最後終點是眼角外,所以膽經應該是對耳與眼都有效,古人皆有肝膽都有明目的功效之說。足厥陰肝經起止大腳趾內側大敦穴沿腿內側上行經腹部在乳頭下期門穴止。肝膽實際上是同一個系統的臟器分前後,膽囊貯存肝液,以陰陽論別也不脫當。以上是對十二經絡的粗淺認識望各位中醫老前輩指導參評,不當之處定虛心學習。現在有些中醫老前輩在實踐中發現驗證了很多古中醫不準確之處,他們主張與時俱進以現代中醫知識來充實改進新時代的中醫,既不全盤照搬也不全否定,中醫有其獨特的不同於西醫又優於西醫的高明之處,尤其是不治已病治未病更是有先見之明。發揚並繼承優秀的古中醫走中西醫相結合之路是正確的選擇。
-
3 # 天邊的一團雲
依據《易經》,可以找一下朱熹版本的《監本易經》(商務印書館出版過繁體字豎排影印本)看一下,裡邊開篇有一張圖“先天(伏羲)六十四卦次序圖",看那個易圖來理解六陰六陽共十二條正經就形象和容易多了。裡邊圖對著,少陰 少陽....等等。
《內經》(《黃帝內經》古城稱《內經》)的樹根是《易經》思想。要準確和深刻理解,就必需花功夫研易。
《內經》裡講經脈主要講了十二正經和奇經八脈,注意哦——正經和奇經,按道家思想叫“奇正相生”,用在兵法如《孫子兵法》裡就出奇制勝,用在醫學裡就是正經和奇經。正經有12脈,奇經有8脈。只是按《傷寒雜病論》主要用十二正經較多,但在道家實修內丹功裡卻用奇經八脈比較多,其實正經和奇經是兩套經脈系統的互動關係。
道理上是這樣,醫不離道,以道明醫。
回覆列表
醫術我剛看,看了一週左右,陰陽二氣如同兩儀,氣血筋脈應當為四相,肝膽脾肺腎,為五行,心乃先天之精華,脾胃屬於後天之本。十二經絡對應的應該就是十二地支。十二地支就是陰陽交錯的,所以古人說的應該沒有什麼問題的。我現在學醫時間尚短,以上是對醫學也是中醫的一點領悟,在以後的日子裡,我會認真研究的,不準確的地方,有我來解答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