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斯拉夫是一個多民族、多宗教的國家。它存在了88年,領土面積有26.6萬平方公里,人口達到2300萬,曾經是除蘇聯和中國以外,實力最強大的社會主義國家。
在羅馬帝國時期,他們與日耳曼人和凱爾特人,一起被稱為“歐洲三大蠻族”。隨著歷史的不斷推進,斯拉夫人透過遷徙和戰爭,最終形成了東斯拉夫、西斯拉夫和南斯拉夫,共有三個大分支:
一、東斯拉夫人
主要是如今的俄羅斯人、白俄羅斯人和烏克蘭人。
二、西斯拉夫人
主要是如今的波蘭、捷克、斯洛伐克人,分佈在在中歐地區。
三、南斯拉夫人
主要是塞爾維亞、克羅埃西亞、波黑、黑山、馬其頓、保加利亞、斯洛維尼亞和波斯尼亞人。
一戰結束後,奧匈帝國隨即解體。原本被奧匈帝國的控制的克羅埃西亞和斯洛維尼亞,也宣佈獨立。
而屬於戰勝國陣營的塞爾維亞王國與黑山王國則進行了合併,同時,又將剛剛獨立的克羅埃西亞等地區中,由斯拉夫人佔據主導的地區,全都吸收了進來,共同組成了“塞爾維亞-克羅埃西亞-斯洛維尼亞王國”。在1929年時,正式改名為南斯拉夫王國。
雖然拼湊成了一個國家,雖然也都是斯拉夫人,但嚴格意義上講,南斯拉夫是一個多民族的國家,各民族之間雖然相貌和血緣相近,但宗教信仰卻截然不同,差異很大。
為了增強民族的凝聚力,南斯拉夫將國家劃分了33個省,並故意將不同的民族劃入了一個省,希望藉此增進各民族間的感情,加深彼此的交流和融合。本來這是出於好意,但卻沒有辦成好事,在後來的分裂埋下了巨大的隱患。
二戰期間,南斯拉夫被納粹德國入侵,在克羅埃西亞聚集區,成立了一個傀儡政權——克羅埃西亞獨立王國。這個傀儡政權,在納粹的支援下,對境內的數百萬塞爾維亞居民,開展了大屠殺,慘無人道的種族屠殺,成為了各民族之間,永遠無法撫平的創傷。
二戰結束後,鐵托的威望和影響如日中天,在他的努力之下,南斯拉夫重新建立起了聯邦制國家,不久後又成為了社會主義國家。
鐵托是一位非常有魅力、有性格的領導人,尤其對於斯大林特別反感。所以,南斯拉夫雖然是社會主義國家,但卻始終與蘇聯保持著距離。
斯去世之後,南斯拉夫與蘇聯的關係,開始慢慢緩和。但是,作為世界“不結盟運動”的創始人之一,鐵托一直堅決拒絕加入華約組織,和歐美列強也保持著很好的關係。
正是因為他的自由和獨立,南斯拉夫成了華約與北約都十分倚重的平衡力量,在國際舞臺上,發揮著極其重要的作用。
不過,由於南斯拉夫的高度個人集權,鐵托在世時,沒人敢質疑和挑戰他的權威,南斯拉夫也風光了一陣。但是,強人鐵托過世之後,一切都改變了。
南斯拉夫的各種內部矛盾不斷激化,一共經歷了兩次解體,最終分成了6個國家,還有一個至今都不被國際社會廣泛承認的科索沃。
南斯拉夫第一次解體:
1991年,斯洛維尼亞、克羅埃西亞和馬其頓先後宣佈獨立,成為了獨立的主權國家。
1993年,波斯尼亞和黑塞哥維那宣佈獨立,並爆發了持續三年多的波黑戰爭,最終,在1995年成為了獨立國家。波斯尼亞和黑塞哥維那獨立以後,黑山和塞爾維亞組成了南聯盟。
南斯拉夫第二次解體:
1999年,以美國為首的北約國家,藉口南聯盟拒絕執行西方主導的和平協議,悍然發動了針對科索沃的戰爭。
科索沃戰爭結束後,南聯盟國家的凝聚力完全喪失。2003年,南聯盟改名為“塞爾維亞和黑山”,成了一個鬆散的邦聯制國家。
2006年,塞爾維亞和黑山,各自經過全民公投,決定成為獨立的國家。自此,南斯拉夫徹底告別了歷史舞臺!
2008年,塞爾維亞的科索沃地區,又自行宣佈從塞爾維亞獨立,但是,並未得到國家社會的廣泛承認。
南斯拉夫是一個多民族、多宗教的國家。它存在了88年,領土面積有26.6萬平方公里,人口達到2300萬,曾經是除蘇聯和中國以外,實力最強大的社會主義國家。
在羅馬帝國時期,他們與日耳曼人和凱爾特人,一起被稱為“歐洲三大蠻族”。隨著歷史的不斷推進,斯拉夫人透過遷徙和戰爭,最終形成了東斯拉夫、西斯拉夫和南斯拉夫,共有三個大分支:
一、東斯拉夫人
主要是如今的俄羅斯人、白俄羅斯人和烏克蘭人。
二、西斯拉夫人
主要是如今的波蘭、捷克、斯洛伐克人,分佈在在中歐地區。
三、南斯拉夫人
主要是塞爾維亞、克羅埃西亞、波黑、黑山、馬其頓、保加利亞、斯洛維尼亞和波斯尼亞人。
一戰結束後,奧匈帝國隨即解體。原本被奧匈帝國的控制的克羅埃西亞和斯洛維尼亞,也宣佈獨立。
而屬於戰勝國陣營的塞爾維亞王國與黑山王國則進行了合併,同時,又將剛剛獨立的克羅埃西亞等地區中,由斯拉夫人佔據主導的地區,全都吸收了進來,共同組成了“塞爾維亞-克羅埃西亞-斯洛維尼亞王國”。在1929年時,正式改名為南斯拉夫王國。
雖然拼湊成了一個國家,雖然也都是斯拉夫人,但嚴格意義上講,南斯拉夫是一個多民族的國家,各民族之間雖然相貌和血緣相近,但宗教信仰卻截然不同,差異很大。
為了增強民族的凝聚力,南斯拉夫將國家劃分了33個省,並故意將不同的民族劃入了一個省,希望藉此增進各民族間的感情,加深彼此的交流和融合。本來這是出於好意,但卻沒有辦成好事,在後來的分裂埋下了巨大的隱患。
二戰期間,南斯拉夫被納粹德國入侵,在克羅埃西亞聚集區,成立了一個傀儡政權——克羅埃西亞獨立王國。這個傀儡政權,在納粹的支援下,對境內的數百萬塞爾維亞居民,開展了大屠殺,慘無人道的種族屠殺,成為了各民族之間,永遠無法撫平的創傷。
二戰結束後,鐵托的威望和影響如日中天,在他的努力之下,南斯拉夫重新建立起了聯邦制國家,不久後又成為了社會主義國家。
鐵托是一位非常有魅力、有性格的領導人,尤其對於斯大林特別反感。所以,南斯拉夫雖然是社會主義國家,但卻始終與蘇聯保持著距離。
斯去世之後,南斯拉夫與蘇聯的關係,開始慢慢緩和。但是,作為世界“不結盟運動”的創始人之一,鐵托一直堅決拒絕加入華約組織,和歐美列強也保持著很好的關係。
正是因為他的自由和獨立,南斯拉夫成了華約與北約都十分倚重的平衡力量,在國際舞臺上,發揮著極其重要的作用。
不過,由於南斯拉夫的高度個人集權,鐵托在世時,沒人敢質疑和挑戰他的權威,南斯拉夫也風光了一陣。但是,強人鐵托過世之後,一切都改變了。
南斯拉夫的各種內部矛盾不斷激化,一共經歷了兩次解體,最終分成了6個國家,還有一個至今都不被國際社會廣泛承認的科索沃。
南斯拉夫第一次解體:
1991年,斯洛維尼亞、克羅埃西亞和馬其頓先後宣佈獨立,成為了獨立的主權國家。
1993年,波斯尼亞和黑塞哥維那宣佈獨立,並爆發了持續三年多的波黑戰爭,最終,在1995年成為了獨立國家。波斯尼亞和黑塞哥維那獨立以後,黑山和塞爾維亞組成了南聯盟。
南斯拉夫第二次解體:
1999年,以美國為首的北約國家,藉口南聯盟拒絕執行西方主導的和平協議,悍然發動了針對科索沃的戰爭。
科索沃戰爭結束後,南聯盟國家的凝聚力完全喪失。2003年,南聯盟改名為“塞爾維亞和黑山”,成了一個鬆散的邦聯制國家。
2006年,塞爾維亞和黑山,各自經過全民公投,決定成為獨立的國家。自此,南斯拉夫徹底告別了歷史舞臺!
2008年,塞爾維亞的科索沃地區,又自行宣佈從塞爾維亞獨立,但是,並未得到國家社會的廣泛承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