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人生四大樂事:久旱逢甘霖,他鄉遇故知。洞房花燭夜,金榜題名時。可是前三個實現的可能要比“金榜題名”大得多,畢竟在古代要考取一個功名是非常難的,而在清朝考上一個漢人狀元郎則更是難上加難。
普通漢人入仕唯有科舉一條路:清朝“滿不點元”旗人不佔鼎甲”可能會讓人有一種科舉漢人好上榜的錯覺,沒錯就是錯覺。滿族統治者為了保留滿族的軍備力量不讓其重科舉而丟了馬背上功夫,故提出了“滿不點元””旗人不佔鼎甲”來讓清代滿族人入仕不專重科舉。
再者八旗子弟可以參軍入伍,憑藉軍功入仕者大有人在,或者靠著父祖輩官品或功績得以承襲世爵 世職而入仕或蒙蔭入仕者也大有人在,更有以擔任皇子伴讀或由侍衛而入仕的更是大有人在。
以曹雪芹先祖曹寅為例子,出生於正白旗包衣由於母親孫氏緣故成為康熙伴讀,十六歲時入宮以御前侍衛身份侍奉,之後他先後出任了蘇州織造、江寧織造,而其子曹顒繼萌蔭任江寧織造。
④丐戶、疍戶的子孫:通俗的來說便是前者是常年生活在陸地的小商販,而後者便是常年生活在水上靠販賣水產為生的商戶的子孫。⑤奴隸子孫:奴隸分為生活奴隸和政治奴隸,但凡在奴籍者都不能參加科舉。
如何把控參考人員的出身問題,清政府推出了兩個政策:首先是規定,考生只能在籍貫所在地,參加童生試。這種就近參加考試的原則,可以幫助朝廷,更好管控生源,也方便大部分學子參加考試。而且,參加考試時,必須有秀才擔保。
秀才是有功名的人,身份較為特殊。考生之間,也必須互相擔保。防止出現考場作弊,有人舉報欺瞞的情況。一旦被查出,做擔保的秀才到受罰。如果有隱瞞的情況,一起參加考試的學子,也要遭殃。對於一個清朝讀書人來說,這種懲罰,不可謂不嚴厲。
除了出身的限制,清朝科舉的難度,更是驚人。如果說現代高考是走獨木橋,那麼清代科舉就是有鋼絲繩。為什麼?
因為擁有報考資格的同時還需要學習四書五經成為童生,以童生身份參加院試要經過三級的考試,即縣、府、道三級嚴格的考試後成績分六等,而成為秀才的機率大概就是百分之十的樣子,剩下來的童生也有終生未過的。
史料記載:清朝道光年間廣州有多次百歲童生參加院試的記錄;院試考中的那百分之十人才被稱為是秀才,而秀才則有資格參加縣學或者府學的生員,他們取得這個身份之後,才有資格參加正式的科舉考試。
若是以為院試出來的百分之十的人脫離苦海了那便錯了,他們才坐上脫離苦海的小舟而要面臨的卻是驚濤駭浪。正式科舉考試分為鄉試、會試、殿試三級。
其中鄉試也稱為秋圍,省科舉生員與監生才可應考,鄉試的錄取率可透過商衍鎏先生說的一句這樣的話瞭解:“鄉試中額,依文風之高下,人口之多寡,丁賦之輕重而定。”
也就是鄉試中上榜的名額依照文采的高低、人口的數量、地區交納賦稅的比重來定,這也導致有的省只有百分之一的機率中舉而有的省中舉機率則更低。若是能成為那百分之一成為舉人也算是功名在身但只能當一些品階低的縣令,可若是要成為狀元,真是路漫漫其修遠兮。
會試稱為春闈,中舉之後可上京城參加每三年舉行一次的會試,在會試中過五關斬六將成為那百分之一的優勝者後成為貢士放有參加殿試資格。
殿試由皇上親自出題主持,王公大臣監考,內閣大臣、翰林院等朝政權力中央的大臣參與執行受卷、彌封、收掌、印卷、填榜等事務。考後二十五日於太和殿舉行傳臚典禮,傳臚之後,頒佈上諭,第一甲第一名方成狀元郎。
成為狀元郎的機率真的低的慘不目睹:關於從童生成為狀元郎的過程便是如此了,看似為一個水到渠成的過程,實則有人終生為童生、有人考上秀才舉人便停在哪裡了,真正能當上狀元的漢人在清朝也不過112人(加滿人在內狀元為114人)。而在清朝成為這112人裡的一人是什麼概念呢?
用資料說話:若向前追溯但清朝民大眾的文盲程度大概要上升到90%剩下的那百分之十有文化而且有資格考試的可能又要減少機率剩5%有資格參加科舉吧,按照清朝1851年4.36億人算大概有2180000有資格考試,成為狀元的機率大概就是兩千一百八十萬分之一。
古人人生四大樂事:久旱逢甘霖,他鄉遇故知。洞房花燭夜,金榜題名時。可是前三個實現的可能要比“金榜題名”大得多,畢竟在古代要考取一個功名是非常難的,而在清朝考上一個漢人狀元郎則更是難上加難。
普通漢人入仕唯有科舉一條路:清朝“滿不點元”旗人不佔鼎甲”可能會讓人有一種科舉漢人好上榜的錯覺,沒錯就是錯覺。滿族統治者為了保留滿族的軍備力量不讓其重科舉而丟了馬背上功夫,故提出了“滿不點元””旗人不佔鼎甲”來讓清代滿族人入仕不專重科舉。
再者八旗子弟可以參軍入伍,憑藉軍功入仕者大有人在,或者靠著父祖輩官品或功績得以承襲世爵 世職而入仕或蒙蔭入仕者也大有人在,更有以擔任皇子伴讀或由侍衛而入仕的更是大有人在。
以曹雪芹先祖曹寅為例子,出生於正白旗包衣由於母親孫氏緣故成為康熙伴讀,十六歲時入宮以御前侍衛身份侍奉,之後他先後出任了蘇州織造、江寧織造,而其子曹顒繼萌蔭任江寧織造。
④丐戶、疍戶的子孫:通俗的來說便是前者是常年生活在陸地的小商販,而後者便是常年生活在水上靠販賣水產為生的商戶的子孫。⑤奴隸子孫:奴隸分為生活奴隸和政治奴隸,但凡在奴籍者都不能參加科舉。
如何把控參考人員的出身問題,清政府推出了兩個政策:首先是規定,考生只能在籍貫所在地,參加童生試。這種就近參加考試的原則,可以幫助朝廷,更好管控生源,也方便大部分學子參加考試。而且,參加考試時,必須有秀才擔保。
秀才是有功名的人,身份較為特殊。考生之間,也必須互相擔保。防止出現考場作弊,有人舉報欺瞞的情況。一旦被查出,做擔保的秀才到受罰。如果有隱瞞的情況,一起參加考試的學子,也要遭殃。對於一個清朝讀書人來說,這種懲罰,不可謂不嚴厲。
除了出身的限制,清朝科舉的難度,更是驚人。如果說現代高考是走獨木橋,那麼清代科舉就是有鋼絲繩。為什麼?
因為擁有報考資格的同時還需要學習四書五經成為童生,以童生身份參加院試要經過三級的考試,即縣、府、道三級嚴格的考試後成績分六等,而成為秀才的機率大概就是百分之十的樣子,剩下來的童生也有終生未過的。
史料記載:清朝道光年間廣州有多次百歲童生參加院試的記錄;院試考中的那百分之十人才被稱為是秀才,而秀才則有資格參加縣學或者府學的生員,他們取得這個身份之後,才有資格參加正式的科舉考試。
若是以為院試出來的百分之十的人脫離苦海了那便錯了,他們才坐上脫離苦海的小舟而要面臨的卻是驚濤駭浪。正式科舉考試分為鄉試、會試、殿試三級。
其中鄉試也稱為秋圍,省科舉生員與監生才可應考,鄉試的錄取率可透過商衍鎏先生說的一句這樣的話瞭解:“鄉試中額,依文風之高下,人口之多寡,丁賦之輕重而定。”
也就是鄉試中上榜的名額依照文采的高低、人口的數量、地區交納賦稅的比重來定,這也導致有的省只有百分之一的機率中舉而有的省中舉機率則更低。若是能成為那百分之一成為舉人也算是功名在身但只能當一些品階低的縣令,可若是要成為狀元,真是路漫漫其修遠兮。
會試稱為春闈,中舉之後可上京城參加每三年舉行一次的會試,在會試中過五關斬六將成為那百分之一的優勝者後成為貢士放有參加殿試資格。
殿試由皇上親自出題主持,王公大臣監考,內閣大臣、翰林院等朝政權力中央的大臣參與執行受卷、彌封、收掌、印卷、填榜等事務。考後二十五日於太和殿舉行傳臚典禮,傳臚之後,頒佈上諭,第一甲第一名方成狀元郎。
成為狀元郎的機率真的低的慘不目睹:關於從童生成為狀元郎的過程便是如此了,看似為一個水到渠成的過程,實則有人終生為童生、有人考上秀才舉人便停在哪裡了,真正能當上狀元的漢人在清朝也不過112人(加滿人在內狀元為114人)。而在清朝成為這112人裡的一人是什麼概念呢?
用資料說話:若向前追溯但清朝民大眾的文盲程度大概要上升到90%剩下的那百分之十有文化而且有資格考試的可能又要減少機率剩5%有資格參加科舉吧,按照清朝1851年4.36億人算大概有2180000有資格考試,成為狀元的機率大概就是兩千一百八十萬分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