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大廚輝哥

    河豚魚做過幾次,都是紅燒技法。主要是處理河豚毒素的手法,把帶毒的部位處理乾淨即可。日本人有拼死吃河豚的說法,據說以前每年都有吃死的。野生的河豚含有劇毒,非專業廚師不可以操作的。現在的河豚多半是養殖雜交的,毒素含量很少,但非專業出身也不可輕易嘗試!河豚燒出來,確實味道很鮮美,不愧是長江第一鮮。河豚的做法有紅燒、燉湯、刺身等,我個人覺得紅燒更能體現河豚的鮮美,吃河豚魚皮時要刺面朝裡,不要咀嚼,如果咀嚼會感覺有刺刺在腮幫上,直接吞下去,據說可以治療胃病。魚肉鮮美,肝臟濃香。

  • 2 # 美食界一哥

    河豚又叫做河魨,外形有點呆萌,很可愛的樣子,尤其它生氣的時候,用力的膨脹,樣子更是可愛至極。在眾多海鮮以及所有的魚類裡面,據說河豚是最為鮮美的,它肉味腴美、鮮嫩可口,其他任何海鮮都不能與河豚相媲美。河豚營養豐富,口味鮮醇,素來被譽為“魚中之王”,民間更有美其名曰:“一朝食得河豚肉,終生不念天下魚”的說法。

    河豚有毒,人盡皆知,卻仍然阻止不了吃貨的執念。當然,有些人可能會敬而遠之,像這種體內含有劇毒但又非常美味的魚類並不常見,網上也經常可以見到一些人誤吃河豚和中毒住院的事件,可很多人還是拒絕不了這樣的美味尤其日本人是出了名的愛吃河豚,都是不怕死的存在,在幾千年前,日本人冒著生命危險也要一享河豚的美味。聽說日本早已經研究出了一套如何洗河豚,如何吃河豚的方法了,一般最為常見的方法居然還是生吃河豚肉片,說實話,生魚片我都不敢吃,更不用說生河豚肉片, 多噁心啊,萬一在殘餘有血,那就真的迴天無力了,想一想就很驚心動魄,稍有不慎就是人生最後的晚餐了。

    河豚魚在中國江南已有數千年的食用文化歷史,有詩曰“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蔞蒿滿地蘆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時”。清明前乃是河豚產仔的季節,此時河豚的味道最鮮美。所以,江南有“不食河豚不知魚味,食了河豚百魚無味”之說。據說河豚肉吃起來,像脂肪般豐腴,而且入口即化,吃過後口齒留香,讓人慾罷不能,不知道是否是真的有那麼好吃?有機會一定要去體驗一下這個美味與挑戰並存的食物。

    如今,大多數的河豚都是人工養殖,飼養者透過限制河豚飲食,培育出基本無毒河豚新品種,稍加處理即可食用。但是這樣就失去原來的的野味了,更體會不到“拼死也要吃河豚”的效果了。現在很多飯店都有河豚菜,餐廳想要經營河豚菜式,河豚魚加工師必須是需要經過國家授權成立的權威培訓機構培訓合格,並持有《河豚魚處理師證》。中國漁業協會河豚魚分會副會長潘淦教授說,現在國家對人工養殖的河豚的食用限制正在逐漸的放開,部分省市餐館持牌持證即可經營河豚。

    河豚是危險與美味並存的食物,河豚的血液、內臟和眼睛都有毒,使用前必須仔細清楚不留殘餘。首先要透過放血去掉河豚的毒素,河豚血液裡毒素比較強,如果不放乾淨人吃了就要中毒,要將河豚的頭,背部切開放血,泡一個小時再清理乾淨,去掉毒素後放可放心食用。 豚鮮美無比,是魚中的的精品。魚肉無小刺,肉質白且緊緻,吃起來口味鮮甜,魚肉肥嫩,湯汁濃醇。河豚魚涼後會有魚腥味,所以要趁熱食之。

    品味更多美食,享受更多健康,我是你們的美食小專家,喜歡記得關注哦!

  • 3 # 那個不痛月月輕鬆

    河豚肉做過一次,買了兩條河豚。一條紅燒一條刺身。

    刺身做法最簡單,骨肉分離後切薄片即可。

    紅燒做法和一般家庭紅燒魚相差無幾。

  • 4 # 努力奮鬥的豬頭肉

    拼死吃河豚是自古就有的老話,那麼,河豚魚為什麼這麼毒呢?河豚是一種生活在近海和流注入海的江河中的魚類。雖然一些美食家認為河豚是無上的美食,但食用它們具有很大的風險,因為在它們的卵巢、肝和面板等器官中都含有劇毒的河豚毒素。只需1~2毫克河豚毒素,就足以殺死一個人。一條河豚魚中所含的毒素,足以殺死好幾十個人。可是吃過河豚魚的人都說好吃,他們往往抵擋不住這種美食的誘惑,而一吃再吃。甚至民間有這樣的說法:吃河豚魚的是傻瓜,不吃河豚魚的也是傻瓜。河豚雖然有毒,但依舊擋不住許多美食愛好者對它的追求,也說明河豚的鮮美,

    現在已經有許多人工養殖的河豚,無毒的,但也需要處理得當。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心源性猝死是不是意外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