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4
回覆列表
  • 1 # 書法講堂

    此幅作品寫得流暢、奔放、自然,氣脈相連,用筆純熟,結構合理,是一幅比較好的草書作品,也不難看出,作者有較強的運筆能力,有功力。除此之外,有兩點可以一起探討。

    行筆太快,節奏不免失衡,從該幅作品不難看出多讀者用筆迅疾,但草書是非常講求氣韻和節奏的,這也是草書的精華所在,一副氣韻生動節奏優雅的草書,越看越有味道,甚至百看不厭 ,簡單的說就是耐看。用筆變化不夠豐富,行筆的速度太快,導致部分線條略顯生硬。草書的用筆更講求枯溼濃淡的變化,而該幅作品體現的不夠明顯,從中可以看出,作者性格急而直爽的特點,作品看上去確實痛快淋瀝,但缺少變化。

    不管怎麼說這幅作品是一幅比較好的草書作品,因為任何一幅作品都不是完美的,多臨帖,增加作品的氣韻和節奏美是不斷追求的一個過程,是一個一直要堅持的方向,這是對的。

  • 2 # 老路書法

    這是唐代詩人王昌齡的《從軍行》——

    青海長雲暗雪山,

    孤城遙望玉門關。

    黃沙百戰穿金甲,

    不破Murano終不還。

    本篇書法作品寫的是此詩的後兩句,這兩句詩的意思是:戍邊戰士和敵人在大沙漠裡身經百戰以至於磨穿了鎧甲。不打敗敵人,絕不班師回朝。表現了戰士們的大無畏的英雄氣概,氣衝霄漢。

    現在我們分一下這幅作品的這幅作品的藝術特色——

    我就納了悶兒了,是什麼高人寫的作品,讓我等來分析。而且都是出手不凡的一等一的好作品,學生們真是大飽眼福了!

    咱們先看用筆,用筆剛勁奇強,中鋒行筆,如錐畫沙,如折釵股,如同鋼筋鐵骨,正好表達了大將軍在千軍萬馬中揮刀斬敵的英雄氣概。

    黃沙百戰穿金甲一句潤而豐腴。不破Murano終不還一句,枯而剛勁。前後對比形成了筆墨上的節奏。

    字和字之間的牽絲,時而連線,時而斷開,這是書法中,動中有靜,靜中寓動的另一個節奏。

    中國書壇為什麼沒有這樣好的作品呢?現實生活的國展中,為什麼看不到這麼好的作品呢?

    高,實在是高!難道高人都像諸葛先生一樣隱居的臥龍崗了嗎?

  • 3 # 李老才書法歌唱

    謝邀請!此幅行草書法作品內容為摘錄唐朝詩人王昌齡《從軍行》後兩句: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Murano終不還。觀此幅作品佈局合理,氣勢如虹,血肉豐滿,筆畫有力,連斷自然、結體變化、點劃有功、首尾呼應,和所書詩歌主題內容表達思想相得益彰,緊密貼合,頗有米芾字意,總之,書者沒有數十年臨寫功夫,是寫不出這樣的書法作品來。我認為此幅行草字寫得很好。

  • 4 # 中州耕牛堂主

    這張草書的優點,其他網友都給予了較好的評價,在此,我就不重複點評了。現在我要說的是這張字的不盡人意的地方。

    第一,章法有待完善。

    這張字雖是小品,但書作小品應該是精緻的,用這麼小的紙寫這麼大的字,讓人看起來很不協調,更談不上審美啦!其次,既然是書法作品,併發到網上讓數萬網民來觀賞,來點評,那就得是一幅完整的書法作品。此作品中沒加啟首印,沒落款(注:落款中應書上作品正文的出處,什麼時間寫的,誰寫的,書者在哪寫的),也沒加蓋印章(落款印章科學的加蓋方式應陰文在上,陽文在下,且陰文與陽文之間須相隔一枚印章的距離)。這些都需要書者在今後的創作時予以完善。

    第二,“樓”字的右下部筆畫沒有交待清楚,該有的動作沒有表現出來,感覺有“矇混”的意思;“穿”的草法不準;“破”字左部的用筆動作含糊,有違字法;作品中的兩個“不”字幾乎雷同缺變化。

    第三,墨法無變化。此副書作中,沒有看出“墨變”。一幅書法作品,無論尺幅大小,都應把墨的濃、淡、幹、溼、焦,得以充分的表現。關於這一點,希望書者在今後的創作中加以改進。

    下圖為李松老師的書法作品,請題主細觀細品一下。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為什麼經常會在半夜的時候醒來?